@浦東學子家庭,開學有焦慮?“夾心餅乾”式溝通了解下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6月2日起,上海的低幼兒童也正式迴歸校園,自此上海的中、小、幼全面復學。經歷了史上超長“假期”,及新興上課模式“空中課堂”,孩子們重新迴歸校園開始正常學習。在歡慶“神獸”歸籠、同學相聚的同時,家長對孩子們開學伊始的心理和學習充滿了些許的擔憂。最近,為此前往精神衞生中心就診的家長和學生人次明顯比平時有所增加。針對家長的擔憂、學生的焦慮,小布邀請了浦東精神衞生中心的專家秦虹雲醫師來給大家支支招↓
復學過程中,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孩子們可能會表現出不適應,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如何與孩子們及時有效溝通,幫助他們度過這段特殊時期?結合最近門診中的案例,為大家送上兩點建議:
多溝通,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人類自從有了語言,便學會了溝通。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表達的方式和工具。一般來説,溝通的效果分為四個層面。第一個是事實層面,也就陳述的內容;第二是情感層面,也就是講話者所表達的情緒;第三就是關係層面,也就是講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關係如何;第四就是需求層面,就是講話者對聽話者傳達的心理或其他需求是什麼。
比如孩子對家長説“我以前一定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經過這麼長的網課後,目前,我即便心理知道應該完成作業,但是就是磨蹭到凌晨1、2點了也不想寫作業。”
這個事實層面説的就是孩子心裏知道應該寫作業,但是不想寫。寫作業這個事情存在困難。情感角度來看,這句話反映孩子一點點自責和內疚,也有苦惱和痛苦的成分,自相矛盾無法自拔。那麼從關係層面來講,説明孩子對家長是信任的,親情關係是穩固的。孩子敢於鼓足勇氣對家長講出這個事實,表達了自己心中的糾結和矛盾心情,説明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養育過程中,家長無數次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建立了足夠的信任。第四需求層面,就是説,孩子信任家長,在講出自己學習中的苦難後,相信家長能一如既往地想出對策和辦法,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總之,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學習過程,如何理解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查找學習過程中問題,有建設性地幫助孩子緩解焦慮,走出困境,是父母對待孩子學習中碰到問題或難題的關鍵。
多給予孩子正向積極的鼓勵
復學伊始,孩子在體會了和久違的同學老師見面欣喜之餘,也面臨恢復學習的緊張有序狀態,這些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一般來説,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3周左右的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有時候家長髮現學習行為不理想的次數比較多,反覆提醒沒有效果的時候,建議採用“夾心餅乾”的形式來誘導。就是先説一點學習上好的行為,接着是目前需要改進的行為(也就是不好的行為),最後再肯定一點其他好的行為。以做作業走神為例,可以嘗試,“我看到最近你寫作業的速度在加快,從原來的每門課40分鐘,縮短到現在不需要那麼久,只要30分鐘就可以了;但是剛才,我發現你的筆尖停留在同一個地方10分鐘了,好像是思考別的事情,沒有專注在作業上;不過總體時間還在這個40分鐘內,我們現在開始繼續,可以嗎?”
通過這種,一方面肯定了孩子前期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目前具體的不足之處,同時也給出了下一步具體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所講述的內容具體在觀察到的行為和內容(事實層面),避免了焦躁情緒,有利於孩子接受建議並積極改正。
總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耐心及鼓勵,採取夾心餅乾式的方式來誘導孩子,逐漸養成或恢復良好的學習習慣。
【來源:浦東發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