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卿究竟在風塵中飛逝了什麼 温庭筠簡介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温庭筠卿在風塵中飛逝了什麼
温庭筠,字飛卿,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也是花間詞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也常常把他叫做温飛卿。温庭筠本來是一個宰相家族的後裔,只是機不逢時,他出生時正趕上家族衰落。這樣的政治出身背景,也是導致他這一生懷才不遇,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那麼温庭筠卿在風塵中飛逝了什麼呢?
温庭筠畫像
分析這個問題需要先從温庭筠的才華出發。温庭筠不僅擅長寫詩寫詞,才思敏捷,同時他還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音樂家。按理説,這樣的人在當時的唐朝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出名,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然而温庭筠卻多次參加考試,沒有一次考中。一直考到了五十六歲的年齡,終究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很明顯,在這裏面摻雜了一些手腳,是有人故意不讓温庭筠做官。很遺憾,被稱為“花間鼻祖”的温庭筠,其才華就這樣白白在風塵中飛逝了。
仕途上不得意的温庭筠,他對待生活的樂觀和積極性也備受打擊。相傳,在温庭筠晚年,酒樓,青樓歌妓之地是他經常出沒的地方,或許他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懣之情。所以在這一時期,他所創作的詩詞基本也都與女子深閨之事有關。不再對仕途抱有希望的温庭筠,就這樣放棄了科舉考試,轉身選擇了另一種生活。可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一個才子應該追求的嗎?温庭筠卿在風塵中飛逝了什麼?只能説,在時間的風塵中,飛逝的還有温庭筠的理想和抱負。
温庭筠簡介
温庭筠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詞家,出生於公元812年,本名是叫温岐,藝名為庭筠,字為飛卿。温庭筠是漢族人,祖籍是如今的山西省祁縣。下面來看下温庭筠簡介。
温庭筠畫照
温庭筠是初唐時期的宰相温彥博的後裔,屬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温庭筠少年時期,多次參加科舉,但是都沒有中舉,都以落榜作為結局。一生放浪不羈,鬱郁不得志。
温庭筠在官場期間,官職最高也就只是一個國子監助教。在此之前,先後擔任了隋縣以及方城縣尉。但是由於温庭筠品行不端,十分喜歡喝酒賭博,並且出入酒樓妓院,被很多人批判。之後又因為温庭筠自視過高,得罪了宰相令狐絢以及當時的皇帝唐宣宗,從而被貶,只能去到遙遠的商山當縣尉。也正是在去往商山的路途當中,温庭筠寫下了千古名篇《商山早行》,深受後世的追捧。
温庭筠一生之中,一共有過兩個稱號。一個是“温八叉”,一個是“花間派鼻祖”。
“温八叉”這一個稱號的由來是温庭筠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只要是寫詩作詞,都是極為押韻。在寫詩作詞的過程當中,温庭筠每叉手一次,便寫出一韻。叉手八次,便可以寫出八韻,從而被人們讚譽為“温八叉”。
而“花間派鼻祖”這一個稱號的由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温庭筠的詩詞風格十分的優美婉約,在繼承南北朝時期的樂曲風格的基礎上,開啓了花間派詩詞寫法,從而被稱為“花間派鼻祖”。
温庭筠一生坎坷,在五十四歲的時候,便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温庭筠卻給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花間集》當中的六十六首詩詞,這就是温庭筠簡介,這就是温庭筠的一生。
温庭筠的詩
作為唐代著名的詩人,温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詩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詞二首/添聲楊柳枝辭》以及《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後人追捧的著名詩詞。下面來賞析下經典幾首温庭筠的詩。
温庭筠畫照
《商山早行》這是温庭筠的詩的其中一首,這首詩描繪的是温庭筠在遠赴商山任職的途中,欣賞到了早晨山林間的風景。全詩譯文是:“在早晨起牀,馬車上的鈴鐸已經開始震動;經過了一路遠行,我這個遊子開始思念故鄉。雞鳴聲十分的嘹亮,而茅草屋則沐浴着清晨時分還未落下的月亮的光輝;路途當中的足跡稀稀落落,木橋上也覆蓋着清晨的寒霜。已經枯黃的槲葉灑滿了黃山的道路;淡白色的枳花,則在驛站的泥牆上鮮豔的開放。我也因此想起了昨晚夢見杜陵的場景;一羣羣鴨子與鵝,在河岸的水塘裏嬉戲”。
《商山早行》這首詩是温庭筠在趕赴商山上任時,在從長安去往商山的路上所寫下的。表達了温庭筠遠離故鄉時,心中的離愁別緒。
温庭筠所寫的《望江南》這首詞與《商山早行》有所不同,《商山早行》所表達的是思想之情,而《望江南》所表達的是閨中少婦對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這首詞描繪的是,早起的閨中少婦,畫好妝之後,便來到了望江樓上,看着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期盼自己的丈夫可以早日歸來。表達了閨中少婦盼望丈夫歸來,但是又不可得的愁苦憤懣的思想感情。
温庭筠更漏子
《更漏子》是温庭筠寫下的諸多詩詞當中,極富盛名的一首詞。《更漏子》這首詞的篇幅十分的長,全文用詞十分的優美華麗,並且韻味天成。在這首詞當中,受到人們讚譽最多的就是前兩句以及後兩句,甚至被拿出來單獨作為兩首詞,那就是《更漏子.柳絲長》以及《更漏子.玉香爐》。
温庭筠更漏子詩畫
《更漏子.柳絲長》的全文翻譯是:
“柳絲十分的柔軟纖長,春雨濛濛,在花叢之外,不斷有漏聲傳向遠方。塞外的大雁開始向南方飛去,令人十分的吃驚,在城中的鳥兒們雜亂的飛着,為自己尋找巢穴,遠遠的望着畫屏上成雙成對的金鷓鴣,令人感到十分的傷悲。
薄薄的香霧慢慢的沁入幕簾當中,而美麗的亭台樓閣卻沒有人來欣賞。背對着正在落淚的紅色蠟燭,繡簾在那低垂着,夜間不斷的做夢,無法安然入睡,身在遠方的親人們啊,你們是否知道我的衷腸?”
《更漏子.玉香爐》的全文翻譯是:
“桌上的玉爐在不停的散發着香煙,紅色的蠟燭在不斷的留着燭淚,屋中搖曳的光影映照得屋中十分的悽迷。女子的眉頭已經褪色,兩鬢已經凌亂長夜漫漫,無法安然入睡,只感覺到枕被十分的寒冷。
窗外的梧桐樹正在被三更的雨水淋着,絲毫不管屋內的傷心人。雨點一滴一滴的敲打着梧桐葉,滴在沒有人的石階上,就這樣一直到天亮。”
《更漏子》的這四句詞十分的優美,通過華麗的辭藻以及婉約的寫作手法,將詞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韻味深長,深受後世的讚譽。
温庭筠楊柳枝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首唯美的七言絕句,就是温庭筠的《楊柳枝》。
温庭筠楊柳枝畫
《楊柳枝》的全文翻譯是:“我在井底點上燈,十分誠懇的囑咐你,你出門遠行,一定不要忘記了歸期。骰子上面的各個紅點,就如同代表相思的紅豆,而深入骨中的紅點,就表示我對你深入骨髓的思念之情,你知道嗎?”
《楊柳枝》這一首詞,是温庭筠以女性的口吻來寫的。表達了女子在等待丈夫歸來時,心中無比的煎熬與思念之情。
詞中第一句“井底點燈深燭伊”就採用了一語雙關的寫作手法,我們都知道,點燈都是在井上點,怎麼會是在井底點燈呢?詞中的井底點燈表示的是深處的燭光,也就是表示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深。而“深燭”則是“深囑”,表示女子對丈夫的囑咐,希望丈夫可以牢牢記住自己所説的話。
而《楊柳枝》的後兩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名句,十分真切的表達出了女子對丈夫的情義。
在唐朝時期,搖骰子十分的流行,但是詞中女主人公的丈夫並不是去搖骰子了,而是外出遠行了。女子用骰子上的紅點比喻成代表相思的紅豆,告訴自己的丈夫,自己對他的思念就如同骰子上的紅點一般,深入骨髓,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論因為什麼原因,都一定不要耽誤了回家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