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早年所從事的工作,相當於今天什麼職務?你一定沒聽説過

引言

人性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評價一個人絕不能僅僅只用一個“好”字或者一個“壞”字。有的人可能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但在自己的心愛的女兒面前內心卻還是那麼柔軟;有些人在旁人看來可能是一個文質彬彬的紳士,但私下卻對自己的妻子大打出手。要想真正瞭解一個人,就要從他不同的身份,以多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他。

01

李鴻章是清朝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風雲人物,有的人批評他,認為他是“賣國賊”;有的人卻讚揚他,覺得他對中國近代的不斷髮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無論是哪種説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亂世之中,權勢就是他們不可替代的工具,而在後來幾乎“一手遮天”的李鴻章,他又擔任了哪些官呢?

李鴻章,1823正月初五生於安徽省合肥市市東鄉磨店鄉。家裏並非什麼豪門貴族,父親李文安快四十才考中進士,之後便在刑部工作,兄弟姐妹共8人,李鴻章排老二,所以又被叫做“李二先生”。普通的家庭背景並沒有給李鴻章的仕途帶來什麼阻礙,他天資聰穎,六歲就進入棣華書屋學習,先後拜合肥名家李仿仙和徐子苓為師,不斷地研讀經史,為以後打下了紮實的學術功底。十七歲便考上了秀才。

1843年,李鴻章謹遵父親的教誨,決定北上,準備順天府的鄉試,寫下的《入都》詩十首為後世所傳誦。入京以後,在父親的支持下,他拜訪了呂賢基、王茂蔭等安徽籍的京官,得到了他們不少認可與提拔。1845年,李鴻章如鏡會試,以年家子的身份住進了曾國藩的府邸,受業曾國藩門下。曾國藩與李文安是同年中舉的考生,念及同窗舊情,曾國藩對同窗的兒子頗為上心。在曾國藩門下短短兩年的學習中,李鴻章的才學更是突飛猛進,這也奠定了他後來不斷走向輝煌的基礎。

1847年,李鴻章以二甲第十三名的成績考中進士,隨後便順理成章進入翰林院。翰林院是當時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最高學府,其影響力不亞於現在的清華、北大,李鴻章作為學生在這裏學習,同時也擔任庶吉士這一官職,這官職沒什麼實權,只是一個空架子。

1850年,成為翰林院編修,編修類似於如今的書刊編輯,而翰林院的編修也就相當於現在國家機關刊物的文字編輯。但其實當時的“武英殿編修”早就名存實亡了,也相當於一個掛名。李鴻章一直跟隨着各種名師大家學習經史文學,擔任的職位也主要是文職,按照常理來説,只要他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以後也必定是個官銜不小的文臣。但1853年,李鴻章還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顆想要有一生抱負的心,便請奏去了前線,隨後,他便跟隨着呂賢基去了安徽。

02

在與太平軍對陣的五年中,李鴻章作為一個文弱書生卻屢創佳績,甚至被朝廷認可他作為清軍團練的身份以及功績。這樣的大出風頭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他的風評越來越差,甚至有了“翰林變作綠林”的惡名。在以後的軍隊生活,李鴻章愈發的明白為將之道,格局要大,不逞匹夫之勇,不看一時成敗。1857年,父親李文安去世,李鴻章便結束了長達五年的團練活動,為父親守孝。

1859年,李鴻章投奔曾國藩,此時的曾國藩已經是朝中不可或缺的重臣,但他卻還是很器重李鴻章,不遺餘力地將他培養成一個優秀人才。1860年,李鴻章奉曾國藩之命開始組建淮軍,他雖不是什麼朝中重臣,但身份地位卻非常高,握有非常大的實權,有點類似於往後的軍閥。

1862年,在曾國藩的極力推薦之下,他當上了江蘇巡撫,要知道當時的江蘇可是聚集了大量的江南富紳,這無疑就直接確認了李鴻章對淮軍的領導權以及對江南一帶的管控區。1865年,李鴻章出任兩江總督,這是清朝最高級別的封疆大臣之一,掌管着江蘇、江西和安徽三個省份的軍政要事,再加上他手下的淮軍,此時他已經成了能動搖朝政的關鍵性人物了。

結語

李鴻章有權謀、有眼光,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外交官,但他還是揹負了“第一賣國賊”這樣的千古罪名,他一生簽下了三十多個不平等條約,可面對國家的殘破不堪,軍事力量的薄弱,他又能怎麼辦?病入膏肓的清朝最後幾乎靠着李鴻章一人獨撐大局,他的雄心壯志也早就在這不斷地議和、收拾殘局中所磨滅了。我們稱他是“千古罪人”,可在當下那個時代又有幾人能出面維持朝局,做得比他更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0 字。

轉載請註明: 李鴻章早年所從事的工作,相當於今天什麼職務?你一定沒聽説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