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661,閲讀約2分鐘
當每一個王朝滅亡的時候,那些皇族子孫必然會遭到屠殺,就拿明朝的覆滅來説,朱元璋的百萬子孫中,倖存者並不多。但清朝退位後,滿族皇族後裔為何沒有被滅絕?其實,這要歸功於一個叫宰景雲的人。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如果説攝政王為馮友一定不會陌生,他是溥儀的父親,作為皇子,他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個窩囊廢,説話結結巴巴,性格比較軟弱,很多人認為他是阿斗,比第一任攝政王多爾袞的實力要差很多。
其實,正是他的謙讓,才讓皇族子孫們順利地活到了民國,新中國,晚清實際控制的地方不多,地方實力派控制着話語權,多爾袞即使活着也難以扭轉局面,並不能挽救清王朝的悲慘命運,但能識大體。
載灃也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他看到西方的先進技術驚歎不已,認為清朝不僅要引進西方技術,還要學習先進的政體,封建制度只會在時代的發展中被消滅。
辛亥革命後,他知道清廷已無力迴天,解散內閣,將大權交給袁世凱,這才使清皇室免於被屠殺。
1915年袁世凱導演復辟鬧劇時,他只説了一句"胡説八道",張勳復辟後,他再次給出了同樣的態度。當得知溥儀是偽滿政權的皇帝時,他堅決反對,但仍未能阻止對方。日本人多次邀請他去東北,他都拒絕了,哪怕受到威脅。
他還讓小兒子把家裏的祖宅拿出來辦學,新中國成立後無償捐獻給國家。1951年,他安然辭世,葬禮一切從簡。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