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畫論
顧愷之所寫的畫論在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有所記載,完整的畫論有3篇,分別是《魏晉勝流畫贊》、《畫雲台山記》和《論畫》。通過這些畫論的理解和解析,我們便能看出顧愷之對繪畫創作的構思和想法。
顧愷之畫像
在上面的3篇畫論中,可以基本歸納出其中的中心意思,即傳神論、遷想秒得、以形寫神等等。“傳神”主要思想就是要重視對人物精神狀態的表達,用精神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思想。顧愷之認為描繪手彈奏五根弦的畫面雖然很細膩也很難把握,但是相比較描繪“目送飛鴻”的精神和內心又可以説是簡單得多了。同時在論畫中提出“以形寫神”的繪畫境界,就是強調人物的形態和神態都應該具備。“遷想”是指讓作者在對人物描繪的過程中,要通過觀察對象的生活方式和狀態,以此來進行構思和揣摩,從而達到自己想表達的效果,簡單地來講就是想象創作的過程。“妙得”就是指要巧妙地把握人物的內在的本質和精神。總的來説,“遷想妙得”的意思就是要求作者做到主觀和客觀的相互統一,同時要與自己所描繪的人物以及讀者的思想相互的融合。
這些理論事實上是從謝赫的六法論中延伸而言的,可以説是論點的先驅。後來經過顧愷之自身的理論和實踐漸漸地演化出屬於他自己的觀點,對後來的中國畫的創作和美學的思想觀點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
顧愷之是哪個朝代的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繪畫大家,繪畫理論家,詩人。曾經擔任過參軍、散騎常侍等職位,出生在一個士族的家庭,多才多藝,擅長寫詩作賦,很深厚的書法功底,尤其擅長與繪畫,主要擅長畫人物的肖像、山水和飛禽走獸等相關的題材。
女史箴圖
顧愷之的在畫人物的時候特別主張要求人物傳神的效果,重視眼睛在傳神的體現,認為傳神的寫照正是在眼睛那部分中。他非常注意描繪人物的神情細節,從而來表現人物的狀態,在畫斐肖像的時候,在他的臉頰上添上了三筆,頓時人物肖像的神采煥發。
顧愷之擅長用周圍的環境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志趣等,比如在畫謝鯤畫像的時候,通過岩石和溝壑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興趣。他在畫人物服裝的時候運用遊絲的描寫手法,使得線條連綿不絕,就像是春蠶在吐絲,流水行地,非常自然跟流暢。
顧愷之的作品並沒有真跡流傳在世上。流傳到現在的《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都是唐宋時期的摹本。顧愷之在繪畫的理論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如今仍存在的有《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台山記》三篇畫論。在畫論中,他提出了“傳神論”、“以形傳神”等相關的論點,主張在繪畫上要極力表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人物性格特徵等等,主張通過多繪畫對象的觀察、體驗,通過聯想的方式來把握人物內在的本質,從而使得人物在形態和神態上處於同一種狀態。
顧愷之吃甘蔗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藝,不僅能作詩寫賦,而且他的字也寫的特別漂亮,尤其很擅長繪畫,精通於畫山水畫和人物畫,是當時有名的畫家。他的為人豪爽大方,又極其幽默,同時又有點痴呆,因此人們稱他為“痴絕”。這裏要講一個關於他吃甘蔗的故事。
顧愷之畫像
有一天,顧愷之跟着桓温去江陵進行視察,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温,另外還帶來了當地的特產甘蔗。桓温見了十分開心,説:“這裏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夠嘗一嘗。”於是,大家聽了都開始吃起了甘蔗,並且不斷誇讚甘蔗很甜很好吃。
唯獨只有顧愷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沒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見他出神,於是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就開始啃了起來。桓温看到顧愷之的吃相,笑了起來,説:“甘蔗甜嗎?”周圍的人也跟着笑了起來,説:“我們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顧參軍的甘蔗如何?”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頭,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嘲笑自己。他順手舉起甘蔗,説:“你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家看他這麼認真回答,笑着説:“那你説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説:“你們一開始就吃這麼甜的部分,後來就越吃越不甜,最後就反胃了。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
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的作品,是以曹植的《洛神賦》一文為取材的依據,繪畫出作者對洛水之神的愛慕之情,以及人與神不能連結的惆悵之情。繪畫者將不同的情節放置在同一個畫卷上,洛神與曹植反覆出現了畫卷中,以樹林、山石、河流為主要的背景,將情節進行分割,同時又有相互連結的作用。
洛神賦圖
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雖然看起來像是人物畫,但是仔細上不難發現實際上大量的情節都是由山水畫來展開的。因為顧愷之是比較早就開始涉及山水畫的創作和理論上的寫意,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幅圖中部分山水畫的畫法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從線條上來看,圖中的線條非常有勁,表現力極強,色彩變化起伏不大,雖然結構比較單調,但是又極其富有裝飾性的感覺。
《洛神賦圖》是取材於曹植的《洛神賦》一文。主要是講述了主人公在經過洛水的時候,見到了洛水女神的愛情故事。文章中的主人公雖然對洛水有着愛慕之情,但是因為殘酷的現實,不得不選擇離去的故事情節,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傷感。但是在圖畫中,顧愷之卻將結局做了很大的修改,變成了一個讓人歡喜的結局,主人公和洛水終成眷屬,這也表現出繪畫者對現實還是充滿美好向往的。故事用連環畫的方式呈現在一幅畫中,將一個傳奇故事描繪的浪漫和感人。
顧愷之三絕
顧愷之是東晉非常著名的畫家和作家,他被成為中國繪畫和書法的鼻祖。顧愷之博學多識,擅長於山水畫和人物畫,他的繪畫作品注重傳神,主張以形寫神。山水畫在他的紙上渾然天成,人物畫在他的畫筆下栩栩如生。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的人稱他為三絕,分別是畫絕、文絕和痴絕。
顧愷之畫像
《顧愷之三絕》的文言文中,主要寫了顧愷之三絕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了他會被稱為三絕的由來。下面來看一下文章大致的內容。
顧愷之字長康,是東晉無錫人。顧愷之既有學識又有才氣,人們問他關於會稽山的山和水的形狀和外貌,顧愷之便説:“千山秀麗,萬水爭流。草和樹木朦朦朧朧,就像是雲朵和彩霞。”顧愷之非常吃甘蔗,都要先從根部吃起,人們感到好奇,他説這樣才會漸入佳境。
顧愷之尤其擅長於繪畫,而且畫得出神入化。謝安非常其中他,認為自古以來沒有人能跟他比。每次所畫的人狀,在當時都是非常有名的。曾經畫裴楷的肖像,在臉頰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覺得非常有神韻。
顧愷之又十分相信小法術,認為求它必定就能得到。有人曾經給他一片柳葉來欺騙他:“這是蟬用來遮蔽自己身體的,你用來遮蔽自己,別人就看不見你了。”顧愷之很高興,拿它來遮蔽自己的身體,以為別人就看不見他了,所以非常珍愛這片柳葉。
因此,世上的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和痴絕。
顧愷之作品
《列女仁智圖》是東晉顧愷之的作品之一,此作品為南宋的摹本。孫光祿大夫的《列女傳》是《列女仁智圖》的取材來源。全書主要是寫婦女的道德行為給國家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分別有好和壞兩個相反的道德方面來進行描述。此圖就是摘取了其中的“仁德卷”來進行繪畫創作。
列女仁智圖
在《列女傳》中的仁智卷一共有15個小故事,但是在《列女仁智圖》中卻只有7個故事是保存完整的,另外3個故事只保存了一半,還有其餘的5個故事則全部已經遺失。在完整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主要有描繪到漢代時期男子和女子的穿衣制度,比如男子在頭上要戴上進賢冠,身上要穿有曲線的大袖袍,腰上要佩戴綬帶並且要掛上長劍;女子頭上要梳着垂髾髻,身上要穿深色的衣服,眉毛的顏色要硃色,這是模仿趙飛燕的新妝,這些也可以體現出當時的穿衣風俗和穿衣習慣。又比如所乘坐的馬車被稱作是“軺車”,這也是漢代特有的規格。這些細節都描繪得非常到位並且沒有錯誤,與出土的石像、壁畫中所看到的景象都可以相互對應起來。
據《漢書》上的記載,劉向向漢成帝上呈《列女傳》的時候,還另外呈送了《列女頌圖》,並且把這個畫成一個屏風。在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的詩中也曾經提到過自己在宮中看到過《列女傳》。並用其中的要求來告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