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各政權相爭時東晉為什麼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再次統一

東晉政權所受到的外部威脅,主要來自黃河流域的胡族和長江上游(益州)的政治勢力。北人南渡之初,上下同仇敵愾,要求驅逐胡人,返回故土。以祖逖及其部下流民為代表。祖逖從淮水流域進抵黃河沿岸,聯繫保據塢壁不甘臣服胡族的北方人民,謀劃恢復中原,經營八年(313~321)之久。

當時,北方匈奴劉氏與胡羯石氏相爭,形勢有利於東晉。但元帝無意北伐,對祖逖所需人力物力都不予支持,加之皇室與王敦矛盾尖鋭,祖逖備遭掣肘,壯志未伸而死。石氏兵力一度威脅江南,後趙建國,據有幽、冀、並諸州後,軍事優勢更為顯著。

庾亮、庾翼雖先後擬議北伐,但由於力量對比懸殊,都未實現。石虎死後,河北大亂,西晉遺民20餘萬口渡河欲歸附東晉。褚裒北伐,先鋒達到彭城,戰敗退回。以後北方前燕與前秦東西並立,殷浩北伐也屢次失敗。

公元347年,軍事家族出身的桓温率軍溯江而上攻滅了佔據蜀地的成漢政權,這場勝利給桓温帶來了超乎尋常的聲望。在此後二十多年時間裏,桓温掌控了南方的政治。

從上面這幾起事件中可以看出,司馬家族雖然在名義上是東晉的最高統治者,但軍事集團將領卻在朝廷中擁有非常強勢的話語權。桓温掌權後,東晉進入了相對的穩定時期,此時朝廷內部開始有人提議收復北方中原故土。然而,這項提議卻引起了很大爭論。首先,原來從北方“衣冠南渡”的世家大族都已經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他們生活在南方舒適的莊園裏,並在朝廷中擔任清閒的要職。對於這些“官二代”、“官三代”而言,所謂的中原故土只是一個書本上的概念,並不存在什麼鄉土情結,因此是否要以舉國之力開展北伐是一件需要商榷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支持北伐必然要授予以桓温為首的軍事集團將領們更大權力,一旦北伐成功,桓温等人的威望就要凌駕於皇權之上,重新統一全國對現在的朝廷來説意味着災難。而即便北伐失敗,掌握着“刀把子”的將領們也存在發動叛亂建立軍事王朝的隱患。因此,從皇帝到朝廷上的絕大多數文官,都是北伐收復中原這項提議的強烈反對者。

後來,桓温還是以自己的權勢力排眾議,先後發動了三次北伐戰爭。然而由於東晉內部沒有形成共識,因此北伐軍隊的實力大打折扣,三次北伐皆未達到預期目的,桓温的聲望也因此受損,其奪取帝位的野心終究沒能實現。

永和十年(354)桓温伐前秦,深入敵境,但未乘勝奪取長安,只徙關中3000餘户而歸。兩年以後,又伐前燕,奪取了洛陽,但不久復歸於燕。太和四年(369)再度北伐,到達距前燕首都鄴不遠的枋頭,未再前進,退敗於襄邑(今河南睢縣)。桓温晚年借北伐以樹立威名,謀求禪讓,但未成功。

前秦苻堅吞併前燕(370)後,屢次南向出兵,意圖統一南北。太元八年(383),苻堅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威脅江南,謝玄率北府兵以寡敵眾,由於秦軍中多為被奴役部族故矛盾重重,因而在晉軍渡河時潰敗導致戰局扭轉,淝水一戰秦軍大敗。失敗的前秦從此分崩離析並迅速敗亡,短暫統一的華北也再度走向混亂。乘前秦衰弱,後秦姚氏佔有關中,後燕慕容氏立國河北,東晉雖暫時解除了大軍壓境的威脅,但未能在北伐事業上有所進展。

義熙六年(410)劉裕滅南燕,此後青、兗等州歸屬東晉、劉宋50餘年。十三年,滅後秦。由於關中懸遠,東晉很難從江南遙控,劉裕又忙於南歸奪取政權,無意進一步恢復中原,一度收復的長安與洛陽,隨即為赫連夏與北魏所得,終東晉之世,未能長期恢復西晉的兩京。

隆安三年(399)爆發了孫恩盧循起義,鬥爭持續近12年,司馬氏政權受到沉重打擊。孫恩死後,桓玄起兵稱帝。劉裕對內鎮壓孫恩、盧循起義,討平桓玄,對外北伐滅南燕,西征平譙縱,江南政權擺脱了最直接的外部威脅,得到穩定。滅後秦之後,420年劉裕取代了東晉。

就這樣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各民族在北方混戰長達一百餘年才由北魏初步統一(後北魏又分裂為東西魏),成為秦朝以後中國古代分裂時間最長、動亂頻率最高的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進程也讓位於戰爭和民族融合(一直持續至南北朝時期,直到隋朝才完全融合)而進展緩慢,從而促成了南北朝對峙局面的出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8 字。

轉載請註明: 北方各政權相爭時東晉為什麼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再次統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