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君王選擇嫡長子為繼承人,而非賢明的兒子
西晉時期,有一年發生大災荒,老百姓沒有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因此許多人被餓死,遍地是餓殍。大臣將這個情況報告給晉惠帝司馬衷後,司馬衷驚訝地問:“他們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一個成語“何不食肉糜”,硬生生將司馬衷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架上。
司馬衷是西晉的第二個皇帝。西晉的開國皇帝叫司馬炎,是司馬衷的父親。司馬炎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厲行節儉,不但創建了漢朝以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西晉,還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開創了比較繁榮安定的“太康盛世”。
司馬炎兒子眾多,生育了26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18人。在這26人中,司馬衷以平庸無能著稱,比他賢明的皇子比比皆是。比如,司馬衷的同母弟弟司馬柬,從小就沉着聰明,膽識過人,器量宏大,受到司馬炎的喜愛。然而,司馬炎最終還是確定了年齡最長的嫡子司馬衷(嫡長子司馬軌早夭)為皇位繼承人,而不是賢明的司馬柬。
司馬炎之所以要這樣做,實際上是受古代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影響。嫡長子繼承製度起源於西周,這種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皇位(王位)、世襲爵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
所謂嫡長子,指的是嫡妻(正妻)所生育的長子。古代實行一妻多妾制度,皇帝(君王)除了嫡妻外,往往還有多名妾,即庶妻,她們所生育的兒子,被稱為庶子。從地位和身份上來看,嫡妻地位高於庶妻,身份貴於庶妻,因而嫡長子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餘皇子(王子)高貴,被立為繼承人,很符合邏輯。
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下,哪怕嫡長子是一個痴呆的人,甚至是一個精神病人,只要活着,就享有最優先的繼承權。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為了應對千變萬化的情況,嫡長子繼承製度又派生出兩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如果嫡子不止一個,那麼就採取第一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以活着的嫡長子為繼承人。
從西周以後,歷代王朝大體上均遵循了這一規則。前面所提及的司馬炎傳位司馬衷,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司馬衷和司馬柬都是嫡子,但就因為司馬衷年長,因此被順理成章地立為繼承人。
其實,在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後不久,大臣都看出了他的愚笨無知,覺得他不配當皇帝,但都不敢説出來。西晉重臣衞瓘曾經在一次宴會結束後,仗着酒意跪在司馬炎的牀前,撫摸着牀,説:“此座可惜。”
言下之意是:這麼好的寶座,竟然要輪到一個愚笨無知的人來坐了。
如果庶出的兒子,年齡比嫡出的兒子大,該怎麼辦呢?那就遵循第二句話,“立子以貴不以長”。
這就是説,即使庶子比嫡子早出生,只要嫡子還活着,那麼庶子也沒有繼承大權。
清朝時期,乾隆皇帝共生育了17個皇子,後來繼承皇位的永琰排行第十五,年齡很小。在永琰以上,還有許多年長的哥哥,如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但他們母親的身份是皇貴妃,而永琰母親的身份是皇后(死後追封),因而永琰最終被確定為皇位繼承人,是為嘉慶皇帝。
《春秋公羊傳》對“立子以貴不以長”進行了解釋:“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一言蔽之,“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如果有人以“賢明”等為標準,破壞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製度,那麼是會遭到非議的。
隋文帝楊堅一共有5個兒子,均為嫡子。最初,楊堅立嫡長子楊勇為皇太子。可後來,楊堅以楊勇“品德不修,驕奢淫逸”為由,廢除了他的皇太子身份,改立嫡次子楊廣為皇太子,讓許多大臣感到不可思議,紛紛上奏,請求楊堅收回成命。
無獨有偶,在唐朝時期,唐高祖李淵的嫡次子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掉了李淵的嫡長子李建成,獲得了繼承權。雖然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但他獲得繼承權的方式,一直為世人詬病。
古代以“嫡出”“年長”為標準選擇繼承人,而非以“賢明”為標準,是一種非常務實的做法。畢竟,“嫡出”“年長”是兩個客觀、硬性的標準,可操作性很強,而“賢明”就是一種很主觀的説法,在不同的人那裏有不同的標準。以“嫡出”“年長”為標準選擇繼承,有利於皇位(王位)穩定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