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羌延國討,白起佐軍威。劍決浮雲氣,弓彎明月輝。
馬行邊草綠,旌卷曙霜飛。抗手凜相顧,寒風生鐵衣。
秦國“戰神”白起率軍在趙國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打了一場影響整個戰國局勢的大戰,史稱長平之戰。此戰趙軍慘敗,秦軍得以進佔長平,自此戰之後,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勢已初步形成,因此長平之戰的意義深遠,直到現在,依然是很多史學家研究的熱點話題。
秦軍進駐長平之後,主將白起下令坑殺趙軍幾十萬投降將士,趙軍因此送命人數高達45萬,因此長平之戰也被譽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白起之名成為了趙國軍民的噩夢,也正是這一戰,白起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代戰神”。
長平之戰後不久,另一場秦國與趙國之間的大戰打響,史稱“邯鄲之戰”,這一戰可以説是秦國戰爭史上最恥辱的一戰,不僅戰敗,還出現了投降求和的局面,也是這一戰,將秦國統一的步伐推後了36年,因此有人説秦國用了36年,才徹底恢復了邯鄲之戰帶來的頹勢。
值得一提的是,邯鄲之戰雖然是在長平之戰後不久就爆發的,可當時已被人看做是秦國戰神的白起,卻始終不願擔當此戰主將,甚至在秦昭王多次命令下,寧可選擇自刎,也不願再度征戰,最終,白起也因此戰落得被賜死的悲慘結局。
看到這裏,相信有不少人會心存疑慮,為什麼邯鄲之戰與長平之戰中間相距時間並不長,交戰雙方也沒有發生變化,可結局卻完全相反呢?另外,白起又為何寧死不願再戰趙國?難道他已經料定了此戰的結局嗎?
事實上,白起有沒有料定邯鄲之戰的敗局,我們無法得知,不過作為局外人,如今站在“上帝視角”再去分析當年邯鄲之戰秦軍的慘敗以及白起的自刎,就會發現這兩者確實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
首先,這裏得説一下邯鄲之戰開打之前,秦國與趙國之間的狀態。長平之戰勝利之後,秦國的軍事實力成為六國最強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單從實力層面上來看,趙國是不可能有一戰之力的,而彼時的趙國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自長平之戰後,趙國統治階層就殫精竭慮地思考對抗之策,朝局之中大致分為了投降割地的求和派,以及割地求助的主戰派。
求和派無需過多解釋,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至於割地求助的主戰派,代表人物是一名叫做虞卿的趙國重臣。他向當時的趙王諫言,稱此時投降完全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加快秦國對趙國的蠶食,倒不如把準備割讓給秦國的土地,當做資本去向相鄰的諸侯國求助,以此對秦國軍隊形成合圍之勢,才可以化解滅國的危機。虞卿的諫言很快就被當時的趙王給採納了。
不過如果按照白起的進攻策略,趙國是沒有時間進行這一系列操作的,因為在長平之戰勝利之後,白起就主張趁勢繼續攻擊,一舉殲滅趙國,彼時其餘諸侯國根本來不及與趙國進行商討,而且在長平之戰的威懾下,其餘諸侯國也不敢輕舉妄動,正是一鼓作氣拿下趙國的最好時機。
可偏偏秦昭王聽信了朝中讒臣的進言,沒有采納白起立刻進攻趙國首都邯鄲的建議,因此延誤了最佳進攻時機,也讓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時間,在邯鄲之戰真正打響之時,趙國已經通過割地求助與魏國和楚國結成了同盟,三國聯盟的軍事實力,已經與秦國軍隊有了一戰之力。可也僅僅是一戰之力,能夠將秦軍打到投降還是有着極大難度的,可歷史的發展就是如此神奇,秦軍最終被三國聯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當然,這樣恥辱的結果,也是有着其特定的原因的。首先,經歷了長平之戰後,秦軍士氣大漲,很多將士都滋生了“捨我其誰”的自大心理,認為其他國家的軍隊實力都不行,殊不知邯鄲之戰是關乎趙國存亡的特殊戰役,趙國軍隊本就將輸死抵抗,再加上魏、楚兩國的何為,彼此的實力發揮自然就不一樣了。
其次,在長平之戰中,白起下令坑殺了趙國數十萬投降將士,這讓趙國人感到恥辱又憤怒,更加劇了趙國人此戰必勝的決心。而秦國戰神白起,又在長平之戰後不願再領軍出征,此消彼長之下,三國聯軍最終大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説回白起,或許正是預見了邯鄲之戰可能面對的失敗結局,他才寧死都不願掛帥出征了吧。雖是保住了“一代戰神”的美名,卻也因此戰被秦昭王賜死。
臨死之時,白起曾自問:“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自答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