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海昏侯墓的發現可以説是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裏面發現了好多黃金、竹簡,甚至還有像火鍋一樣的青銅器,看來這個海昏侯也許還是個吃貨。
那今天就和大家説説海昏侯劉賀的故事,要説他得從漢武帝説起。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爆發了“巫蠱之禍”,皇后自殺,漢武帝的兒子以及孫子最後也被迫自殺。
漢武帝死了以後,由他的小兒子,年僅八歲的劉福臨繼位,史稱漢昭帝。
漢武帝在臨終前給漢昭帝選了四位輔政大臣,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霍光。
霍光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的親弟弟,霍光這個人能力非常強,而且忠於職守,又成了輔政大臣,所以當時霍光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權在握。
雖説漢昭帝也算是一個英主,只可惜英年早逝,而且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皇位無人繼承。
於是霍光琢磨着,得從漢武帝的子孫中挑選一個人來繼承皇位。
想來想去就想到了海昏侯劉賀。
當時的劉賀還不是海昏侯,是昌邑王。
當時劉賀是十七八歲的小夥子,他的父親是漢武帝和李夫人生的兒子昌邑王劉髆。
李夫人大家可能知道,著名的那首《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就是歌頌劉賀的奶奶李夫人的美貌的。
劉賀繼承了父親劉髆的王位,就是第二任昌邑王。
那麼為什麼出土的海昏侯墓,是“海昏侯”墓,而不是“昌邑王”墓呢?這個爵位是怎麼獲得的呢?
這就要從霍光打算讓劉賀當皇帝的事兒説起了。
漢昭帝駕崩以後,因為沒有半女,霍光從漢武帝的一堆孫子中,挑選出來了劉賀讓他繼位。
劉賀興高采烈地入京了,但是畢竟年輕人年少輕狂,以為自己是皇帝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剛入京就把自己在昌邑城的原班人馬兩百多人全都給帶來了,而且安插到朝中的重要位置上。
劉賀也沒想想這霍光是什麼人吶?三朝元老!從漢武帝時代一直就謹小慎微,一步步爬到了權力的最高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可以説他絕對就是萬人之上,沒有什麼一人之下。
像這樣的老臣重臣,那是萬萬不能得罪的,必須得擺出姿態好好安撫。
劉賀太年輕了,以為自己是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啊,沒把霍光放在眼裏,沒放到眼裏不説,而且他還一門心思琢磨,怎麼才能從霍光手裏把權力給搶過來。
按照正常人來講,霍光在朝廷一手遮天,連讓劉賀繼位這個事兒都是獨自拍板的,劉賀應該對霍光感恩戴德,可是劉賀偏不。
在進京之前,劉賀的手下還一再勸諫劉賀一定要尊敬霍光,朝廷大事要多聽從霍光的意見,不要自作主張。
但是這一切劉賀壓根兒沒聽,因為劉賀從一開始到長安城就是奔着奪霍光的權去的。
擁立劉賀的時候,霍光在朝中的勢力簡直太大了,手握兵馬大權,以及經濟護衞之權。
到了長安以後,劉賀並沒把霍光放在眼裏,還把自己帶來的手下全部安插在了朝上,並企圖搶奪兵權。
霍光肯定不幹啊!換誰誰也不能幹。我這把你送上了天子位,本來就想着控制着你,現在你來跟我玩這一手?
霍光可是個絕對的OG老炮兒,想廢了劉賀就跟玩似的。
當然,廢帝也不是件小事兒,也得走正常程序,要師出有名才行。
他聚集了一堆大臣,細數劉賀的無德,不堪大任,然後半威逼半利誘地帶着大部隊去找皇太后,又在皇太后面前上參劉賀的罪狀,同時扣押劉賀,把他身邊的人一部分驅逐出宮,一部分關押監獄。再之後讓皇太后寫下廢帝詔書,宣劉賀一人接旨,自此,劉賀就被光速罷免了。
最終奪權失敗的劉賀,僅僅在位了二十七天,就揹着莫須有的罪名被貶為平民,返回了山東,他帶來的兩百多個手下全都被殺了。
《漢書·霍光傳》中有記載説,劉賀在位27天,幹了1127件荒唐事。
稍微有點邏輯思考能力的人就會問,這可能嗎?這一天平均得幹四十多件事兒啊!
關於這種記載,不好評判真假。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最後劉賀失敗了,所以史書對他的記載也就是各種各樣的不堪。
總之,後來劉賀被趕回了山東老家,去當了一個平頭老百姓了。
被貶為貧民的劉賀仍然保留着原來的財產,每月有工資拿,但是京裏也一直派人在監視着他。
在此期間,霍光一直支持着劉病已(漢武帝的曾孫),就是歷史上功績卓越的一代雄主漢宣帝。
霍光死後的第二年,漢宣帝正式掌握大權。
這時候他還有點忌憚劉賀,畢竟劉賀當過二十七天皇帝,於是就派他手下人去試探劉賀,但是發現劉賀這個人並不求上進,不值得一防。
也許是出於憐憫,也可能是出於感激,如果沒有劉賀,那就沒有自己的皇位和今天。
於是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從山東鉅野遷到了江西豫章海昏國,也就是後來的南昌。
為什麼叫海昏侯呢?這“昏”字是什麼意思?貶義的嗎?
“海”在古漢語裏面意思是大湖;“昏”則表示黃昏之時,古人依據太陽昇起和落下來判斷方向,所以説這個字在這兒代表的是方位,代表的是西邊的意思。
因此海昏國也就代表着湖西之國,也就是鄱陽湖西邊的意思。
對於劉賀來説,不再是貧民就挺好了,住得遠點也不要緊。
劉賀也終於完成了從王到皇帝,再到貧民,再到侯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