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來説,嬴駟、嬴稷和嬴政這三代人,在秦國統一六國上作用都很大。秦國能夠統一天下,真不是單純因為某一位君主的雄才大略,而是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但是如果非要比較個高下的話,這裏面嬴駟(秦惠文王)的貢獻應該算是最大的。
因為如果沒有嬴駟做的這些基礎,那麼後面的嬴稷團隊和嬴政團隊,想要能夠順利幹掉東周,幹掉六國,那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以説,嬴駟是秦朝真正的奠基者。
嬴駟也就是秦惠文王,從輩分上來説,是嬴政的高爺爺,嬴政是他的玄孫。嬴駟是秦孝公的兒子,公元前325年,自稱秦王。在他之前,秦國的國軍都是公,但從他開始,正式稱王了。所以,秦孝文王,其實是秦國的第一位王。
在嬴駟還是太子的時候,秦國正是秦孝公在位的時候,正在進行商鞅變法。最開始的時候,嬴駟其實是反對變法的,屢次觸犯禁令。當時商鞅就説了:“咱們這個法令之所以行不通,還是在與皇親貴族之間。如果真的要推行新的法治,那麼咱們第一個就要從低位高的開始,要先從太子開始。太子不是不能受墨刑嗎,那麼咱們就用這個墨刑來處罰他的師傅。”
正是因為這個事情,商鞅徹底地得罪了太子嬴駟。等到秦孝公死了以後,太子繼位,一想到當年商鞅對她做的事情,就耿耿於懷。再加上當時商鞅的權力已經很大了,幾乎老百姓以及皇孫貴族都知道商鞅。所以嬴駟就對他很顧忌了。
恰好在這個時候,還有公子虔等一幫人眼紅商鞅的人,趁着這個機會煽風點火,説他想造反。於是,嬴駟正好藉着這個事情,把商鞅給抓了起來。最後,嬴駟將商鞅的屍體車裂,並滅了他全族,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如果單純從嬴駟殺商鞅這件事來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嬴駟是個昏君。但實際上,嬴駟當時的這種選擇,是相當高明的。而且,嬴駟上位之後,並沒有廢除商鞅的變法,反倒成了變法的堅定支持者。這大概就是因為站位不同,個人態度也不同的原因吧。
嬴駟在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以後,繼承了他爹的遺願,開始起兵東進,攻打魏國。在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國軍隊打到了雕陰(也就是陝西省甘泉縣南),迫使魏國將河西地贈送給了秦國。秦惠王九年,秦國軍隊又攻打魏國,得到了河東的汾陽、皮氏、及焦、曲沃。
秦惠王十年,秦乘勝追擊,繼續攻打魏國,又奪得了魏蒲陽。魏國原本是戰國七雄當中,最強的一個。但是被秦國幾次打敗之後,國力日衰,終於失去了霸主的位置。這一戰之後,魏國被逼無奈,又把上郡15縣讓給了秦國軍隊。當時秦國,不僅把黃河以西的土地全部都佔為己有,而且還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基地。
秦惠王更元八年,魏國,趙國,韓國,燕國,楚國五國,聯合攻打秦國。秦惠文王派了庶長樗裏疾攻破魏、趙、韓三國軍隊於修魚,斬首了八萬人,暫時擋住了東方聯軍的進攻。但在這個時候,西方的義渠又發動了兵變,攻破了秦軍李帛。
在這樣東西夾攻之下,嬴駟及時地改變了戰鬥攻略。更元十年,嬴駟採用了司馬錯的建議,攻打蜀國,成功地攻破蜀國,自此蜀國徹底滅亡。更元十三年,派張儀奔赴楚國,用反間計,讓楚國和齊國決裂。然後激怒楚懷王,讓楚國冒着風險攻打秦國。這樣秦軍在丹陽完勝楚軍,又得到楚國土地漢中,徹底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楚國也開始頹廢。
這樣,在秦惠文王嬴駟的指揮下,秦國的關中、漢中、巴蜀就連成了一片,秦國也同時對這六個國形成了特別大的壓迫。嬴駟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奠定了秦國後來統一天下的實力基礎。而且還採取了張儀的策略,定下了後來秦國幾代人蠶食天下的國策,奠定了策略上的基礎。
當時嬴駟採用了張儀的連橫之策,實行分化瓦解,逐一擊破的策略,成功擊退六國,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遠交近攻這一戰略的實施,遠比幾場大戰的勝利,對秦國更加地重要。
後來的幾任秦王,都是在嬴駟政治遺產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但本質上來説,其實並沒有質的變化。所以,嬴駟的貢獻,相對而言應該更大一些。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後來幾任秦王的貢獻就不重要。
秦惠文王之後,另一個特別重要的秦王,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名叫嬴稷,他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異母弟。嬴稷本來其實沒有即位的資格,因為他上面還有個哥哥。但遺憾的是,秦惠文王去世後,秦武王上位。但這個秦武王比較奇葩,個人武力很強,但腦子就比較差了。在位四年之後,因為和別人比賽舉鼎,結果被鼎給砸死了。
秦武王被砸死的時候,嬴駟正作為質子待在燕國。秦武王被鼎砸死的時候,年僅23歲,也沒有兒子,所以王位就落到了嬴駟頭上。嬴駟這才得到回國的機會,於公元前306年順利繼位,史稱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剛剛即位的時候,是他母親宣太后掌握權力。宣太后也就是電視劇裏的那個羋月。在正史上,這個羋月可不簡單,不僅長得好看,而且才智過人,很有軍事頭腦。秦惠文王去世後,宣皇后和他的弟弟掌握了秦國的權力。因為宣太后的關係,當時的外戚特別強勢,贏稷的權力十分有限。當時的秦國,甚至出現了幾個貴族的家財比秦王室還多的情況。
而且,秦昭襄王沒有權力的這個狀態,並不只是在他的剛剛即位的這一段時間,而是持續了長達四十年的時間。直到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他聽取了范雎的意見後,才終於驅趕了貴族外戚,收回了宣太后的執政權力,重新整頓朝政。
做了四十年的傀儡秦王,但是下面的大臣們還沒謀反,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也算是罕見了。不過,在秦昭襄王做為傀儡的這段時間裏,秦國的擴張卻並沒有止步,反倒是進步很大。不但吞併了義渠,徹底再無後顧之憂。而且秦國還常年處於擴張狀態,國力日漸鼎盛。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大概要歸功於那位宣太后強大的執政能力了。
秦昭襄王掌權之後,任由範睢為丞相。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除了繼續領導秦國擴張之外,秦昭襄王做了兩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一件是滅了東周王室,自此之後,周王室徹底斷絕。另一件則是打了一場長平之戰,徹底打垮了趙國。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比前面的秦孝公、孝文王、武王加起來都更長,也比後面的孝文王、莊襄王等幾位秦王加起來更長。雖説在位期間,長時間沒有實權。但在位期間,秦國確實是國力大增,這是事實。
當然,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國力的提升,也都是建立在他老爹的政治遺產之上。嬴駟最大的作用,應該就是繼續猥瑣發育,沒有帶着秦國開始浪。
等到了嬴政的時候,他的先祖們都給他打了這麼好的基礎。如果他再不把他自己的事情給做好,那真的對不起他先祖了。當然,嬴政本人上位的歷史,也不容易。十三歲即位,後來又當了好幾年的傀儡皇帝。好不容易要親政的時候,老媽的情夫(嫪毐)又發動政變要殺自己。多虧了嬴政心眼多,才平定了這場政變,徹底掌權。
掌權之後的嬴政,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其他六國,徹底統一天下。雖説經過他之前幾位先祖的攻略,六國已經疲弱不堪。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力總歸還是很強的。可惜這幾個國家,被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弄得離心離德,根本無法聯合起來抵擋秦國,後來自然也就無法避免被秦國先後消滅的結果了。
公元前221年,隨着秦朝將軍王賁率軍攻入齊國,齊國不戰而降。至此,秦國終於統一了天下,秦朝建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所以説嬴駟團隊、贏稷團隊和嬴政團隊,還是嬴駟最強。因為他是真正奠定了後來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基礎。如果沒有他做的這些鋪墊,後來嬴稷想要擴張,嬴政想統一六國,也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