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隆中對》的雙鉗攻擊,旨在令敵左右不能兼顧。

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劉備西路主攻,聯絡東路孫權,二路大鉗聯攻曹操;劉備從益州攻討,關羽從荊州征伐,二路小鉗合攻中原。大鉗之中寓含小鉗,遙相呼應,貫徹聯合作戰精神一致。兩路攻擊有個好處,敵之備左則右寡,敵之備右則左寡,敵之左右皆備,則因兵分力薄,敵之左右皆寡,被動應戰的缺點在此。

劉備帶齊張飛、趙雲、黃忠及法正等主力軍隊北攻漢中,關羽則是率軍圍攻襄樊,很明顯的是一邊主力將多兵眾,另一邊只有關羽一人大將。最理想的戰果,就是劉備攻取漢中,關羽收拔襄樊;再其次,就是兩地取其一,像是得漢中而失襄樊,或是得襄樊而失漢中;最差的戰果則為漢中與襄樊均未攻克。

雖然有人説「取荊」與「聯吳」互為矛盾,但是「劉備聯盟孫權」才是惟一「剋制曹操」的方法。先説劉備,必須「先取荊」後,才有能力「西征收川」,否則無立足之地很難向劉璋挑戰;再説孫權,為了「多操之敵」而不單獨承受來自北方的壓力,聯盟劉備有其必要,否則孫權與曹操單挑,只會便宜劉備趁機發展。因此劉備的「取荊」與「聯吳」並沒有衝突,但是一但孫權也對荊州有野心時,正是自取滅亡時,因為左有劉備東征,北若曹丕南襲,江東不是滅於北,就是亡於西,可惜曹丕不是曹操,坐失良機放棄機會。後來就在蜀吳互相猜忌下,被北方各個擊破,這不是蜀吳聯盟不對,而是兩小不團結,當然打不過一大的必然道理。

當年赤壁戰後,周瑜圍攻南郡,守將曹仁因後而援軍而撤退,此次關羽圍攻襄樊,守將曹仁若無援軍來救,恐怕再重現無援而必須撤退。曹操一共有四波援軍,第一波下令于禁、龐德率七軍,第二波下令徐晃從漢中陽平東向,第三波則徵調張遼從居巢西向,第四波則為曹操本人從洛陽南向。還有襄樊駐紮的曹仁守軍,關羽雖能威脅曹仁,又擊破第一波曹軍,但是徐晃參戰後,關羽已倍感壓力,不過徐晃仍無法重創關羽,水面交通優勢仍屬關羽,再來就是張遼與曹操在摩陂會師,準備投入戰場攻擊關羽。

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從戰略上來説,劉備因曹操撤退而取得漢中,關羽在襄樊的戰事,間接上有吸引曹操的作用。而且關羽最後也未被曹操集團所擒殺,基本上若是戰事不利,關羽可選擇撤退以避其鋒,當年赤壁戰後,關羽與蘇非曾北攻襄陽,當時被曹操麾下樂進所擊退,關羽已有選擇撤退的先例。

可惜的是,孫權在最關鍵的時刻臨陣倒戈,不但沒有聯盟攻曹,反而趁機挖根襲殺關羽。好好的一個《隆中對》,劉備與孫權聯盟合攻曹操的計劃,就被短視近利所破壞。二個弱小勢力不能團結抵抗一個強大的敵人,最後一定會被強大的敵人以各個擊破的手段,一個一個先後併吞。

孫權張開包圍網,以呂蒙、陸遜、潘璋及朱然等遮斷關羽歸路,伸展全面獵捕手法。以誘降拉攏荊州兵卒,關羽並非在交鋒的戰場上被擊敗,而是因為手下太多逃兵不戰而降。

政治婚姻並無保障,縱使關羽的女兒嫁給當時孫權不到十歲的長子,也不能阻止孫權偷襲荊州。因為赤壁戰後,孫權才剛把妹妹嫁給劉備,不久就派呂蒙侵略荊州零陵、桂陽及長沙三郡,此時劉備並未作出詬罵孫權或擅取湘江米之類的事,孫權還不是下令爭三郡。關羽與孫權在政治婚姻的效用,可以比照劉備與孫權的政治婚姻所產生的效用,所謂當面結好婚姻,馬上背後翻臉,不配合政治婚姻只是孫權託詞襲殺關羽的藉口。

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再説關羽征伐襄樊,態度多謙虛也沒用,荊州就算換成誰來守,也不能應付「前先攻,後被抄」的兩面夾擊。既使換成趙雲、張飛來守也一樣,想象一下,大將在襄樊作戰,後方根據被奪,然後回軍時士兵逃亡,任何將領都很難處理,就算換成曹操,也無法阻止逃兵離開。當軍心渙散時,部隊無心戀戰,這也是曹操在漢中前線發現有人逃兵時,很快選擇撤退,而不繼續苦撐的原因,深怕後方有變。

南郡江陵城是堅城,當年周瑜挾赤壁餘威,夥同程普、呂蒙、甘寧、淩統及韓當等人,還耗費一年多,才能攻得江陵城。呂蒙白衣渡江時,並未發生戰鬥,也未以武力強行入城,公安城及江陵城都是開門獻降,完全不抵降,賣國求榮,內神勾結外鬼,使關羽無家可歸,明明是留守不忠,但卻被誤認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好比周瑜在赤壁作戰,假設小喬勾結廬江太守朱光,導致周瑜無家可歸,這也要算成「周瑜大意失小喬」嗎?

外匪易抗,家賊難防。

關羽因麋方及士仁的背叛,而身死敗亡,劉備因孫權的叛盟,使《隆中對》功敗垂成。否則以當時劉備在漢中優勢(曹操西路),關羽在襄樊「威震華夏」(曹操中路),兩路皆後勢樂觀,若是孫權再北上徐州(曹操東路),等於曹操要面臨三路的威脅,《隆中對》的「復興漢室」清君側以擊曹操,正在此時。可惜孫權不但不趁機謀取曹操(不謀曹操東路),反而倒戈偷襲關羽(解開曹操中路),不但助曹操一臂之力,也深深得罪劉備,後來還因此引起劉備舉國東征。

阻止劉備復仇後,孫權派太子孫登及丞相陸遜等人率大軍鎮守荊州,還遷都武昌,就是為了防止來自益州的偷襲,以避免「大意失荊州」再度重演。結果孫權赤壁戰後親征十一次,十次失敗,只有一次成功佔領皖城,理由大概就是被荊州分兵太多,以致於北伐可用兵減少,但是孫權也不能徵調荊州守兵支持,萬一荊州空虛,又有被偷襲之虞。不論孫權選擇北伐或西征,除了西面來自益州永安兵力外,北面也有來自襄樊南陽的兵力,兩者必失其一。

形成江東同時向中原及益州樹敵的局面後,恰為《隆中對》的反面,即江東被魏蜀雙鉗所制,不得不西防蜀漢、北備曹魏。的這就註定孫權發展空間只能偏安一隅,不但無力取蜀(曹魏壓力隨時可以南伐),而且難以北伐(顧忌蜀漢趁火打劫),罪魁禍首就在於當年的叛盟。

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關羽以鉗形出兵配合《隆中對》,但是意外的被孫權折翼硬吃,雖然孔明以後只能單路北伐,但是江東從此卻被鉗型所挾。由於益州鄰近荊州的關鍵存有天險長江三峽,此為兵法上易守難攻的佳形;荊州被孫權所佔後,四戰之地的特徵逼得孫權不得不重兵駐守,否則「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兵少疏防歷史又恐再度重演──江東自以為大破《隆中對》雙鉗,但卻反被魏蜀雙鉗所挾。也許吳蜀再度議和後,東吳仍能加入《隆中對》而以吳蜀兩家共謀抗曹,但是前次的叛盟(孫權背叛劉備而襲殺關羽)反而使東吳不輕易相信蜀漢,如果陸遜在荊州有什麼閃失,萬一孔明不小心也來個白衣渡江,陸遜大意失荊州又會再度重演,這也是蜀漢北伐時,東吳雖為盟軍,卻遲遲不敢放手全力配合的主因。

本來江東陸戰就不佔上風,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及諸葛恪自領十萬大軍北伐,在在皆鎩羽而歸。若意在北伐,扣掉留兵防蜀的前提下,可北伐的兵力變少;若旨在伐蜀,減除留兵防魏,同樣是兵力不足;正如曹魏東西兩大戰線,亦為地廣兵散而被分制的鉗型,魏吳兩國有同樣的困擾。孫權自以為叛盟可破《隆中對》的雙鉗攻勢,殊不知佔領荊州後,東吳反因揚州與荊州左右分兵,反被形成雙鉗受夾。

守東則西寡、守西則東寡,若東西皆守,則東西皆寡。鉗型戰略逼迫因應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28 字。

轉載請註明: 淺談關羽在《隆中對》所扮演的角色:左右難為,難以抉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