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戰爭是一門高超的藝術,同時也是關於生存與死亡的遊戲。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武器十分重要。在冷兵器時代,古代兵器更是戰爭勝利與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兵器從作用上分兩種,即進攻性兵器與防禦型兵器。交戰的雙方,不要命很關鍵,但如果全都都沒了命,那麼戰爭也就失敗了。所以,古今歷史上的戰爭,在消滅對手之前要先確保自己能活着。因此,戰爭是需要注重對軍人的防護的。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其中,頭盔是十分重要的防護性武器,它保護着人體最重要的部份,即頭部。頭盔的發展,是科技力量推動戰爭發展的一個見證,那麼它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又怎樣見證科技的進步呢?在中國古代,科技的進步推動着頭盔不斷變化發展,同時見證了戰爭藝術的演變歷程。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我國古代頭盔的發展史吧。頭盔是重要防身武器我國漢代之前的頭盔,科技發展脈絡清晰在我國古代,頭盔有不同的稱呼,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兜鍪'',也叫''鞮瞀'',或簡稱為''胄''。在我國漢代之前,有名的頭盔文物,主要是商代時期的頭盔,此外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頭盔也大量出土。商代時期,人們還沒有發明鍊鐵的技術,當時的鐵器只是十分簡單地由隕鐵加工而成。而當時皮革製造技術也很落後,因此兵器很少出現鐵器或皮革製品。但是,青銅製造技術在商代時期已十分成熟。

因此,商代的頭盔幾乎都由青銅澆鑄而已。在出土的文物中,商代所有的頭盔都是用青銅製成。出土的商代頭盔有一個特點,就是紋飾相對複雜,這也是這一時代頭盔區別於其他朝代的重要特徵。青銅製造頭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到了西周時期,戰爭講究實用化,以武力征服對手為目的。因此武器上講究簡單實用。此時的頭盔也因此變得更為實用,形成了統一的制式,拋棄商代那種複雜的紋飾,簡化工藝,因此生產變得簡單,能大批量裝備軍隊。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出土文物:商代青銅頭盔到了春秋特別是戰國時期,戰爭常態化,且作戰規模越來越大。當時各諸侯國人口都很有限,為了讓戰爭有生力量得以維護,各方都極為重視對軍隊的防護,因此頭盔得到了大力發展。簡單地講,當時的青銅盔能根據軍人頭部的不同形狀,而製造得更加圓潤且貼合頭型,頭盔兩邊多出了加長的護頰,且在頂部與護頰間能用絲線穿越並打結固定,這樣讓軍人在作戰中不至於因動作或撞擊等讓頭盔掉落。從戰國開始,皮胄與鐵胄制式的頭盔開始運用於戰場。此時的頭盔多數是多組合而成。曾侯乙墓中就出土了一些戰國皮胄頭盔,由胄脊、盔體片、護額片、項盾片四大部分組成,並用絲線綴連而成,形成美觀的頭盔。這種頭盔貼合頭部,能有效抵擋敵人兵器甚至是利剪的攻擊,其科技水平已經有了明顯的發展,工藝水準相當高。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皮胄頭盔復原圖1965年時,我國考古界有了重要發現。燕下都武陽台叢葬坑裏,首次挖掘出我國戰國時期的鐵胄實物。此鐵胄製作得十分講究,頭頂有圓片,圓片下方壓制着88枚札片,依次由上往下編綴製成,這樣,士兵完整頭部,除了留下必要的面門,其餘部份都被這個純鐵製成的頭盔完全包裹保護住了。這一實物説明,戰國時期我國的制鐵技術已經較為發達,鐵製頭盔已達到量產且成規模裝備部隊的程度。因此,當時的科技水平較之春秋又有了長足的發展。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燕下都武陽台叢葬坑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鐵胄實物漢代時期的頭盔又有了新的發展時間來到東漢時期,科技又有了發展,部隊上裝備的鐵胄頭盔也發展得更高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吉林生活上榆樹縣挖掘了一個東漢墓,其中出土一件鐵胄。它的上半部分用長條錐形的鐵片彎曲,製成弧形,從而構造出一個半球體。

而下半部份,則通過打磨形成光滑的弧形的長方形鐵片,並以此織成護頰,在其頭頂上,用杯狀鐵碗進行封口。這一頭盔形態十分美觀,其工藝較之前出土的各類型的頭盔進步巨大,已達到當時巔峯的水準。此後的晉代鐵胄,大多沿襲這一樣式製成。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東漢墓出土的鐵胄 除了上面這種札甲式頭盔外,漢代後來又發明出一種更新式的頭盔。這種新頭盔並非此前小片札甲連接而成,而是如同現代澆模成型一樣,一體成型,其主體緊貼頭部,形態上由下到上依次縮小,並在前端連帶帽檐突出物。這種頭盔不由單片連接,而是整體成型,其技術的先進程度已是此前任何頭盔所不能比的。這一形狀的頭盔,被包括日本、西班牙等國家所學習,後世出現的西班牙M26,即所謂的''衝角付胄''盔形,亦是借鑑這一頭盔研製而成,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一體成型的頭盔直到明朝時期,科技在發展,但鐵胄形態變化不大漢代整體成型的頭盔出現後,經歷了南北朝至五代,乃至隋、唐時期,直到兩宋、元朝,頭盔樣式在不同朝代有所改變,但基本沿襲漢代鐵盔一體成型的樣式,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到了明朝時,鐵盔是明軍最主要的頭部防護性裝備。在明成化四年(即公元1468 年)時期,當時的兵仗局記錄下多種不同類型的頭盔,有四瓣、六瓣及八瓣等形狀,不管何種形狀,鐵盔都是佔絕大多數的頭盔。後來,明定陵出土了神宗皇帝御用的頭盔,就是由明鐵盔改制而成的。明朝時,有另一種頭盔,稱為缽胄,也大量裝備了明軍。這一頭盔由纓槍、盔頂、盔體、眉庇及盾項共五個構件組成,其缽胄盾項分成左、右、後三片,具有明顯的明朝時代特徵。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明朝頭盔清朝頭盔製造的科技水平達到頂峯到了清朝時期,規範化特徵明顯,清軍頭盔基本都採用缽胄形式。清代的缽胄,同明代相似,也分成纓槍、盔頂、盔體、眉庇及頓項五個部分。與明朝略有不同的是,其纓槍較高,而頓項改成了帶有護喉的類似蒙古頭盔樣式。清初時期頭盔的纓槍相對短小,盔體整體呈圓形。入關直到立國以後,頭盔纓槍則越來越高,其對頭盔的裝飾也越發華麗。其高級軍官的頭盔大量採用鏤空掐絲的藝術製造技術進行裝飾。

總體上看,後清時代頭盔製作的精緻程度之高,體現了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明顯高於此前的朝代。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清朝頭盔工藝極高,見證科技進步結語:頭盔是在戰爭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擁有有效頭盔的隊伍,其軍隊在作戰中死亡比率能有效減小,對於減少有生力量的損失率作用很大,因此歷來被交戰各方所高度重視。在冷兵器時代,頭盔的作用更加重要。由此,頭盔是古代軍隊的標準裝備之一,也是軍隊一個重要的防身武器。科技的發展,促進了頭盔的發展。反過來也可以説,頭盔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古代科技的進步過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8 字。

轉載請註明: 頭盔的歷史:古代戰爭中的保命神器,有時候比刀劍還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