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建文帝失蹤之謎終於揭開! 專家: 親手寫下討燕檄文刻在懸崖之上!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經典

建文帝的心慈手軟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江山,燕王反後,建文帝仍念及叔侄之情,不願背上殺叔的罪名,曾囑咐手下大將萬不可傷害燕王,結果這道詔命幾次救燕王於危難之中,燕王打進南京城後,建文皇帝倉皇逃亡,從此下落不明,朱棣登基之後,為了儘快找到建文帝,曾多次派人暗中打聽,據説當年他派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建文帝,了卻自己這塊心病,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歷史上有很多種傳説,按朱棣篡改正史的説法是建文皇帝死於宮中大火: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閔帝本紀》

“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太宗實錄》)


“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補本》)

“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


然而這種説法並不可信,因為在民間還有很多建文帝曾經留下的遺蹟,而當年的朱棣為了及早登基只能宣佈建文帝已死,來使自己登基順理成章,那麼朱允炆到底去哪裏了呢?最終又在哪裏去世的呢?被燕王朱棣趕下皇位的朱允炆真的甘心平淡過完此生嗎?真的像後世傳聞那樣削髮為僧從此不問世事了嗎?清代的著名學者趙翼就曾經提出:建文帝出亡之後浪跡西南。而在前幾年考古學家在安順崖壁上發現了一塊高大的紅崖天書,這塊紅崖天書高6米,長10米,是用鐵紅色顏料寫成的文字。


數百年來據説無人能夠看懂這塊天書上所寫的內容,因為天書上的字十分奇怪,彷彿是用了多種書法混合而成的筆跡,然而在前幾年經過專家們的苦心研究終於破解了紅崖天書的內容,這塊天書大約寫於公元1406年,也就是建文皇帝出逃的第四年,其中內容就是建文皇帝寫的《伐燕詔檄》,

全文直譯為:“燕反之心,迫朕遜國。叛逆殘忍。金川門破。殺戮屍橫,罄竹難書,大明日月無光,成囚殺之地。須降伏燕魔,作階下囚。丙戌(1406年)。甲天下之鳳凰(御製)。”


朱棣篡位之後,對宮內勢力進行了大清洗,連建文皇帝身邊的宮女也不放過大加殘殺,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的家眷也慘遭蹂躪,

“齊泰姊及外甥媳婦,又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餘條漢子看守着蹂躪……奏請聖旨,奉欽依:“由他!”

可見朱棣剛剛登基時對方孝孺和黃子澄恨到了何種程度,而建文帝聽聞此事也不禁怒火中燒,在萬分憤怒之下才在安順的崖壁上寫下了這樣一段《伐燕詔檄》,後來在《中國名勝詞典》上記載:建文帝1403年到雲南避難,並在獅子山附近的寺廟中削髮為僧。


在寺內大殿的柱子上還留有當年建文帝留下的一副對聯 :“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這副對聯道盡自己祖孫三代的辛酸往事,也證明建文帝當時並非像後人所説的那樣安心念佛,只是迫不得已以出家為掩護,來從事反燕鬥爭,後來復國無望,或與朱棣派來的使者達成了協議才放棄了奪回帝位的想法,如今600多年已經過去了,建文帝和朱棣早已化為了兩具枯骨,究竟誰是誰非只能留給後人去評論了!

參考文獻:《明實錄》《明史·恭閔帝本紀》 《中國名勝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