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0多所院校在去年2019年陸續發佈招生簡章中,相比上一年2018年,公佈的博士生招生規模的人數本來就在增加,早已呈擴招的態勢。
如果梳理一下我國近二十年博士生擴招的趨勢,發現整個過程分三個階段。1999年至2004年是博士生招生規模的第一次快速發展期,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從1.99萬人上升到5.33萬人,增幅高達168%。
當然,2020年的博士生預計招收規模輕鬆突破11萬人大關,比1999年來,擴大了5.5倍。
如不重視培養質量,過度的擴招只會進一步增加博士教育泡沫,進而影響博士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碩士化博士(碩士也會本科化)。
博士生的培養質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學校(導師)有責任,博士生自己也有責任。
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最近我遇到了這麼一件事。
疫情期間,居家工作的時間變長,工作效率降低,有些原本可以心無旁騖的時候變成了閒聊時間。
同學是一名資深青椒,在半年前疫情還沒有發生時,被邀請去當他所在學校裏的一名博士生B的副導師。他沒有參與這名學生入學考核的招生過程,因此在答應指導之前,沒有機會評估他的能力。
的確,這是某位資深教授(正教授)C的學生,被調來到他那裏是因為這位資深教授太忙了。
姑且稱我的同學為A副導吧。
A副導繼續吐槽説,安排B學生做實驗,在數據收集過程中,B學生甚至無法在Excel中把兩列放在一起。從那時起,A副導意識到B學生或許沒有博士學位所需的能力、好奇心、熱情和自學能力。
A副導只有另找人來處理這些數據。
A副導讓B學生做了一個文獻綜述。在兩個月之後,B學生提交了論文初稿,這是A副導所見過最糟糕的文獻綜述。
A副導説他曾和一些本科生一起工作,其中有的本科生在數據管理、分析和文獻綜述方面會做得更好。A副導給B學生髮了幾個本專業的綜述論文樣例,並將這名博士生的論文改了一遍,給了一些修改意見。後來,B學生再次提交的修訂論文有點小改進,但還是很糟糕。
B學生在論文中引用本專業研究方向的一些理論時,他只是照搬了其他論文的原文,抄在論文裏面。現在,A副導不知道該怎麼辦。B學生的掛名導師C很生氣學生沒有進步,但這名博士生確實沒有什麼科研能力。
A副導還是剛拿副高職稱不久的青椒,手頭有幾個其他的項目要做,這個博士生B只是在白白消耗他的時間,影響他完成作為青椒那可怕又必須的考核指標。他問我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我也很無語,只能幫他分析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也許這個學生因為還在博一,還沒有進入狀態,把心思放在其他方面,比如課程學習上吧。許多博士學位課程在學生開始大規模研究之前都會有一到兩年的課程,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科研知識掌握、技能基礎學習以及可用的科研時間。
但老實説,博士生已經不是本科生了,碩士生也不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科的課程。
另外,可能的話,應該可以考察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許多學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不久,會患抑鬱症,尤其是在更換導師等事件之後。
這種情況我自己也經歷過,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迷茫的怠學怠工狀態後,我開始相信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學生,然後我覺得我辜負了讀博前對自己的期望。
一旦我熬過這段有點像“極點”的困難期,就慢慢恢復了精神狀態,我雖然延期畢業了,好歹後面仍然獲得了一個博士學位。
如果假設這個學生真的不適合讀博士(這樣的人確實存在)。他們進入了博士研究生生涯後,會慢慢發現,讀博其實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那應該怎麼處理這樣表現不佳的博士生呢?
我的導師主要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明確任務和文檔控制。
後來,我延期後順利畢業了。
這位A副導也以類似的方式對待這位博士生。首先,對這位玩心頗重的博士同學進行了警告(大抵是不好好做科研,就發不了論文,發不了論文就畢不了業等等)。
總之就是通過明確科研任務、工作內容和時間節點,用項目的建立推動這個學生進步。
而這位仁兄也在導師的幫助下,稍晚些終於畢業了。
科研工作節點的控制並不需要時時控制,記錄學生科研工作的進展或進步可以通過週報、季報或月報這種文檔來控制。要做到這一點,導師需要和學生交流,制定明確、客觀、明確的分解目標。
這些目標應該可以由博士生在沒有壓力或困難的情況下實現,它們不是過分延伸的目標,而是博士生應該能夠完成的最低限度。
設定多個目標,每個目標有一個現實的可實現的時間間隔(制定在正常單位時間內不能完成的科研目標沒有意義)。目標的通常為一年為限(讀博通常是3年 ),這樣在一年的時間裏,一個能力最低的學生將能夠按時完成每個目標。
每個目標都有一個目標的節點日期,每次的文檔記錄了學生是否完成了這個目標,並進行總結。
設定目標並嚴格遵守,是博士生應該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如果學生沒有完全實現每一個目標,他們就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最低科研限度的博士生。
如果他們無法完成已設定的每一個目標,那就要看他們導師的態度了。在這一點上,傳統的解決方案是讓學生選擇更換導師、休學、退學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最無奈的選擇,特別是後者。但有時,對有的博士生來説,最好的出路也許就是退學。他們可以想辦法嘗試走另一條路,畢竟人生不是單行線,也不是走在單車道上。
總之,在博士生(包括碩士生)擴招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證博士生(包括碩士生)培養的質量是一個需要認真嚴肅對待的問題。
而對於博士生自己,除了個人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科研實驗、論文撰寫、語言表達、組織管理等等),別無他法,讓自己變得優秀才是硬道理。
擴招來勢洶洶,如何應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這個話題,聰明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