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1917年,沙俄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當時的沙俄工業非常落後,它留給蘇俄政府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工業國的“家底”。
僅僅15年的時間,1937年蘇聯已經成為工業化大國。關於蘇聯的工業化,斯大林曾經説過:“蘇聯有大約2/3的大型企業是由美國幫助或技術援助而建成的,其餘1/3是由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幫助或技術援助建成的。”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蘇聯的工業化完全是自力更生建成的嗎?
其實並非如此,其工業化和國際秩序、經濟危機有着深刻的聯繫,同時和德國、美國的合作密不可分。
在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蘇俄政權建立,西方國家希望通過各種方式扼殺這個布爾什維克政權。當時的蘇俄政權也意識到,要生存,必須要建立強大的工業基礎。但是,沙俄時期建立的工業基礎被戰火摧殘殆盡,而立國之初,西方對於蘇俄又採取經濟封鎖,因此蘇俄工業化難上加難。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一戰結束後,一個天然的盟國出現了。當時德國身為一戰戰敗國,被英法等國排斥壓制。相同的命運,使得這兩個國家開始接近。
德國希望和蘇俄走近,以此改變其戰後的困境。同時蘇俄則將與德國的合作視為打開外部封鎖的一大突破口。於是簽署《拉巴洛條約》後,雙方合作的領域不限於經濟,而且軍事方面也多有涉及。此外,德國還向蘇聯提供貸款。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因此,1928 年之前,德國在蘇聯的經濟恢復和工業建設方面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很多認為,德國人幫助建設的工廠和企業顯然是蘇聯工業化的緣起,是斯大林執行工業化政策的基礎。
尤其是在軍事工業方面,德國對蘇聯的幫助可謂是傾囊相授。當時德國直接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幫助蘇聯建立軍事工業,同時還直接建廠援助,“德國人開始在莫斯科的近郊製造飛機”、在中亞地區建造生產大炮的工廠。為了培訓蘇聯空軍力量,當時很多的蘇聯的飛行員都是前往德國培訓。
蘇德兩國的蜜月期一直持續到了1928 年。
1928年之後,美國逐漸取代了德國在蘇聯的地位。到了1929 年,在蘇聯同西方國家簽訂的技術援助協定中,將近 80%的項目來自美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1929 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美國與蘇聯之間意識形態的差異,較之於經濟大蕭條給美國帶來的創傷,它的重要性就要稍微靠後了。因此美國人開始逐步改善和蘇聯的關係。
經濟危機爆發,美國需要擴展海外市場,那麼蘇聯龐大的市場有相當吸引力。美國人將蘇聯視為新的銷售商品、技術輸出的重要市場,同時美國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也來到了蘇聯尋求就業機會。
同時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資本主義強國,勢力雄厚,工業技術領先,這是德國無法比擬的,這也深深吸引蘇聯的注意力。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加之美國的工業化優勢更加符合蘇聯的需求。與德國的工業產品相比較,美國的產品性價比更高。美國在汽車、拖拉機的生產方面處於世界最為領先的地位上,工業化流水線作業、農業機械化生產也讓蘇聯傾心不已。而德國的優勢工業則主要集中在化學領域。因此蘇聯更願意選擇和美國合作。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當時蘇聯利用美國的困境來引進美國的先進技術、人才、裝備,其規模和程度非此前可比。美國大企業在蘇聯工業化過程中的活動,涉及汽車、石油、鋼鐵、軍工等產業。
當時蘇聯購買美國設備,構建完整的工業體系。蘇聯的卡車、汽車和拖拉機的生產,離不開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蘇聯的投資建廠;在改擴建蘇聯的石油工廠,是美國公司幫助設計、施工,在生產中的關鍵設備也是美國提供的。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同時蘇聯人還學習了美國現代企業的管理經驗,藉助美國的大企業培訓了專業技術人才。沒有美國鋼鐵公司的介入,就沒有蘇聯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的崛起。在蘇聯工業化的進程中,美國大企業給蘇聯帶來了必要的、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設備、人才資源,這些對於蘇聯工業化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
1929年至1933年,蘇聯是世界市場上西方技術和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有50%是賣給蘇聯國內。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在不到15年的時間,蘇聯就建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強國。1928年,蘇聯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產值的5%,到 1937年時,佔到了13.7%。
一戰結束,蘇聯利用德國的政治弱勢地位,兩國進行充分的合作,進行工業化改造,奠定了工業的堅實基礎。到了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蘇聯加快和美國的合作步伐。由此,蘇聯不斷從美國、德國那裏汲取先進經驗的養分,加速了對其趕超的步伐,成長為社會主義工業強國。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從蘇聯工業化成功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趁勢而為的重要性。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在自身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利用“勢”,這個“勢”就是外部的各種環境。正如今天的一句俗語,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當然在進行市場開拓、資本擴張的同時,強國也會往往遇到意料之外的結果,那就是新的對手崛起。眾人所知的就是二戰中蘇聯毀滅了德國,二戰結束後,蘇聯成長為美國的新對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1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到 15 年,蘇聯就成為了工業強國,果真是靠自力更生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