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火流星”原來是隕石掉落!
2017-10-10
科普中國頭條創作推送
2017年10月4日中秋節夜晚20點左右,雲南大理上空忽現一顆瑰麗的“火流星”,它如一顆火球劃過天空,忽明忽暗,持續數秒,最亮的時候,連滿月都不如它。
來看視頻!
當時在大理古城的馬薩説,當晚大理古城因多雲天氣無法賞月,卻被突如其來的亮光照如白晝,他們以為不明物體掉落在麗江,後看朋友圈知道麗江、怒江、香格里拉等地朋友都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隕星,當時在大理户外的人都看到了。”
大理網友行車記錄儀拍攝的“火流星”劃過具體時間
麗江當地媒體《麗江讀本》也即時發文稱,麗江塔城、黎明、瀘沽湖等地網友拍到“隕星”,全程持續三秒。
大理的馬薩提供的一段9秒的視頻顯示,起初黑漆漆的夜空突然出現了一顆明亮的星點,稍縱即逝後又再度出現,拖着尾巴後一下子照亮了夜空,能看清夜空中的雲彩,高速運動的不明物體看上去就像一顆巨型彗星。
值得注意的是,麗江、大理、怒江、香格里拉、瀘沽湖等地,在方圓三四百公里範圍內,都有網友表示看到這一奇觀。
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enter of Near Earth Object Studies )觀測報告圖1
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enter of Near Earth Object Studies )觀測報告圖2
那麼,這些造訪地球的不速之客究竟是什麼來頭?它們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嗎?我們又該如何監測和預防呢?
小行星是繞太陽運行且體積和質量都比大行星小很多的自然天體。近日心距小於1.3 AU(與地球軌道最近距離小於0.3AU)的小行星為近地小行星(NEA)。與地球軌道的最近距離在0.05AU(≈19.5倍地月距離)之內,並且直徑大於140m的近地小行星稱為潛在威脅小行星(PHA)。近年來隨着觀測能力的提高,發現並編目的近地小行星數量在快速增長。截止2017年10月4日,已發現的近地小行星數量為16749顆,其中直徑在1km以上的有881顆、潛在威脅小行星有1846顆。
近地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接近,存在近距離交會和碰撞的可能,二者相對速度高達幾十公里每秒,一旦碰撞會產生巨大的撞擊能量,造成大的災難。一顆直徑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可造成全球性災難,導致地球文明的毀滅;一顆直徑100米的小行撞擊地球在低空或地面爆炸的威力便強於最強的氫彈,可造成區域性的毀滅;而一顆30米大小的小行星若撞擊地球的威力足以毀壞方圓10公里的森林。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是一顆10~15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結果;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由一顆直徑約在30~50m的小天體在西伯利亞深空爆炸產生,爆炸夷平了2150平方公里的森林與植被。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17米的近地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的空中爆炸解體,造成1200多人受傷。
通古斯大爆炸之後森林的慘狀
實現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的預警和防禦,必須及時發現危險小行星,通過持續的跟蹤觀測獲得足夠的監測數據,通過計算評估其撞擊地球的風險,針對高風險的近地小行星制定防禦策略並採取具體行動。
近地小行星難以發現,難以準確預報。因為用望遠鏡探測小行星,需要小行星足夠接近(尺寸越小則要求的距離越近)、地球處於夜半球。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的小行星即處於晝半球,未能提前發現。而準確地預測小行星撞擊的時間和地點,需要有足夠多精確的監測數據計算出精密的小行星軌道,要求有全球布站的監測設備的連續跟蹤。
近幾十年來,美國及歐洲不斷地新建以及改進小行星觀測系統。至2005年底已完成“發現並編目管理90%直徑在1千米量級(及以上)的近地小行星”的目標,自2007年起近地小行星探測的目標是“截止2020年底完成直徑140米(及以上)近地小行星的發現及編目管理”。而據NASA在2014年9月公佈的一份報告估計,目前只發現了近10%直徑在140米及以上的近地小行星,並且按照當前的速率和監測能力估計,無法完成上述探測目標。為了完成新的近地小行星探測目標,國外有關組織或機構正在建設或計劃多個新的、能力更強的近地小行星探測設備,包括地基的反射式巡天望遠鏡(LSST)以及天基紅外望遠鏡Sentinel和NEOCam。
國際小天體中心(MPC)是小行星數據集中接收和發佈的中心。2008年10月,MPC曾成功進行過一次危險小天體的發現及預警:10月6日由卡特琳娜巡天望遠鏡發現危險天體(臨時編號為2008TC3),小天體中心接收到數據並定軌後發現該天體將在24小時內撞向地球,立即向JPL及NASA的其他相關部門發出了警告;之後全球27個觀測設備進行了跟蹤監測,小天體中心預測該小天體將在10月7日於北蘇丹撞向地球;最後,研究人員成功地在預測地區拍到該小天體撞入地球大氣層的畫面,並找到了未燃燒盡的隕石。所幸隕落的小天體尺寸較小,在大氣層中燒蝕後只剩很小一塊落到地面,因此並未造成大的危害。
為促進國際合作應對威脅,2013年12月,聯合國大會正式批准成立了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和空間任務計劃建議組(SMPAG)。IAWN負責近地小行星預警技術相關工作,包括近地小行星的搜索發現、跟蹤監測、編目管理以及碰撞風險評估;SMPAG負責近地小行星威脅減緩計劃活動的發展,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威脅做出國際應對準備,目前已有成員包括美、俄、英、日、韓等16個成員國或機構組織加入SMPAG。2017年5月召開的第五屆國際宇航科學院行星防禦會議,專門圍繞行星防禦問題進行桌上推演,以“假設發現了可能撞擊日本的直徑100-250米的小行星”為主題,組織科學家、機構的部門負責人和政府官員就如何進行信息共享和有效防禦等問題進行討論,由此促進近地小行星防禦技術相關的研究。,
作者: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劉靜
文章由企鵝科學和科普中國聯合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華山論劍”:首先問問如果拾到了隕石是算自己的嗎?不希望不要臉的事情發生
10月4日晚8點過了,一顆火光四射,火流星,突然忽明忽暗,持續數秒,很多人在香格里拉酒店都觀察到了這一奇觀,隨後美國NASA公佈隕石撞擊地球事件,撞擊點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爆炸量相當於540噸TNT。
(2017-10-06)
如果要問誰對宇宙最雄心勃勃,那麼,沒有誰能超越美國人了。自從2015年11月《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被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通過之後,美國民間大財團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貪婪和狂熱。他們紛紛成立行星資源公司和深空工業公司,打算即刻前往太空去搶奪礦藏。
不光是民間大財團如此,就連美國政府也在此狂熱的大潮中推波助瀾,比如2013年NASA就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份“捕捉小行星”的方案,目的是將把一顆500噸重的小行星捕捉,並帶入近月軌道,以圖日後宇航員登陸火星時當做中轉站和補給站。
當然,最為狂熱的還數那些資本家們,為了利益,他們正在耗巨資打造飛行器,隨時準備着到太空展開新的“圈地運動”,並將着陸區域劃定為各自的“勢力範圍”。
為什麼美國資本家如此狂熱於太空搶寶?當然是太空的寶藏商業價值太大了。打個比方,據科學家測算,1噸重的小行星岩石就含有28克的鉑。按照市場價,28克鉑的價格約為1500美元,這意味着一顆直徑30米的小行星就可能含有價值250億~300億美元的鉑金礦!
而實際情況是小行星的礦產資源豐富程度,要遠比地球豐富。比如一顆直徑在45米左右的小行星,它所包含的鉑、釔和鑭等稀土元素價值就能達到上千億美元。同樣大小的含水20%左右的小行星就能生產航天飛行器所需的液態氫和液態氧!
因此,在美國行星資源公司和深空工業公司的眼中,小行星簡直就是“唾手可得”的太空“金疙瘩”!
美國人這樣地“磨刀霍霍向太空”,那麼,他們搶到的財寶真的就屬於他們自己嗎?
目前人類關於太空礦產開採問題的國際條約,僅有2個,而且也僅僅是提到過。這兩個國際條約是《外層空間條約》和《月球協定》。按這兩個國際條約的相關規定,太空是屬於全人類的,人們可以自由開採和利用月球及其他天體的資源。這就説明,他們挖到這些小行星的寶藏真的就屬於他們自己了!
但是隨着太空採礦事業的快速發展,這兩個條約顯然解決不了相關的糾紛。比如,如果有多個公司宣稱自己有權利開採某顆小行星,並且都在上面建立了工廠,那麼這些公司及其所在國家之間將爆發尖鋭的矛盾衝突。到那時,這已遠遠不是資源開採問題了,它已演變成為地緣政治問題,甚至可能引發太空大戰。
然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將更加激化貧富差距。因為有能力到太空去開採礦產的人畢竟是少數,這將使財富更加集中到極少數人的手中,高度的壟斷和隨之產生的貧富差距,有可能會造成世界的巨大動盪。
但不管怎樣,似乎也阻擋不了美國人對宇宙資源的瓜分。與其憤憤不平,不如儘快加入宇宙資源的爭奪!不少國家其實也正是這樣想的。到那時,大小小行星上將佈滿人類的採礦基地,太空間穿梭着各種忙碌的智能機器人。部分人類也將移居外太空,去負責維護生產設備和進行其他相關的科學研究。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鵬飛”:去吧,太空其它天體上確實有不少寶藏,但要有實力取回,艱辛歷程後恐怕才覺得,活着才更有價值,把探空經驗傳給後人才不枉此行,到了太空才會更加珍愛地球!因為我們是地球人,深空連旅店都算不上,相對而言,我們只是過客,能平安回到地球都是個奇蹟,哪還能奢望更多?
(2017-10-07)
雲南夜空現火球 學者稱是小行星撞擊事件 撞擊點在香格里拉境內
2017-10-05
雲南網
據NASA官網報道,目前美國宇航局最新公佈衞星觀測數據,結果顯示北京時間10月4日20點07分,火流星發生在中國雲南省香格里拉縣西北40公里處,具體位置是:北緯28.1、東經99.4。此圖為NASA發佈的自1988年-2017年全球範圍內小行星撞擊事件的分佈圖及詳細情況。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張彤)10月4日晚,一團持續不到5秒後迅速消失的神秘火光照亮了大理夜空, 這一幕被當地正試圖賞月的網友拍了下來。對於這一現象,大家眾説紛紜。有學者表示,這是繼2014年錫林郭勒小行星之後,又一次發生在我國上空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10月4日中秋節晚上20時左右,雲南大理和麗江網友朋友圈被一則“隕石”、“流星”滑落的短視頻霸屏,引發多人關注和熱議。在網友提供的視頻中,雲南網記者注意到,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閃現一團亮光,如同火球一般迅速滑落,其周邊的雲朵瞬間被照亮,整個過程不超5秒。在另一段視頻中,對於此現象的記錄稍顯更完整一些,肉眼能直接看見天空中滑落這道亮光的軌跡,視頻裏有人直呼這是“流星 ”。身在雲南香格里拉的網友也稱目睹了這一精彩瞬間,“天空變得巨亮無比,屋裏吃燒烤的人全出去看了。”
10月4日中秋節 雲南大理夜空現疑似火流星。(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微博認證用户@揹包十年青年公園,當晚20時32分發文稱,其在香格里拉看到巨型流星,當時天空突然間全亮了,亮光閃了兩下,緊接着一道帶着火光像隕石的火球從天空擦過。在迪慶州奔子欄景區的網友則表示,當時聽到有聲音,房子震感強烈,門窗在抖動。
針對這一“神奇”現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近地小行星研究的博士後研究員葉泉志稱,據NASA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數據庫公佈的衞星觀測結果,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北京時間10月4日晚20時7分,撞擊點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郭勒事件(450噸)略強。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公里,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因小行星撞擊會產生衝擊波傳到地面,事件發生地距離香格里拉縣城較近,不知當地居民是否受到影響。
他説,遺憾的是當地地形崎嶇,尋覓落地隕石的難度很大。這是繼2014年錫林郭勒小行星撞擊事件之後,又一次發生在我國上空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目前仍無可靠證據表明錫林郭勒隕石已被尋獲。根據初步計算以及以往類似隕石事件的比較,估計有多顆公斤級的隕石到達地面(當量類似的Park Forest事件,共尋獲18公斤的隕石;而香格里拉隕石事件的進入速度更低,有利於更多隕石完整抵達地面),“這是2009年滿都拉隕石事件之後,我國最大的一次隕石事件。”
微博截圖
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微博認證為“科學科普博主,泛科普視頻自媒體”的“NASA中文”轉發了葉泉志關於該事件發佈的微博。(“NASA”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行政機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民用太空計劃、與開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
同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微博也轉發了葉志泉關於此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的相關微博。
雲南網致電雲南省天文台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對此情況暫不瞭解。香格里拉市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昨天晚上他也看到了這一現象,目前,市政府未收到各個鄉鎮上報關於此事件村民受傷及房屋受損情況。
編輯:陸月玲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沒事兒~別矯情”:人類一直在探索,追尋起源,發展,超越,為了什麼,我一直相信宇宙是個載體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有限的知識裏我們叫隕石,很可能它是來自外太空的武器!我們的科技遠遠不夠 毀滅對於人類永遠都阻止不了,科技讓我們知道了身處何地,但永遠不知道你身處何況!
網友“S.八戒”:很幸運,要是在大個幾百米現在我們怕是在逃難的路上了。
網友“方易—中天分部—無罪”:這就是流星雨吧!
網友“乖乖睡覺”:求,觀者現圖!
(2017-10-05)
據相關媒體報道:NASA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數據庫公佈的衞星觀測結果,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北京時間10月4日晚20時7分,撞擊點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爆炸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郭勒事件(450噸)略強。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公里,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
這一次在雲南香格里拉上空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到底是怎麼為事呢?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兩個概念:流星和隕石:
1、隕石(meteorite)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脱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在飛入大氣層時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2、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其實這次發生在雲南香格里拉上空小行星撞擊事件,就屬於兩個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的相撞。它們兩個塵粒和固體塊的空間物質是同時被地球引力吸向地球,只是它們在達到地球37公里的位置發生了相撞爆炸,如果他們不發生相撞,那麼它們將繼續飛行地球,飛行過程中不斷燃燒(形成流星現象),如果它到達地球表面之前,在大氣層中燒盡,對我們地球沒什麼影響,如果沒有在大氣層中燒盡,那麼沒有燒盡的部分就會砸向地球,對我們地球造成影響,影響的大小,取決於撞擊地球物質的大小,這時這個未燒盡的物質就預留在地球上,就是我們通常説的隕石(meteorite)。
其實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由於脱離原有運行軌道,並受到地球引力作用,飛向地球的情況非常普遍,看看我們平時仰望星空經常看到流星就知道了,只是我們在飛到地球之前,在大氣層中就已經燒盡了,所有對地球沒有造成大的影響,即使沒有燒盡的部分,到達地球也已經非常小,而且大多都墜落在荒山野嶺,對我們人類的危害比較小,所以對我們人類生活沒有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2017-10-05)
趣味探索訊宇宙是一個有着無數星星的無限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存在着大量有着一定規律,沿着固定軌道運行的星系,行星及恆星,它們的運行軌道都呈橢圓狀,比如太陽系繞銀河系軌道,系內地球、木星等繞太陽軌道。
同時宇宙中也存在着數以萬計軌道異常小行星。這些小行星運行軌道複雜多變,有些小行星曾多次穿梭於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間,隨時都存在着跟八大行星碰撞的可能性,科學家認為這些小行星或許將對地球存在着潛在威脅。多年來,科學家跟蹤了上千個存在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其實地球每天都會被一些直徑很小的天體撞擊,只因為很小,所以被大氣層燃燒殆盡。
如果只是簡單地跟蹤這些小行星,就算能推算出撞擊地球的時間,那又能怎麼樣呢?仍然不能解除這些小行星對地球存在的威脅性,目前一項保護地球、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項目已經啓動了,項目計劃的第一步將是改變小行星運行軌跡,解除小行星對地球威脅。
如果一個直徑達數公里級別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將是一場地球生命毀滅性的災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開始着手製造一種能撞擊小行星、並可以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的秘密武器,科學家把這個項目第一步計劃稱為:“雙小行星變軌測試”,這個項目計劃準備把一個小行星A繞着小行星B運行的雙星系統來做測試,小行星A的直徑約為160米,小行星B的直徑約為780米。這個秘密武器並不大,只有我們普通箱子一般大小,進入太空後,將以每秒大約6千米的速度撞上行星A,並觀測能否改變行星的運行軌跡。未來我們將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該項技術。
人類的第二步計劃是,對於直徑太大又無法變軌,撞擊地球幾率很高的小行星,又或者是人類沒有來得及變軌的小行星,都可以實施太空核彈攻擊,在行星未到達地球之前進行爆破解體,常識告訴我們,核彈在小行星內部爆炸的威力是在外表爆炸威力的百倍以上,科學家們完全有信心,核彈能把一個直徑達數公里的小行星,瞬間變成碎片,據瞭解,科學家們已經掌握了把核彈放入小行星數米以下深度的技術,我們攻擊核彈武器將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用是將小行星撞擊出一個深達數米的坑,然後核彈對準撞擊坑進入內部進行爆炸。將小行星土崩瓦解。
9月1日一直徑達數公里的小行星“佛羅倫薩”,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暗示着地球的確存在着被行星撞擊的威脅性,人類還能躲過多少次小行星威脅呢?科學家開始研製這些保護地球的秘密武器,並不是在浪費納税人的錢,而是解除行星對地球威脅,確保人類安全,就算這些秘密武器一直沒有使用,那也是值得的。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雪琴 ”:應該在太空多試驗核彈,
網友“歸宿”:打爆它,世界上現有的核彈都夠炸燬好多個地球了
(2017-09-24)
想必有不少朋友都聽説過關於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不過最近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則是在我國雲南香格里拉附近,據報道稱,北京時間10月4日20時,雲南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中,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郭勒事件(450噸)略強,另外,雲南多數網友昨夜拍到了疑似隕石墜落視頻。
據天文學及行星科學專業研究生@小龍哈勃 微博介紹稱,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公里,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
據介紹稱,根據初步計算以及以往類似隕石事件的比較,估計有多顆公斤級的隕石到達地面(當量類似的Park Forest事件,共尋獲18公斤的隕石;而香格里拉隕石事件的進入速度更低,有利於更多隕石完整抵達地面)。這是2009年滿都拉隕石事件之後,我國最大的一次隕石事件!
點此觀看視頻
下面是網友評論——
隕石為什麼總是落坑裏
落在坑外的都被人撿走了
哪位偉人要逝世…
我要去那裏 撿隕石回來煉劍
(2017-10-05)
雲南“火流星”空爆是“小行星撞地球”?專家:並不準確
2017-10-07
廣州日報
“突然我家房子被照亮了,抬頭一看天邊有很大的球狀物發着光。”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村民此裏取次10月4日晚8點左右在自家院子裏準備賞月,她目睹了此次火流星現象。
何為“火流星”現象?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王曉彬從事小行星物理觀測研究17年,她説,這是一次“火流星”空爆事件。
“火流星”是一個現象,指直徑達1米以上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由於與大氣之間摩擦,流星體開始燒蝕,最後引發空爆,導致流星體瓦解。
王曉彬介紹,太陽系裏有大量的小天體。尤其是那些在地球軌道周圍的小天體,由於行星的攝動影響,就有可能發生與地球碰撞的事件。
“流星體通過地球大氣時被燒蝕,呈現為明亮的‘火流星’,我們才能看到非常壯觀的空爆現象。”她説,那些沒有被完全燒蝕的流星體殘骸落到地面被稱為隕石,隕石是人類瞭解太陽系行星物質組成的窗口。
針對網上有人説此次是“小行星撞地球”事件,王曉彬表示,這樣的表述並不準確,因為只有確認“火流星”主體進入大氣層前的運行軌道,及其物質組成,並與已發現的小行星軌道進行比對,才能判斷是否是小行星撞地球。目前,還沒有開展火流星主體落地地址以及運動軌道的測算研究,不能確定隕石掉落的精確位置。
“從科學研究的層面,我們希望能找到‘火流星’隕石的樣本。”王曉彬説,隨後才能進行隕石礦物質成分的甄別;還需要收集目擊者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然後再據此推算它的軌道,才能與現有小行星軌道數據庫進行比對,找出對應體。
對當地造成什麼影響?
“突然一聲巨響,好似打雷。”迪慶州德欽縣雲嶺鄉紅坡村村民都吉説,我們以為發生地震了,可又沒有感覺地面搖動,接着就看到天邊一道光穿雲而過。“大家就拿出手機搶着拍。”
針對此次事件對當地可能帶來的影響,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台長白金明指出,此次發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對當地影響並不大。
流星體空爆產生破壞力需要有一定條件,取決於天體攜帶的能量,而能量又與小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質量,質量又主要取決於天體的直徑。
“根據我們目前所瞭解的情況,此次事件的天體質量不大,速度也相對較慢,因此能量也不大。”白金明説,通常落入大氣層的小天體,一般流星的速度達到15公里/秒以上,而此次空爆的小天體速度不足15公里/秒。加上質量又比較小,所以沒有產生什麼實質性的破壞,不會對當地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影響。
白金明介紹,小天體撞擊地球所造成的潛在破壞主要表現為三方面:首先是對地球大氣形成的衝擊波;其次是殘留天體撞擊地球而引發的地震;再者則是燃燒和撞擊所產生的塵埃雲將影響太陽光照量,進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地表温度。
針對一些網友提出的麗江10月5日發生的2.9級地震是否與此次空爆事件有關,白金明表示,首先,此次“火流星”空爆與麗江發生的地震沒有聯繫。“此次空爆事件只產生了較弱的衝擊波,也沒有形成塵埃雲,因此後續也不會對當地產生什麼影響。”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説,目前初步判斷這次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不是很快,可能沒有全部燃盡,也就是説可能存在流星體殘骸。”白金明説,尋找流星體殘骸首先要分析判斷流星體的飛行軌跡,然後再根據軌跡計算它的着陸區域,但是實際尋找的難度與着陸區域的地理環境相關,“此次着陸地點可能位於山林深處,尋找有一定難度。”
如何看待此次事件?
“相比於近地小行星,此次迪慶州境內發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應該是由非常小的小天體引發的。”王曉彬説,類似事件並不少見,如獵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以及一些單個流星體或小的近地小天體隕落事件,都屬於正常天文現象。
王曉彬解釋説,根據近地天體軌道理論,類似於1米量級的天體撞擊地球的頻率平均每年都會有一次。此次“火流星”是一次小規模的撞擊事件,而流星雨發生的頻率則更高。“希望廣大人民羣眾不要驚慌,也不要聽信謠言,有關專家會及時通報最新研究進展。”
“通過努力,我們對這類天體可以進行監測和預警。”王曉彬説,我國已經在着手建立近地小天體監測預警中心,着力搜尋還未被發現的直徑超過100米的近地小天體,做好防災減災預警工作。
白金明介紹,實際上,國際天文界目前已經針對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近地小天體進行編目,我國的紫金山天文台有一台近地天體望遠鏡,專門針對此類天體進行監測研究。
王曉彬認為,此次事件對研究太陽系行星形成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通過對隕石成分的分析,可以瞭解太陽系行星的組成物質。通過“火流星”的隕落軌跡可以推算其進入大氣層之前的運動軌跡,有助於瞭解流星體的起源。
“除科研價值外,此次‘火流星’空爆事件還有寶貴的社會價值。”白金明説,希望有關部門積極尋找隕石墜落點,並加以保護,同時藉此加大科普力度,讓更多人進一步瞭解和認識天文現象及其科學價值。
來源:新華社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張毓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07)
在10月4日,當大多數的“遊人”正堵在路上,沒回家過中秋佳節時,地球可能 經歷了一場生死危機。
明月當空,晴空萬里。兩顆火球從天而降,巨大的爆炸震動了整個大氣,衝擊波隨之而來,盡情的肆虐,所過之處一片狼藉。這個在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情節,就在今年的中秋節上演了。小編不禁為地球捏了一把汗。就在10月4日20時07分05秒我們美麗的地球上演了一場小行星撞擊事件,撞擊地點位於雲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撞擊時產生的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2.092×10^12 焦耳,1焦耳是在無摩擦的情況下拖動1千克物體運動1米所用的能量)[小編:廣島的核彈是2萬噸TNT當量]。本次小行星運行速度為14.6千米每秒[小編:這都已經超過第二宇宙速度了,為啥非要掉下來呢。],是在距離我們地球37千米處爆炸解體的。謝天謝地這個小行星自己解體了,不然熱鬧可就大了,畢竟我們沒有電影裏可以攔截小行星的防禦系統(小編:如果有的話請告訴我~本次小行星的速度相當於42.94倍音速,驚!)。
截至小編髮稿還沒有收到人員傷亡的數據,當然地球下載也是安全的。
經過這次事件,小編覺得中秋節就應該在家過,不要出去”堵“。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落楓依然”:我就在香格里拉附近,我要去撿隕石
網友“Ywutty”:真的能撿到隕石麼?
(2017-10-05)
雲南網消息,10月5日下午,中國地震台發佈消息稱,已實時記錄到10月4日的隕石墜地撞擊事件,相當於一次2.1級地震。同時,網上流傳已經有人找到隕石碎塊並附圖,雲南香格里拉市政府市宣傳部回應稱,現今仍未找到,消息系誤傳。
10月5日14時許,中國地震台網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對外發布消息稱,中秋之夜,雲南多地網民報告觀察到流星劃破夜空現象,中國地震台網實時記錄到了一次隕石墜地撞擊事件。根據初步分析,撞擊事件發生在我國雲南省西北部,時間為10月4日20時9分44秒,相當於一次2.1級地震。美國NASA網站也有相關記錄。
此外,隕石的消息經快速傳播發酵後,微博及朋友圈開始流傳幾張黑色石塊及一個地面圓形大坑的圖片,並有人附文稱已經找到了此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墜地的隕石。雲南網立即向香格里拉市政府核實,相關工作人員稱,這些圖片均不是本次事件的相關圖片,系誤傳,目前,仍未找到隕石碎塊。經檢索查詢對比,雲南網發現上述流傳的部分圖片系2009年時的新聞舊圖。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酒醉豪”:中國跟着美國瞎逼逼的,哪裏有什麼流星,我放的那個孔明燈罷了
網友“洪興機械”:馬後炮啊,甚至是到現在都沒找到,專家呢,牽出來溜溜
網友“成都用户52xxxx297”:你怕不是個智障,那時候美國在白天,中國在晚上//@肇慶用户66xxxx658: 最一次正明美國比中國強,今天早上都有報道這事件了,還是美國先報道的,我們中國都還沒報,現在才看到報道
網友“你能不能像我一樣成熟???”:沒人關注它怎麼可以掉下來還沒人發現麼?
網友“絕地阿聰”:足以證明中國各種監測都是在吹牛逼
網友“肇慶用户66xxxx658”:最一次正明美國比中國強,今天早上都有報道這事件了,還是美國先報道的,我們中國都還沒報,現在才看到報道
(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