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家家團聚,人們互相饋贈月餅,寓意吉祥。月餅好吃,也好看,圓圓的,裏面的餡料或者是果脯或者是堅果仁,現在更有人別出心裁,用各種材料製作月餅。
可是你知道嗎,月餅起初不叫月餅,那叫什麼?在古代,漢人把生活在中國北方、西方的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等遊牧民族,統稱為“胡人”,他們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麪餅,被漢人稱為“胡餅”。説道這裏,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胡人安祿山,他攪動大唐江山,發動安史之亂,差一點就得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安祿山叛亂也是有各種因素的,除了他個人的狼子野心,更多的是大唐王朝這個雞蛋出現了縫隙,安祿山恰好看到了這個雞蛋的裂縫,於是乎就蒼蠅般叮了上去。
話説唐玄宗李隆基太信任安祿山了,他還特許愛妃楊玉環認安祿山為乾兒子。某一年的中秋佳節,安祿山就進貢給皇帝和貴妃當地特產的胡餅。
中秋節的晚上,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一邊飲美酒,一邊賞月看歌舞,餐桌上擺放着安祿山進貢的胡餅。
李隆基拿起一塊胡餅咬了一口,嘆口氣説:“這餅是很好吃,也很好看,可惜名字不太風雅。”
楊貴妃也品嚐了一小口,抬頭正好看到夜空中一輪皎潔的明月,低頭看手中的胡餅也是圓的,脱口而出:“陛下,不如就叫這餅為月餅吧。”
李隆基聽後感覺很贊,連説:“這個名字起的好,風雅,就叫月餅。”
至此,“胡餅”的稱謂漸漸淡出,“月餅”的叫法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