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趣圖:上帝給你一雙喬丹的手,你卻用它抓西瓜
搞笑趣圖:山區的孩子好苦,剛下完暴雨道路那麼危險也要上學
【霍去病看了想打人!為了“去病”,每天上千人排隊摸“霍去病雕像”!】
西漢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國力強盛,大破匈奴,遠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復南越,吞併朝鮮,設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第一次將中國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漢武帝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遊牧民族———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皇帝。當然漢武帝能取得這樣的豐功偉績和他手下的武將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漢武帝手下有哪些大將。
第一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是名將衞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霍去病生為奴子,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説:“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是漢武帝親自培養、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對霍去病的寵信,似乎超過了所有的大臣。這其中固然不乏裙帶關係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卻是因為霍去病具有一種強烈的忠君報國精神和奮發有為的氣勢。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第二衞青
衞青。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衞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衞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衞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衞青雖然戰功顯赫,地位尊寵 ,但從不養士人門客,蘇建曾經勸告衞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衞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蚡厚待賓客就常讓劉徹切齒,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而驃騎將軍霍去病也跟舅舅衞青抱有同一種看法。
衞青才幹絕人,對士大夫們有禮,對將士們有恩,戰場上也能與之同甘共苦,即使常有人評價衞青過於‘和柔’,但作為七戰七捷,自立漢以來始破匈奴的將軍,亦或出入禁中掌議論的侍中、太中大夫和參決政事、秉掌樞機的內朝大司馬大將軍,都需過人的能力和魄力。對外辱強敵有力回擊;而對待同仁,則謙和仁讓,氣度寬廣。
第三李廣
李廣,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衞尉,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卧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後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文帝、匈奴單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紀不大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説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
第三李廣利
李廣利,西漢中期將領,外戚,李廣利則為貳師將軍徵大宛,因遠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廣利數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後來李廣利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氂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後事發,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投降匈奴,其家族滅。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被殺。
李廣利優點挺明顯,缺點也挺明顯,在衞青霍去病等名將的光芒下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李廣利有一定的戰略水平,比如第一次遠征大宛在鬱成知難而退;第二次遠征又沒死腦筋攻打鬱成,但最後一次沒有正常發揮,總之讓他去打打普通模式的西域、南方之類的還湊合,打困難模式的匈奴就比較吃力了。
但李廣利治軍很糟糕,不恤士卒(與李廣相反),第二次遠征大宛“非乏食,戰死不甚多,而將吏貪,不愛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眾”,戰死的漢軍不多,食物也不太匱乏,但分配不均,將官貪污,導致非戰死的士卒很多。最後那次也是為了自己立功而讓全軍陪自己冒險。
第四李陵
李陵,字少卿。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陵年輕時擔任侍中、建章監。善於騎馬射箭,對人有仁愛之心,謙讓下士,名聲很好。漢武帝認為他具有李廣的風範,命他率領八百騎兵。後來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當時為主帥李陵分兵遇到匈奴單于8萬騎兵作戰,連戰8天8夜,戰敗被圍,投降匈奴。由於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漢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誅殺,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後來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做了右校王,掌管堅昆部落。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漢匈和親,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遂於前74年老死匈奴。
第五趙充國
趙充國,字翁孫,西漢著名將領。趙充國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習性。漢武帝時,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率七百壯士突圍,被拜為中郎,歷任車騎將軍長史、大將軍都尉、中郎將、水衡都尉、後將軍等職。他率軍擊敗武都氐族叛亂,並出擊匈奴,俘虜西祁王。
趙充國善於治軍,愛護士兵。行必有備,止必堅營,戰必先謀,穩紮穩打。在平叛戰事中,他堅決採取招撫與打擊相結合、分化瓦解、集中打擊頑固者的方針,能和平解決的,決不訴諸武力,這完全符合孫子兵法:“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趙充國一生的主要功績集中表現在晚年,七十三歲時,主動領兵出征,七十九歲凱旋迴京,以如此之老齡,頂風冒寒,堅守邊境,這在中外戰爭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第六公孫賀
公孫賀,字子叔,漢武帝時期將領。漢武帝即位,他先後以太僕之職出任輕車將軍、騎將軍、左將軍七次出擊匈奴,公孫賀以騎將軍號跟從車騎將軍衞青出擊匈奴。並與彊弩將軍李沮、輕車將軍李蔡一同從朔方出發。在與匈奴的交戰中,公孫賀捕獲匈奴王,有功。班師回朝後,於四月丁未日,漢武帝封公孫賀一千三百户南奅侯。後代石慶為丞相之職,封葛繹侯。後因巫蠱之禍冤死獄中。
第七李息
李息,西漢時期著名將領。李息少年從軍,侍奉漢景帝。漢武帝在位時期,李息曾多次擔任將軍,率軍征討匈奴,鎮守邊邑。因軍功封關內侯。李息是一員長期征戰疆場的宿將。身為將軍,曾三次跟隨衞青出征,有豐富的臨戰經驗,經常受到朝廷委派,單獨進行重大的軍事行動。
李息少年時從軍,起初侍奉漢景帝劉啓。漢景帝去世,皇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漢武帝即位之初,採用和親政策,羈縻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斂,仍派兵四處侵擾,使西漢邊疆動盪不安。隨着西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軍力的強大,漢武帝決定舉兵反擊匈奴。
後匈奴侵略遼西郡,殺死遼西太守。漢武帝於是派李息和車騎將軍衞青分別出兵攻擊匈奴,李息從代郡出兵,衞青從雲中郡出兵,向西共同進攻匈奴,直至高闕。於是攻下河南地區,一直到達隴西,斬獲數千匈奴人 ,奪取幾十萬頭牲畜 ,將匈奴白羊王和樓煩王逐出漢境。
漢武帝時期的武將主要是抗擊匈奴比較多一些,除了衞青,霍去病,李廣外其他的知名度也不算太高,但是他們都是抗擊外來侵略的英雄,雖然有些武將晚節不保,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他們之前的貢獻。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以史為鑑,以史為引。
(2017-08-03)
漢朝名將,真正能夠揚威異域,壯我大漢尊嚴的,當屬衞青霍去病這甥舅二人,至於飛將軍李廣威名赫赫
,竇憲將匈奴徹底擊潰,似乎功績也無法跟衞青霍去病二人相比。
衞青在前首開大漢重創匈奴記錄,霍去病犁庭掃穴打得漠南無王庭,戰果同樣輝煌,我們才有資格説:犯我強
漢者,雖遠必誅。
但是衞青霍去病二人的性格卻是大相徑庭,這一點很多電視劇演得都很真實:兩大當世勇將名將,衞青謙虛謹
慎忠厚仁慈,行軍穩紮穩打,像一輛重型坦克,碾壓一切對手;而霍去病則是富二代兼官二代,舅舅是大將軍
,姨娘是皇后,姨夫是皇帝,目空一切,跳脱剽悍,藐視一切對手甚至屬下,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劍,寒光四射
令人不敢直視。
但就是這個經常讓部下捱餓的霍去病,卻得到了手下無條件的擁戴,紛紛搶着跟他出徵。
衞青的仁義厚重千古無出其右
古代名將不少,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有的暴躁,有的狂傲,有的跋扈,但衞青卻完美得找不出半點毛
病。
首先衞青很會打仗。
在衞青當主將之前,漢朝和匈奴沒少打仗,或者説匈奴沒少欺負漢朝,百廢待興的大漢王朝為了贏得發展
時間積蓄力量,金帛女子沒少往北送。
但是金錢是買不來和平的,匈奴單于懷裏抱着漢朝皇室子女,左手拿着漢朝送來的金帛,右手卻在不停地
揮舞着彎刀。僅從公元前200年,也就是漢高帝七年到公元90年,也就是漢武帝徵和三年,匈奴大大規模進犯就
有二十七次之多,而且多數時候都是滿載而歸,但是遇到衞青就只有一個結果——大敗而回。
衞青的首秀是在公元前129年,也就是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這個人好改年號,説起來大家也糊塗,所以
咱們下文都用公元紀年),車騎將軍衞青與另外三位名將各帶一萬人馬北伐,但是那三位名將一白跑(公孫賀
)兩戰敗(公孫敖、李廣),只有衞青直搗龍城大獲全勝。
後人以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誇的是李廣,其實飛降龍城的,是衞青。
其後衞青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終其一生,對匈作戰未嘗一敗,而且“以戰養戰”,最多一次搶了匈
奴上百萬頭牲畜,不但抄了匈奴家底,也讓大漢王朝發了一筆大財。
另外衞青很忠厚仁慈。
公元前123年,衞青再次出征幹掉了匈奴一萬多人。但是另一路人馬的主將(也算衞青部下)蘇建卻吃了敗
仗,光桿兒司令一個人跑到衞青那裏。一是有人建議:“您還沒殺過蘇建這個級別的副將,要不咱把蘇建砍了
立威?”
衞青説:“我是皇上小舅子,還愁沒有威嚴?雖然皇上允許我斬殺有罪的將軍,但我可下不去這個手,蘇建
是死是活,讓皇上去決定吧”。漢武帝果然沒殺蘇建,最後蘇建還高升在代郡太守的職位上終老。
蘇建知道,自己欠衞青一條命。
李廣跟衞青出征,這個點兒背的名將,居然在自己熟悉的大漠上迷路了,為請讓他打報告説明情況,他就自
殺了,其實衞青只是按照慣例行使主帥的調查權,根本就沒有加害李廣的意思。但是李廣的兒子李敢卻懷恨在
心,公然打傷了衞青。
李敢打傷衞青,既是挾私報復,又有謀殺上官嫌疑,還可以被擴大成“為匈奴除去心腹大患”,可是衞青居
然把這件事不聲不響地壓了下來——如果聲張追究起來,李家就滅族了。
衞青為人還很低調。
按照衞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應該是在朝廷上説一不二的。但是在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衞青基本不説
話,要説也是推功攬過:“我之所以打勝仗,那是皇上指揮得當,也是諸校尉力戰之功”。
那個漢武帝時期第一倔巴頭汲黯,一開始對衞青也很不客氣,而衞青是“你越不客氣我越客氣”,最後第
一倔強服了第一名將,倆人成了好朋友——為避免結黨之嫌,衞青很少有朋友,因為太過剛直,汲黯幾乎沒朋
友,不知這對朋友坐到一起,除了大眼瞪小眼,還能幹點啥……
驃騎將軍果然剽悍匈奴不滅不成家
其實在整個漢朝,能跟衞青齊名的,也就霍去病一個,而且這個霍去病還是衞青的親外甥。
但是霍去病與衞青性格截然相反,是個英俊瀟灑英勇善戰英氣逼人的少年才俊,只是英俊的外表下,是一
顆桀驁不羈甚至鐵血狠辣的雄心。
當年李敢打傷了衞青,衞青忍了,但是霍去病不肯忍,再一次打獵的時候,一箭射死了李敢這個自己很器
重的部下。
與衞青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同,霍去病是個冒險王。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只有十八歲,但是因為舅舅(衞青)和姨夫(漢武帝)的關係,就已經做了驃姚校尉
,能夠帶領八百直屬部隊,應該是個正團級幹部了。
與李陵五千步兵全軍覆沒不同,霍去病這八百騎兵砍死了匈奴單于的幾個爺爺叔叔,抓了匈奴宰相等一干
大臣,一戰成名,也成就了大漢第一冠軍侯的美名(最終解決匈奴的竇憲也封為冠軍侯)。
其後霍去病跟他舅舅衞青一樣,每戰必勝,連人家最重要禮器祭天金人都給搶回來了——逮什麼搶什麼,
這點倒像他舅舅衞青。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打得匈奴人直哭:“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意思是霍去病這個戰爭狂,搶得我們一窮二白,這日子沒法兒過了……
霍去病跟衞青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很高調。
漢武帝一高興想教他孫吳兵法,換作旁人,能認個皇上當老師,做夢都會笑醒,可是霍去病居然拒絕了:
“打仗靠的是臨場發揮,死讀古書有啥用?”居然不學。
漢武帝給霍去病蓋了新房子,想賣個人情給他個驚喜,可是他居然看都不看,還説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狠
話:“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為啥大家都願意跟着霍去病這才是問題關鍵
按理説,衞青跟李廣一樣,都是很愛惜部下和士卒,並且很受人尊敬的,但是史料記載,霍去病崛起後,
“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就是説衞青的很多部將都爭着“跳槽”去了霍去病那裏了。
但是霍去病在當時不愛惜屬下那是出了名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
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翻譯過來就是:輜重車上丟棄了許多剩餘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還有忍飢挨餓的。他在塞外打仗時,士卒
缺糧,有的人餓得站不起來,而驃騎將軍還在畫定球場,踢球遊戲。
這就有點像現代戰爭中的一句經典台詞了:我要的不是自己的傷亡數字,我要的是你們砍了多少匈奴腦袋
,搶了多少匈奴財寶牲畜人口!
其實霍去病的邏輯很簡單:你捱餓,是因為你搶得不夠多;你地位低下,是因為你砍的人頭還不夠多!殺
人搶東西你都不在行,我憑什麼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你?
衞青的校尉副將因有功而被封侯的共有九個人,霍去病的校尉因有功被封侯的共有六人。
史料記載的霍去病的原話的意思是這樣的:他們跟我出征,不是為了享受的,他們之所以願意跟着我,是因為我能帶領他們取得勝利,而勝利的回報,就是千金賞賜和萬户侯封,至於什麼安逸享樂,在征途上都是浮雲,要笑,就要笑到最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開心薩摩耶”:霍去病跟衞青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一個將,一個帥。霍去病除了自身有點打仗的本領,還有漢武帝故意為之也是個原因。沒辦法呀,衞青在漢軍中的威望太高了,必須有人出來平衡一下。看看他們的對手就知道了,衞青的對手一直都是匈奴主力大單于,而霍去病的對手大多都是匈奴後方的老弱婦孺,還有一些只知道享樂的左右賢王。
(2017-06-21)
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因為他是一個生下來就沒有看到父親的私生子,所以,他經歷了痛苦的幼年和奇特的童年生活,非常人所比。
霍去病的父親霍仲孺在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當差的時候,還有衞青和他的三個姐姐衞君孺、衞少兒、衞子夫一起當僕役和奴婢。因霍仲孺和衞青的二姐衞少兒私通,才生出霍去病這個私生子。霍去病生下來之後,是在一羣奴婢中養育長大的,他生活在“低人一等”的痛苦之中。同時他這個私生子又有着皇親國舅的關係。
衞子夫進宮,其弟衞青便當了朝廷的文臣武將。後來,衞青娶了平陽公主為妻,因此,武帝劉徹和大將軍衞青,兩人同時是對方的姐夫,又同時是對方的小舅子。
衞少兒憑着妹妹衞子夫和弟弟衞青的關係,自然可以自由出入皇宮。有一次,衞少兒抱着不滿一歲的兒子進宮去探望妹妹子夫,這時宮內異常肅靜,人們互相説話打招呼都悄聲細氣,躡手躡腳,生怕驚動了皇帝。衞少兒抱着孩子進宮,快到皇帝和子夫的寢宮時,孩子突然大哭起來,聲音如雷貫耳,被皇帝聽到了,衞少兒都嚇得快昏過去了,等候這位皇帝妹夫發落自己。
此時,武帝正躺在牀上,經受着重感冒帶來的病痛和苦惱,突然間聽到震耳驚魂的孩兒哭聲,竟把他嚇出一身冷汗,頓覺身體輕鬆舒暢起來,病也好了。他一抬眼,看到衞少兒跪在牀前,等候降罪,武帝就讓她起來,並叫她將孩子抱給他。聖上抱過嬰孩,龍顏大悦,不停地逗着孩子,此時,這小傢伙眉開眼笑,武帝越發喜愛,隨問衞少兒:“這孩子叫什麼名字?”衞少兒説:“還沒有起下名字呢。”武帝眯起眼睛想了會兒説:“寡人近幾天來身體欠安,得了傷風感冒,不料這孩子幾聲大哭,驚得我一身冷汗,這病居然去除。因此,朕賜名這孩子叫‘去病’怎樣?霍,霍然迅捷,去病,除去病根。”
(2017-07-27)
霍去病的母親是衞青的二姐衞少兒,衞少兒,原平陽公主府的侍女,和平陽縣小吏霍仲儒私通,生下兒子霍去病。霍仲儒不敢承認自己與公主府的女奴私通,並不承認尚未出生的孩子,回去後另娶妻生子。所以霍去病的身份是私生子。霍去病少年有成,衞少兒才告訴霍去病他的身世。
就這樣,霍去病頂着私生子的省份沈國了十幾年,長大了。而在這十幾年間,霍去病跟舅舅衞青的關係最為親近。衞青也在這麼多年中,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征戰天下,被封了侯爵,衞青的姐姐衞子夫也當上了漢武帝的寵妃,甚至成了皇后。因此,霍去病也漸漸的想要跟隨舅舅衞青一起征戰天下,建功立業。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又稱霍驃姚),隨衞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户,並殺死匈奴單于祖父一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勇冠三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衞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户、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因此,霍去病與衞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霍去病逝世,年僅24歲(虛歲)。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