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明朝真實熔錫灌喉殺夫案 幸被小偷暗中目睹才得偵破
明朝永樂年間,李至誠被派到廣西新興縣任縣令。李至誠出身貧寒,自幼苦讀詩書,希望自己憑科舉仕途改善家中境況,並施展抱負為百姓造福。如今終於得願,李縣令躊躇滿志,勤奮政務,從不敢怠慢。
有一天,他下鄉巡視民情,走到一座山下,不經意間看到一名身穿豔麗服裝的女人在哭墳。頓時,李先令一陣狐疑:上墳的時候穿這麼豔麗,稍微有點不通常理啊。然後他自己越琢磨就越覺得不對勁,就直接讓衙役把上墳的女人帶回縣衙審問。
回到縣衙,李縣令趕緊升堂,嚴厲質問那婦人為什麼不按常禮穿素淨些去上墳?墳地中埋的是什麼人?跟婦人是什麼關係?那女人跪在堂下,哭着答道:“今天是我亡夫的七七之日(人死後第四十九天),我到墳前祭奠,有什麼不對嗎?我丈夫英年病故,只留我獨自生活,我怎麼能不傷心欲絕,哪裏還有心思管穿着打扮,這分明是我平日的裝扮啊!”
聽婦人如此説,李縣令到真沒什麼話説了,總不能因為人家穿靚麗點的衣服去上墳而治罪吧?既然把人都帶來了,乾脆問得詳細些,李縣令又接着詢問婦人:“你的丈夫是怎麼死的?” 婦人答:“急症病死的。我的相鄰都知道啊!” 李縣令又派人去請了婦人的幾個鄰居過來詢問,那幾個鄰居也是回答病死的。但奇怪的是,當李縣令詳細問他們死者平時身體健康狀況和這婦人平日的行為言行時,幾個鄰居卻支支吾吾,貌似欲言又止。李縣令當即斷定,這裏面一定有蹊蹺,便打發幾個鄰居回去,卻把婦人關押起來不放了。
婦人的親戚朋友可不幹了,直接上告知府,説李縣令無緣無故關押寡婦。知府便下令半月內查清實情上報,否則李縣令就是知法犯法無故關押百姓,要受嚴懲。李縣令得到命令了,一刻不敢耽誤,連夜喬裝改扮,親自下去暗訪。
李縣令走到婦人的鄉村,走訪了幾日,因為死者沒有親戚,眾鄉鄰也委實説不出個所以然,所以一直沒有什麼線索和進展。某天,李縣令獨自剛走到一山腳下,突然下起大雨,沒奈何,只得在近處尋了一户人家叫門想避避雨。一個年輕小夥子開門把他迎了進去,李縣令假説自己是遊走四方的算命先生來這裏碰到大雨想避雨並順便找點飯吃。小夥子名張棋,家中還有一老母親,老母親見有客人就做了幾樣菜燙了一壺酒來款待。李縣令見這家人如此殷勤,過意不去,便拿出銀子酬謝,老母親和張棋堅持不受。
李縣令和張棋邊吃邊聊,相談甚歡,無非是一些鄉里民俗類的閒話。兩人你一杯我一盞,張棋逐漸的喝醉了,他突然舌頭打結地問:“哎,我説,你知不知道我們縣裏的新縣令的事情?” 李縣令不明其意,就想聽他要説什麼,便答:“新縣令?什麼事情?我不知道啊。” 張棋笑笑説:“我們的縣令是個好官啊。如今被一婦人的案子搞得愁眉不展,烏紗帽都快保不住了。要説那婦人的案子,除了我,任誰也不知道!” 李縣令聞言大吃一驚,趕緊誘導張棋快説實情。
原來,這張棋是個小偷,家中貧窮又有老母親要奉養,無奈只好平日裏做點偷摸之事來補貼家用。那婦人丈夫死的晚上,正巧張棋偷到了他家,正躲在暗處等人熟睡後下手呢。當時死者病重躺在牀上,婦人卻在外屋一直焦急地走來走去,好像在等什麼。好一會,另一個男人來到他家,進屋就抱着婦人調笑。張棋在暗中看得清楚,那男人正是本鄉的武舉人趙大壯。一對狗男女忙乎半天,好像在熬煮湯藥,等藥好後,婦人端着進裏屋喂丈夫喝,不料,屋內突然傳出丈夫一聲慘叫,然後就沒動靜了。
接着,婦人和武舉又一陣忙活,收拾一切罪證和處理現場。小偷張棋趁他倆在外忙活的時候,溜進裏屋一看,婦人的丈夫已經死在牀上,旁邊的藥碗翻在地上,潑出的湯汁分明是熔化的錫水。張棋見出了人命,害怕的不得了,抓緊時間溜走跑回了家。等他頭腦冷靜下來,仔細回想了一下整件事情,還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去報案。可轉念一想,不能去報案,自己躲在人家裏,非奸即盜,這是自投羅網啊。就這樣,張棋選擇了閉口不言。
李縣令恍然大悟,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今日得來全不費功夫!他耐心等張棋酒醒後,勸説道:“小兄弟,你我萍水相逢,你母子二人厚待於我,又告訴我這件隱秘之事,我很感謝你的信任。但是我勸你以後切莫再做偷盜之事,我資助你一些錢財到縣城裏做做小生意,好好孝順母親,你看如何?” 張棋自然是萬分高興,二話不説就跟李縣令來到了縣城。
不料,李縣令直接把張棋帶到了縣衙門口。張棋正納悶的時候,李縣令就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他,並勸他為人命案作證,等案子偵破後一定是立功行賞。張棋應允後,直接上堂鳴冤,狀告婦人與武舉的姦情並因奸謀害親夫。李縣令升堂,命人抓捕一干人等到大堂,與張棋對質。案犯見罪行暴露,啞口無言,當堂認罪。接着,李縣令又開棺驗屍,果然在死者喉嚨處發現凝固的錫塊,婦人與武舉殺人害命,論罪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