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什麼意思
互聯網+是什麼意思?“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能平台。
通俗來説,“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幾十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及影響了多個行業,當前大眾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在線影視、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傑作。
“互聯網+”在國家的強大背書之下,成為了時下最為火熱的互聯網熱詞之一。互聯網將不再是一個單獨出現的行業,而是慢慢的融入到任何一個行業中去。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互聯網+”計劃的推動下是否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民創業潮?
“互聯網+”簡單的説是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二者將深入地融合,從而迸發出更多更好的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我們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每一環節相互打通,讓傳統制造業變成了一個輕時代,不再需要幾萬個工人的工廠,不再需要巨大的設備投入。“互聯網+”也同樣影響着我們的服務行業,大數據的運用可以讓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服務。
移動互聯網悄無聲息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需要買衣服時不再需要去到商店和售貨員面對面了,我們早已可以在網上直接下單,由快遞員送到你的手上;在家宅着的時候或是忙着工作的時候,不再需要為吃不到美食而苦惱,我們可以在網絡上直接下單訂餐。你的任何需求,移動互聯網都可以為你輕鬆解決。
電影女主角可以憑藉聲音獲獎、電子虛幣、虛擬社交等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而現在卻都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遊戲規則,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為擁有一樣東西感到自豪,但現在的人則一直生活在物質充裕的年代,他們更喜歡把一切拿來分享。如果説你根本不想買房那一定是真的,分權度假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讓你把原本買房子的錢拿來去買一棟房子十分之一的產權,不僅可以隨時出去度假旅遊還有人為你在各處準備好住的地方;如果説你覺得城市擁擠,買一輛車又非常麻煩,你完全可以通過“汽車的分享”選擇在自己就近的停車場把車開走,辦完事情後再將車再停到附近的專用停車場即可。這些商業模式已經在中國慢慢開展起來。人類的社會已經由“獨享經濟”社會轉型成為了一個“分享經濟”的社會。
“互聯網+”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在以前創業不僅需要很大的勇氣更是需要很大的成本,首先是註冊資金、工商執照等等,接下來你要需要租下一個地方作為辦公室或者工廠,組織起一個團隊來為你工作,也許還需要投入更多的錢去進購設備。
而現在創業變得簡單易行,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去創業。因為“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原本的生產要素,不再需要笨重的設備,不再需要建立龐大團隊。例如谷歌的雲端辦公室只要登錄到瀏覽器上,隨時隨地都可以建立文件、製作簡報等等,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辦公場所。你也可以在網絡上建立一支虛擬團隊,這些人可能來自不同的地域和環境,但大家可以通過網絡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這樣的團隊甚至比傳統組織具有更多的有優勢。
同樣在美國,WeWork這種模式的出現,可以説為創業者帶來了不小的改變。如果你是一個創業的小老闆,只許繳納400~650美元之後,就可以在WeWork租下一間辦公室,它不僅給你谷歌一樣的工作環境還可以讓你享用一切工作需要的東西。在WeWork這個特殊的空間中,為人們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偶遇”機會,當你去冰箱裏拿食物或是當你在咖啡吧休息的時候你都有可能會遇到你項目的投資人或合作者。現在WeWork甚至連教育、培訓都可以為你提供,炙手可熱的程度可能要很多人排隊等上兩年之久。
WeWork的模式也悄悄來到了中國,萬科副總裁毛大慶離職去創業,而創業的項目就是要做中國版的WeWork。不過在他之前,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就已經開始瞄準了這一商業模式,並且發佈了他的第一個互聯網項目——短期租賃辦公空間SOHO3Q。同樣他的短租服務對象不僅僅是創業團隊,服裝設計師、自由撰稿人等,一切有辦公短租需求的人都可以通過網上預約來到SOHO3Q來。
其實,在美國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能夠自己創業,而非一心想着進入大公司進行朝九晚五的工作。這一現象現在也來到了中國,各個領域圍繞着移動互聯網的自主創業模式如雨後出筍一般冒出頭來,一夜之間似乎所有的創業都與互聯網有着扯不掉的關係,並且通過普通人最容易接受的商業模式推廣開來。
在中關村甚至出現了所謂“21歲”創業熱潮,創業者年齡大都在21歲左右,以大學三年級學生為主。2013年中關村新創辦企業超過6000家,2014年上半年新創辦企業超過9000家,實現歷史性飛躍。從“泡否”的馬佳佳,到“臉萌”的郭列,再到“超級課程表”的餘佳文,“只過1%生活”的陳安妮…越來越多的創業者藉助互聯網平台的力量,讓自己站在世界面前。
全民創業將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常態,對於那些創業者而言他們需要的不再是刻板、冰涼的辦公室,不是每天固定不變的工作節奏,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和其他團隊進行交流合作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他們釋放情懷與激情的地方。當一切變得簡單起來,甚至一元錢就可以開辦一家公司,可以用虛擬團隊、虛擬辦公室來創業,何不一起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