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德媒:中國各地民眾自發哀悼“科學英雄”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香港《南華早報》5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沉痛哀悼“雜交水稻之父”,上萬人蔘加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  週一上午,中國在長沙為“雜交水稻之父”、農學家袁隆平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羣眾前來悼念。人們手捧鮮花和手寫悼文排隊進入靈堂。悼念羣眾將菊花擺放在靈堂外,還有一些鮮花從外地寄來。

當天,長沙市成百上千輛出租車和大巴自發暫停收費,為前往殯儀館悼念的羣眾提供免費乘車服務。長沙花市的菊花幾乎售罄,一些人在殯儀館入口處為人們免費發放鮮花。

上週日,超過10萬人冒雨排隊獻花,在一家官方媒體設立的網上吊唁廳裏,哀悼人次超過1700萬。截至本週一下午1時,微博上有關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的話題閲讀量達到17億次。大批悼念羣眾聚集在袁隆平生前工作單位。

由於在上世紀70年代首次培育出雜交水稻,提升糧食產量並幫助養活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袁隆平被視為國家英雄。雜交水稻已被引進到40多個國家,在中國以外的種植面積約800萬公頃。

袁隆平的家屬週一以書面形式致《答謝辭》稱,袁隆平年輕時就樹立了“讓天下百姓吃飽吃好”的夢想;雜交水稻的國際推廣得到相關國家、國際組織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他的“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也正在初步實現。

一名前往殯儀館悼念的民眾表示,“我是農民。我從未見過袁隆平,但我親身經歷過中國糧食短缺的年代,我對袁老充滿感激之情。袁老,一路走好!”“我們這代人從未經歷過食品短缺,無法完全理解袁隆平院士做出的貢獻。但我們一樣敬重並懷念他。”一位微博用户寫道。(作者Amber Wang,丁雨晴譯)

德國新聞電視台網站5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逝世  中國各地民眾都在自發哀悼“科學英雄”袁隆平,並呼喊“袁爺爺,一路走好!”。袁隆平研究培育的水稻品種幫助中國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也為全球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儘管未獲得過諾貝爾獎,但袁隆平曾於2004年獲得國際農業領域的最高獎項——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的“世界糧食獎”,以表彰其研究幫助中國在30年內從“糧食短缺”轉為“糧食安全”。世界糧食獎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諾曼·博洛格於1986年發起,旨在表彰為改善食品質量和供應做出貢獻的科研工作者。

袁隆平和他的團隊曾與80多個國家合作,為實現糧食安全和解決營養不良等緊迫問題尋找答案。甚至在晚年,袁隆平仍繼續勤奮地進行研究工作。2017年,他領銜參與了湖南省農科院低鎘含量水稻的育種。該品種用於遭受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最終,“低鎘稻”技術培育的水稻平均含鎘量下降90%以上。(作者海克·羅森巴赫,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