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逃廠記:身在工廠,但只是“備胎” |鈦媒體特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若為自由故,工廠可以拋。鈦媒體編輯丨劉萌萌
早上8點,江蘇溧陽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馬偉剛剛結束12個小時的工作,從車間出來直奔宿舍。這時,遠在三百公里外的浙江義烏送外賣的阿旭,制定完當日任務清單正準備出門;晚上8點,當阿旭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家,馬偉則站在了自己的崗位上。
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背後,是兩類不同屬性的職業。
近年來,隨着工廠“用工荒”和靈活就業特別是外賣羣體的擴大,產業工人和外賣配送員經常被拿來比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份關於“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議案,再次讓“進工廠 or 送外賣”的話題受到關注。本世紀初,年輕人扎堆工廠、老鄉介紹老鄉進城打工還是主流,而如今,行業人士指出,年輕人才正呈現從製造業向外遷徙的趨勢,移動互聯網黃金十年,迅猛發展,從網約車、同城物流到外賣配送員,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就業。
年輕人真的在遠離工廠嗎?送外賣確實那麼有吸引力嗎?究竟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年輕人的最佳選擇?四位年輕人向鈦媒體App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進廠的90後“既然巔峯留不住,那就進廠保持住”
“19:30從宿舍出發,19:50到車間報道,20:00開始每工作兩小時可以休息15分鐘,23:00和凌晨5:00分別有40分鐘的吃飯時間,到早上8:00再從車間返回宿舍。”這是馬偉最新的生活寫照——距離他進廠已經一個多月了。畢業於大專數學專業,23歲的馬偉也曾意氣風發,選擇了一份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設計工作,但體面背後卻是,“賺的錢都不太夠自己花,一年多下來,花唄用得不少,存款沒有多少”,於是選擇了辭職。近幾年,零工經濟蓬勃發展,靈活就業方式正從“就業備胎”變得“大有可為”,但馬偉嘗試了一段時間後,卻無法把之作為長久之計,而開始渴望一份更穩定的工作。至於為什麼是“進廠”,他説:“既然巔峯留不住,那就進廠保持住。”2022年2月16日,從遼寧飛到江蘇後,馬偉第一次走進了一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車間。“當時最強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太吵了,因為機器設備要24小時保持運作,噪音非常大。而且車間基本上是全封閉的,室內不變的燈光代替了變化的日光,人在裏面感知不到白天或黑夜,温度和濕度也是恆定的,所以也感受不到春夏秋冬的變化。”不過,無論工作環境還是節奏,他很快都適應了。一方面,成為一名普工,雖然與其所學以及所經歷的沒有任何關係,但也意味着沒有技術門檻;另一方面,“這個廠裏有很多比我年紀還小的,特別是有的00後女孩,剛成年就出來打工了,我沒理由喊苦喊累。”而與馬偉的半路出家不同,何希是從學徒工一步步做起來的。2007年,高中退學的何希在父母的幫助下,進了一家裝飾材料生產設備製造廠,從拿拿螺絲、遞遞扳手之類的打雜,到被師傅們帶着正式上手了工作。一年後,國外出差兩個月回來,他被公司調往新開的分廠,參與到升級產品的生產中。隨着自身對材料工藝的掌握逐步加深,以及市場日漸繁榮,2011年,何希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進入另一家公司負責起了相關產品從技術、設備製造到安裝、調試的全鏈路。後又兩度跳槽,如今在一傢俬企做生產主管。“當生產任務下達,我會立即着手生產計劃,包括工人排班,若需要臨時工,還要負責招聘和培訓工作,持續把控產品質量。沒有生產計劃的時候,我需要安排員工分別進行邊角料回收等體力工作,以及設備改造等技術工作,主要把控工作進度。”儘管工作資歷不淺,何希也是個90後,30歲出頭卻總被説“老氣橫修”,是因為一如既往的深色衣着,“白色的鞋子想都不想了”。而這源於此類工廠不僅有一定的噪音,還有一部分粉塵。“雖然已經通過環境監測,職業衞生體檢也已經通過,但是車間環境還是有點髒的。”醖釀“出逃”薪資、發展空間、體面度成重要原因
事實上,在廠近15年,何希感到自己已經離年輕人越來越遠了。“回想我剛入行的時候,年輕人一進就是一批,大概從三五年前開始,選擇這一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現在廠裏年輕工人的佔比自然更少了。” 他向鈦媒體App透露,自己也幾乎每天都在想着離開工廠。月薪過萬在蘇州雖已超平均水平,但在何希這個位置,不僅要操心幾百萬的產品,以致每月得加班約60小時,忙起來連單休都無法保證,還要負責工廠安全,“每次聽説同行工人出事都是一身冷汗”,收入和責任並不匹配。同時,業內晉升機會已不大,且工資上調的空間也非常有限。不過,由於還未找到更合適的崗位,何希還在苦苦掙扎,而阿旭卻已將“逃離”的想法付諸實際行動。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出身,27歲的阿旭早在大學還未畢業時,就在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實習了。“類似外包的形式,每個月給開4000多的工資,在蘇州‘不包住’算一般。不過,外企加班不多,作為實習生也沒能為公司創造真正的價值,所以整體感覺還可以。”得益於這段經歷,甫一畢業,阿旭又進了一家位於湖南的國產汽車公司,只是從產線到了辦公室,主要負責整車項目質量監測工作,沒有技術門檻,也少加班,整體比較輕鬆。相應地,工資自然不高,每月僅4000多,遠低於長沙的平均薪資水平。如此湊合了一年多,因工廠效益不好實行降薪,他決定找下家。這一次,阿旭嘗試説服自己,“年輕人忙點怕什麼?還是要多賺錢。” 但他沒料到,實際工作強度能超出預期太多。進入一家工程裝備製造企業,阿旭原本的崗位也是質量相關,只一兩個月後就被調去任總經理秘書,職權上看屬晉升,薪資則仍保持在9000左右,工作節奏卻變化巨大:“我每天早上6:00起牀,跟一天的會後,往往還要加班到凌晨,雖説有雙休,但我基本是24小時隨時待命。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去陪家人,沒有時間去去做自己的事情。”最終出於壓力,他徹底離開了這一行。其實,工資低而工時長一直都是年輕人不再看好進廠的首要原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製造業工人的年平均工資為61324元,換算下來,月平均工資僅為5110元。此外,個人發展空間有限、工作自由度低等也是重要影響因素。而對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狄源來説,他當初離開工廠一線是抱着“寧可待遇降下來,也要堅持做專業本職工作”的想法。2017年剛本科畢業時,狄源看中了一家蘋果代工廠,“規模大,應該能接觸到更多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實際情況卻是,作為工藝工程師,他只能在產線上“溜達”,想要爭取一些重要的工作以發揮自己的價值,面臨重重內部“關卡”。兩個月下來,本身沒有得到任何提升,反而逐漸偏離了本行。辭職後,他成為了一名機械設計工程師,這些年也始終在與製造業產線打交道,而當初跟他一起的同學們不少已經離開這一行了。“除了待遇趕不上互聯網行業外,還因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中,機械也被看作是“生化材環”四大天坑專業之外的一大坑,學機械、幹機械類工作,在很多人眼裏仍是不太體面。”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43%屬於“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近五年,製造業平均每年淨減少150萬人。人社部預測,預計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將面臨3000萬以上的勞動力人才缺口。去往哪裏?“送外賣感到自由,但或許有更佳選擇”
那麼,這些離開工廠的人又都去哪兒了呢?某平台曾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兩個月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制造業工人。近年來,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從事互聯網相關業務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人數逐年增加,據統計,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而可與之形成對照的是,2008至2018年,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平均年增長率為-2.84%。一定程度上,勞動力正從製造業向互聯網服務業轉移。阿旭就是其中的一員,輾轉三個廠後,成為了一名外賣小哥,儘管他的初衷是獨立創業。剛離開製造業時,阿旭曾在軟件行業有過短暫的停留,彼時提出自己出來創業,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他們不明白已經月入過萬的人,為什麼非要背井離鄉。“而我就覺得當時的生活一眼望到頭了——大概五六年甚至更久後,我會成為我的主管:30來歲,每天的狀態就是圍繞着公司、圍繞着工作,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和生活。”2021年8月來到浙江義烏,阿旭做過一些嘗試,由於條件所限一時沒能找到合適的路子,出於經濟壓力開始接觸外賣配送。從跑團隊到轉做眾包,“收入是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性價比高於工廠普通工人和文員,並且這種自由的感覺,正如我當初來到義烏的初心”,就這樣堅持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美團騎手就業報告》顯示,在騎手對外賣配送工作看重的因素中,64.0%的騎手對時間靈活最為看重,排名第一,甚至超過了工資。不止騎手本人,外界甚至如馬偉等身在工廠者也不得不承認,外賣行業比工廠在某種程度上更吸引年輕人。“相比之下,外賣小哥的工作更加自由,而且採用的是‘計件付費’,只要有能力、夠努力,確實有可能月入過萬,這是工廠裏‘計時付費’很難實現的,畢竟時間就那麼多,工資浮動也控制在1000元左右。”儘管如此,談及自己的“終極歸宿”,阿旭卻更鐘情於短視頻。原本只是為了記錄一下自己的日常,沒想到被很多人所喜歡,現在短視頻收入已佔到其總收入的一半左右,如果未來能進一步在這方面獲得突破,他會考慮全身心投入。“沒那麼大壓力,而充滿未知和驚喜,雖説也會苦惱於文案,但終究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我覺得還挺好的。”馬偉考慮離開工廠的可能性時,則傾向於“考進體制內”。至於排除外賣小哥,是因為他之前送過一段時間快遞,跟同屬服務業的外賣高度相似,期間感受到了一些偏見和不友好,而且送外賣危險係數稍高,對於意外的保障還不健全,也是他不選擇送外賣的原因。不過,狄源在上海時曾與廠裏的一個焊工和一個裝配鉗工熟識,後兩者都把外賣當作了工廠之外的一份外快收入來源,因為沒有門檻、工資日結。在何希看來,無論是進廠還是送外賣,或者是從事任何一份工作,都各有其價值。他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做好職業規劃。“比如,進工廠要考慮技術或管理方向的提升,送外賣也可以瞭解市場、積累經驗,為進軍餐飲做準備。”*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馬偉”“何希”“阿旭”“狄源”均為化名。(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劉萌萌,編輯|天鵬)*温馨提示:喜歡鈦媒體公眾號的小夥伴注意啦!根據公眾號推送新規,請將鈦媒體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消息,已設置的小夥伴還需要重新設置“星標”哦!----------------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