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超 通訊員 劉偉 張景霞
王某山剛踏出租住小院,就被河口公安分局六合派出所民警摁倒在地,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冰冷的手銬已將他牢牢鎖住。此時,距離他被南京公安網上追逃已過去半年光景,卻是他邁入六合街道三義和社區的第二天。這一案例得益於河口公安分局創新基層警務,把社區警務從“公安獨角戲”變成“警民交響曲”的“神助攻”。
近年來,河口公安分局積極探索警民聯治、警格聯心、力量聯合的社區警務新路徑,從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網格管理三方面着手,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無縫隙管理服務,讓基礎工作更紮實,防控效果更明顯,服務羣眾更高效。
警民合心又合力,“四支隊伍”發揮大能量
“小范警官來回跑了那麼多趟,這事解決的漂亮。”因為一個停車場的使用問題,“三義和掌櫃”成了社區民警範宜強的好搭檔。説起這段故事,三義和社區居民姜師傅和酒店楊經理都不好意思的伸出了大拇指。去年姜師傅出資將與某酒店一牆之隔的空地硬化,本想存放貨物,結果卻被住宿就餐的車輛當做了停車場,為此姜師傅煩惱不已,“我出錢硬化,他們免費停車,壓壞了算誰的?”姜師傅找酒店負責人理論,楊經理也很委屈,“我們有專用停車場,還設置了指路牌,可他們就愛往近處停,我們也沒辦法啊。”兩個“近鄰”心裏結了疙瘩。
附近超市的蔣老闆是個熱心人,聽説這事後,馬上聯繫範宜強,還一起去調解,當事人由最初的面紅耳赤,成了最後的不好意思,事情得到圓滿解決。熟絡之後,蔣老闆主動幫忙,又配合社區民警處理了3次糾紛,還在店裏幫忙開展起了防範宣傳。在他看來,協助民警是公民的責任。對社區民警來説,居民熱心提供信息是幫了大忙,“雖然許多糾紛連個案件都算不上,但居民積累的怨氣也是治安隱患。矛盾一旦激化升級,輕的是發生口角,嚴重的可能引發肢體衝突,不但生命財產受到侵害,還將牽扯更多警力。”
河口分局六合派出所把沿街商鋪、小旅館、批發商、快遞員甚至是流動務工人員這些網格化管理的盲點納入警格管理,“賣菜大嫂”“快寄小哥”“大拇指技工”和“三義和掌櫃”這四支隊伍在“三義和36524”微信羣互通信息,實現矛盾調解、防範宣傳、信息反饋,年內三義和社區無上訪、零非訪,75起糾紛成功調解,形成了“平安三義和”的社區品牌。
“全科網格員” 跑出平安加速度
“我們單獨出去,經常會被懷疑身份,有公安民警在,我們工作就很順利了。”網格員上門進行出租屋登記,經常遇到不配合的情況,有些人還故意刁難,説:“你又不是警察,我憑啥提供信息?”一些犯了事兒的,更不願意出示身份證,遇到這種情況,網格員們常常要求助社區民警。
河口分局主動將社區警務工作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把三義和社區劃分為4個單元塊,每個單元塊配1名網格員、1名警務助理和1名輔警,3人捆綁作業,每季度測評考核,獎優促後,形成了警務工作為網格服務、網格管理為警務所用的工作格局。有了網格員這支生力軍,社區警務工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今年6月,社區連續發生三起車庫物品被盜案。網格員通過走訪掌握重要線索,確定嫌疑人特徵,兩天內就成功協助民警破獲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帶破案件20餘起,涉案價值8萬餘元。
“我們主動向區委政法委彙報對接,為網格員賦予一專多能,與民警形成有力互補,成為發現案源的‘千里眼’、反饋信息的‘順風耳’及服務羣眾的‘飛毛腿’。”河口公安分局局長王蛟介紹説。
種好治安梧桐樹 引來更多“金鳳凰”
從城區主幹道通往三義和社區幾大批發市場的路上到處擠滿了商販,車輛亂停亂放、雜亂無章甚至堵塞交通,還發生過車輛被砸被盜的惡性案件,羣眾對此怨聲載道,希望恢復正常秩序的呼聲不斷。河口分局六合派出所經過反覆調研論證,在與三義和村委會充分溝通後,推動全體村民通過《三義和村規民約》,對社區治安和出租屋管理等多方面進行約定,還把有關處罰同福利待遇掛鈎,過了半年之後,不但村容村貌發生改觀,社區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轉,羣眾投訴大幅度下降。“治安好轉之後,村民的房屋更好出租了,租金也上漲了。”
“以前村裏總是替村民做主,雖然做了很多事,但村民往往不滿意。村規民約推出以後,很多熱心村民自發成立自管小組,提醒勸導,能自家辦好的,不麻煩民警同志。”三義和社區黨支部書記蔣慶剛對此深有體會,“社區治理無小事,提升大家的主動參與性十分重要。”
在社區東南側,一塊佔地170畝的物流倉儲園正在拔地而起,投資5800萬元的項目從立項到花落三義和,僅僅用了一週時間。三義和的村民對未來發展信心更足,“ 前幾年打亂仗,名聲不好聽,出去串門都叫人笑話,如今警情少、治安好,草窩裏飛來了‘金鳳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