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下,曾經以世界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的香港,也正在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以發展創新及科技為重點,將科創發展納入香港首份年度施政報告,增撥研發資源、發展新基建、建立科技集羣,撥款1000億港元支持香港的科創企業……香港的創業投資氛圍日漸濃重。
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大灣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再次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特區政府也加大科創政策支持力度,本屆特區政府承諾在任期結束前把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17年約0.73%提升至1.5%。在政策的暖風頻吹之下,香港的科創環境正在逐步優化和繁榮。
在政策和技術的推動下,在全球科創領域浸淫了近20年的香港科技園迎來了發展的紅利期。作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的法定機構。香港科技園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推動創新及科技生態圈發展,培育科技人才和促進交流協作,為香港以至整個區域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
從乏人問津到門庭若市,從幾千萬港幣到400億資金規模,從香港本土到大灣區,香港科技園的成長經歷,也是香港追回“科技黃金20年”的縮影。
如何孵化出貨拉拉和商湯?
2014年,發表了DeepID系列人臉識別算法,實現全球首次超過人眼識別率的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及其團隊,在香港科技園內註冊成立了一家名為商湯科技的公司。
同一年,在香港科技園孵化器發展了一年的EasyVan正式更名LALAMOVE(貨拉拉)。在這一年當中,貨拉拉在獲得了辦公空間、基礎設施扶持之外,還收貨了大量營銷推廣、商業培訓和投資配對機會。在香港科技園的資源扶持下,僅僅成立一年多的貨拉拉,不僅快速佔領了香港市場,並同步啓動了向內地進軍的計劃。
2015年,第三次互聯網浪潮來臨之際,O2O模式成為了資本競相追逐的風口,車貨匹配類產品吸引了大批一級市場機構投資方的青睞。2015-2016年間,各大機構在該領域的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都達到了頂峯。在孵化器的培育與市場的利好之下,貨拉拉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僅在2015年一年內,就完成了兩輪總計2000萬美元的融資,並在跑馬圈地中站穩了腳跟。
與貨拉拉相似,商湯的爆發之路也是從進入內地開始的。由於香港市場較小,且競爭者眾多,初期探索不順的商湯科技,選擇通過深圳進入內地市場。以每三個月拓展一個城市的速度,短短2、3年時間,就從內地市場蔓延至亞太地區。
總結貨拉拉和商湯科技的成功經驗,香港科技園公司科創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香港科技園會針對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孵化指導。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創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 王瑩
針對初創項目,香港科技園推出了IDEATION計劃,為有創業想法的創業者及其團隊提供培訓、指導以及小額資金支持。幫助其進行前期的產品原型搭建以及市場調研,通過真實的市場環境,打磨產品思路,驗證方案的可行性。據介紹,該計劃推出已有三年時間,已經吸納了400餘個團隊加入。
針對已成型的創業企業,園區還推出了創業培育計劃INCUBATION(即孵化器),為硬科技項目提供科研技術和生產支持。
香港擁有着世界一流的學術及科研能力,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中,包括香港大學在內的5所大學位列其中。這也成為了香港科技園的獨特優勢——學術界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前期研發和技術積累,孵化器則可以更多的着眼於技術實現和產業化轉型。
為此,香港科技園為創業者提供了世界級的實驗室、研發設備配套支持。併為硬科技創業團隊提供了3年孵化培育計劃,以及最高額達129萬港元的資金支持。
此外, 為期4年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 可提供最高達600萬港幣的資金援助。
在孵化器方面,香港科技園還推出了企業加速計劃(ACCELERATION)和精英企業計劃(ELITE)。企業加速計劃(ACCELERATION)可以幫助具有高潛力的創業企業進行客户對接,並推動其向外部市場拓展的步伐;精英企業計劃(ELITE)則着眼於支持高端技術型成熟企業,通過提供科研投資支持、資源配對,推動企業的進一步成長。與此同時,園區還為企業提供最高達480萬港幣(企業加速計劃)以及2150萬港幣(精英企業計劃)的資金支持。
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科技園會為每個項目配備專屬項目經理,提供一對一的諮詢、策略指導、資源對接、投資支持。
香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樑
2021年,智慧物流科技公司極智嘉(Geek+)入駐了香港科技園,憑藉服務過中國郵政等大型客户的經驗, 極智嘉迅速拿下了香港郵政的訂單。
作為香港的基礎設施之一,香港郵政的業務聚焦於當地,而且業務傳統、體量有限。為何會對這樣的客户情有獨鍾?
極智嘉公司負責人對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解釋道,雖然訂單金額並不大,但是香港郵政特殊的發展背景以及與內地截然不同運營模式,將成為該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良好背書。
“無論是內地企業想走向國際,還是海外客户想要進軍中國,香港的客户訂單都是最好的案例背書。”與內地企業打了多年的交道,在莫偉軒看來,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最大阻礙,主要在於文化差異。香港科技園在幫助企業進行國際化落地,整合全球化的市場資源方面,有着極為豐富的經驗。
奧地利、澳大利亞、倫敦、美國,香港科技園與世界各地創投市場均有着長期的深入合作,20年的國際創投經驗,使得園區可以為相關企業提供從產業鏈資源、創投基金、孵化器到產學研資源的無縫對接。
從早期的關注者寥寥到現在的如火如荼,香港科技園見證了科技創投幾十年間的潮起潮落,也親歷着香港投融資市場的風向轉變。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香港的初創公司僅為1100家,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經升至3000多家,僱傭員工的數量也增長了四五倍。資金方面,2014年,投放在初創企業的資金是12.4億,到2018年升高到163億。目前,香港已經有超過18家市值超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
另據香港交易所數據,香港已經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2021年共有34家生物科技及醫療公司在香港上市,上市宗數全球排名第一,融資總額全球排名第二。
據莫偉軒介紹,香港科技園所管理的基金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幾千萬港幣,發展到如今的400億港幣。並形成了有1000家科技公司入駐,僱傭超過1.7萬名員工,以扶持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生物醫藥技術、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的科技公司為主的大型科技企業培育基地。
回顧香港科技園近20年的發展,王瑩表示,無論是入駐企業的數量還是質量,20年間都有了顯著的提升。特別是近5年來,企業入駐數已經實現了超過1倍的增長。這其中的原因,既有香港經濟結構轉型的因素,也有內地以及世界範圍內科技創業風潮的影響。大量的成功案例給香港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推動了更多的人才投入其中。
另一方面,香港科技園獨特的資源稟賦,還可以為謀求上市的企業提供助力。2021年9月,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佈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香港交易所可藉助香港科技園眾多的生物科技行業專家,就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請給予意見。香港科技園將籌組專家團隊,在有需要時與香港交易所分享相關知識及專業意見,協助香港上市制度維持高度投資者保障,鞏固香港作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的領導地位。
據王瑩介紹,目前香港科技園的入駐企業中,已有多家香港及內地公司正在籌備IPO事宜。
大灣區1+1>2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日內瓦發佈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表現最好的城市羣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位居世界排名第二位。該排名有兩個依據:PCT專利申請量和SCIE科學出版物數量。
為了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在科創領域的發展,吸引創科人才,科技園於本年3月舉行大型人才培訓及招聘活動。這其中,包括為期7天的招聘會,以及一系列圍繞金融科技、深科技、創業思維工作坊, 以匯聚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文化、背景、想法的人才,支援人才抓緊灣區的巨大發展機遇。
此外,為推進香港與深圳創科上的協同效應,2021年9月,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深港科創公司)簽署框架協議,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建設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預計於2022年中投入使用,讓有興趣展開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率先落户,實現“一區兩園”。
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框架簽約儀式(圖片來源: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作為大灣區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認為,內地擁有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更加低廉的交易成本,這為創業公司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生存土壤。
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
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優勢則在於,可以匯聚全球各地的投資者,為創投市場提供更加寬闊視野的同時,也帶來了更為多元的潛力市場。
同時,香港和內地的創業者也有着風格上的迥異。香港創業者比較注重技術研發,而內地創業者則更加註重開拓市場,多以商業模式先行。
如果能結合兩方的優勢,必然可以形成1+1>2的效果。
據介紹,為了能讓大灣區項目形成多方面的優勢互補,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將在香港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方向中擔任策略性角色,協助初創企業及科技公司拓展業務。憑藉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引進來” 和 “走出去”的平台優勢,通過 “一區兩園” 的管理模式,助力大灣區創科產業發展。
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將為日後進駐的企業提供辦公室和實驗室等硬件配套,以及業務與技術支援;而在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建設完成前,現已於合作區內設立深港聯合辦公室並提供共享辦公空間,讓打算在大灣區發展的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及領先科技公司,開展籌備工作,儘早落户深圳,開展業務。
此外,香港科技園還將在深圳分園內開設“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GBA InnoAcademy),為兩地的創科人才提供資源中心、培訓樞紐以及交流平台等全面服務;並設立“大灣區創科快線”(GBA InnoExpress),為兩地創科企業提供業務發展支援服務;以及成立“國際孵化器”,為具潛力的初創企業及院校人才提供工作空間和專業孵化服務。這些舉措將持續培養新一代創科人才,吸引海內外人才和企業落户合作區,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創科人才高地。
莫偉軒表示,園區雖然會為創業者提供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多種政策優惠,但作為公營機構,香港科技園會關注於幫助創業企業對接產業資源、提供科研扶持、打通市場資源、理順企業運作流程,讓企業有能力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形成健康良好且自然生長的創投生態。
如想對接香港科技園,請聯繫小編。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