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動齊魯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耿遵珠: 大棚書記用“兩業”引回了“棚二代”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穩 實習生 徐卓羣 濟南報道
“作為一名農村支部書記,能到北京來參加建黨百年的慶祝活動,感到特別的光榮,特別的自豪。”6月28日,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新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耿遵珠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耿店村的“大棚書記”:僅棚菜一項人均純收入超4.5萬元
耿遵珠有一個稱號:“大棚書記”。説起這個稱號的由來,還得回到2002年。
2002年之前,耿遵珠一直在做收購糧食的生意。2002年,耿遵珠幹了11年的糧食收購生意中斷了。全村620位選民、27名黨員,以接近全票的結果,把耿遵珠硬推到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位置。
耿遵珠是做通了親友的工作才挑起了這副擔子。當時,他的個體經營一年收入六七萬元,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全年工資才兩三千元。
“‘早晨拉晚上拽,一天賠進幾十塊’、‘孟姜女哭長城,耿店人哭大棚’當時的村民都這麼説。”當時,耿店村的棚菜走到了“十字路口”,種了5年的106個芸豆棚因重茬出現大面積死秧。
“這麼多人投票選咱,咱再推辭對不住他們!”耿遵珠就這樣接下了“爛攤子”。
當年秋天,2名壽光技術員被請進耿店指導芸豆棚改黃瓜棚,耿遵珠白天跟着鑽大棚,晚上陪着搞培訓,來年算賬,黃瓜大獲成功,創出棚均收入5790元的紀錄,最多的一個棚掙了1.4萬元。
從此,耿店村的大棚數量也蹭蹭地往上“漲”。目前全村共有高標準大棚700多個,總投資3000多萬,僅棚菜一項人均純收入就超過了4.5萬元。
村裏多了“棚二代”:專業合作社吸引青年返鄉創業
大棚越建越多,蔬菜產量逐年增加,“賣菜難”、“買苗難”、“融資貸款難”又成為了擺在耿遵珠面前,制約耿店村“大棚經濟”發展的三個新難題。
為了解決村民的“賣菜難”問題,耿遵珠和3名村幹部牽頭組織92户村民集資32萬元,創建了綠冠蔬菜農業專業合作社,“抱團”闖市場,發動村民入股,投資18萬元建起綠冠蔬菜批發市場,幫助村民實現了賣菜不出村。
為了解決村民的“買苗難”問題,耿遵珠號召村民,建起了5個高標準育苗大棚,育苗100多萬株,現已建成佔地100畝,年育苗能力達3000萬株的高標準智能育苗基地,幫助村民實現了買苗不出村。
為了解決村民的“融資貸款難”問題,耿遵珠帶頭成立了資金互助會,累計為村民解決生產發展資金1100多萬元,幫助村民實現了貸款不出村。
據瞭解,目前,合作社下轄包裝廠、加工廠、育苗廠、恆温庫、批發市場等相關企業10家,入股資金1800萬元,擁有“茌星”牌綠色食品商標3個,發展社員316户,帶動周邊農民5000多户,實現年利潤200萬元,户均增收6300元。
“近幾年耿店村回村就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棚二代總人數達到了110多名。人往高處走,如今村裏發展好成了高地,年輕人自然願意迴歸。”耿遵珠説,返鄉就業創業的“新農人”越來越多,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用雙手將過去的“窮鄉僻壤”變成“生活富地”。
耿遵珠把耿店村的發展經驗總結為“兩業”推動。一個是產業,蔬菜大棚種植;一個是家業,新農村建設。正是憑着這“兩業”的吸引,耿店村不斷吸引着在外的年輕人回來種菜,成為“棚二代”。
平房變樓房:不用抓鬮了,最“孬”的樓房給我
在耿遵珠心裏,有一條界線劃得很清,那就是“村支書不是為自己、為少數人謀利的,而是為全村父老鄉親服務的,公家的光絲毫不能沾。”
2012年秋,耿店村“舊村改造工程”第一期2座居民樓建成,村裏決定通過抓鬮,把樓房分給包括耿遵珠在內的48户回遷户。抓鬮前,大夥議論:1號樓東一單元東户最“孬”,太陽光線被門頭樓房遮擋,靠近婚宴大廳噪音也大,可別讓自己抓到。
耿遵珠聽了,立馬站起來:“俺家要1號樓東一單元東户,這個鬮俺就不抓了。”樓房分完,另外47户感動得在縣電視台給耿遵珠點了兩首歌:《好乾部》和《越來越好》,轟動全縣。
2013年春天,村裏“舊村改造”啓動二期,要拆掉36處舊院才能騰出新樓底盤,其中21處跟耿遵珠沾親,最不好商量的是他的大嫂。跑了六趟大嫂始終不鬆口,到第七趟大嫂突然哭了:“俺蓋座房容易嗎?剛住進不到2年,你就攆着拆。”
耿遵珠也流了淚:“嫂子,一平米舊房換一平米新樓,你作難才一陣子,俺作難不是一天了。現在,全村人大眼瞪小眼看着俺,你不帶頭咋整?”最終,大嫂帶頭拆了舊房。如今4座新樓已拔地而起,全村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過着和城裏一樣的生活。
耿遵珠先後榮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鄉村振興十大風雲人物”、“全國勞動模範”。耿店村的羣眾都説,耿遵珠把所有的熱心都獻給了全體村民。
如今的耿店村,不僅修了路、安了燈,還建起了村級敬老院、村級婚宴大廳、能現場報銷的村級衞生室、村級殯儀館,全村實現了集中供暖。180户村民全部搬進了新樓房,騰空的200多畝土地用於村民承包種植,能為村集體每年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棚二代”科技示範園、“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和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吸引100餘名青年返鄉成了“棚二代”,最多的一人種了21個棚,年收入可達上百萬元,真正實現了農業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