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如何跟另一半有良好的互動?
你會因為教養孩子的問題和另一半吵架嗎?
在夫妻產生衝突當着孩子面吵架時,孩子怎麼辦?
丈夫拖着疲倦的身軀回家,想起被客户投訴,老闆數落自己,壓力很大,決定去跟同事喝點酒緩解下。
可聚餐後回到家,就看見妻子坐在沙發上,表情冷漠地説:“你去哪裏了?”
丈夫想淡化這件事,就輕描淡寫地帶過,結果妻子暴怒:“現在幾點了?孩子不能太晚睡。你有想過小孩的感受嗎?他還要上課!”
其實,妻子也不是不想温柔以待,只是想到孩子在學校又出了狀況,自己跑到學校被老師數落,回到家想尋求安慰,結果家裏沒人支持自己,非常無助,漸漸地轉化成了憤怒。
丈夫本來就心情不好,又聽到妻子這樣説自己,便回懟:“我又沒有叫他等我!倒是你,家裏弄那麼亂,也不如好好收拾一下!還有,孩子這麼晚還沒睡,你是怎麼當媽媽的?”
面對丈夫的回擊,妻子也不甘示弱:“你還有臉説我?小孩是我管,家也是我管,你還要這個家嗎?你有用心在我們母子倆身上嗎?”
丈夫本想説説自己在公司所受的委屈,但害怕又變成被攻擊的把柄,就能把這些話吞忍下去:“算了!娶到你,算我倒黴!”然後摔門走了。
妻子流下眼淚,轉身抱着孩子説:“沒關係,爸爸不要我們,還有媽媽......”
這個場景有沒有很熟悉?我想很多家庭都發生過類似情況吧,夫妻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很常見,也許牀頭吵牀尾就合了,可對孩子的影響呢?孩子在一旁的不知所措,內心的掙扎,甚至會否定自己,但這一切家長卻無從而知。
把家庭當成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每個家庭雖然小,只有幾個人,但它也是個完整的系統,其中的每個人,都需要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並與彼此達成一個“動態平衡”,這個系統才能正常運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有個太過勤勞的媽媽,就可能會養出一個依賴、懶散的孩子;有個情緒常常失控的太太,就可能會有一個永遠想要保持距離、隔離情緒的先生。
由此可見,爸媽的互動,合作或攻擊,極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的父母會説:“孩子這麼小,教養是我們大人的事,孩子真的懂嗎?”
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善於觀察,就算他們沒有説出口,但內心都能感受得到。
李維榕博士曾做過一項名為“希希的故事”的試驗:當父母在討論一些未達成共識的分歧時,在一旁的孩子,雖然看似事不關己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通過精密的計算機儀器觀察,卻可以監測到孩子的生理反應,譬如心跳、手汗分泌,此時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高漲。
你看!孩子看起來不受影響,但實際上卻在關注着父母的一舉一動,有任何風吹草動,他們就會受到父母的情緒影響。
孩子是怎樣捲進父母之間的矛盾的?
家族系統理論的發展者Bowen指出家庭是一個“成團的情緒體”,當兩個家人的焦慮程度升高,就會將容易受傷、自我分化的第三者拉進來,以稀釋兩人之間的焦慮。
1、孩子是父母爭吵的戰場
就像開篇的故事一樣,媽媽指責爸爸晚歸,爸爸狡辯的話、媽媽回擊的言語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夫妻間有衝突時,並沒有直接向對方表達感受,而是把孩子推到彼此前面噹噹鍵盤,看似在替孩子出氣,但實際上卻是不負責任地把孩子當成攻擊對方的武器,把孩子變成了爭吵的戰場。
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認為“自己是害爸媽吵架的原因,”而後壓抑自己的感受,用“過度地聽話與乖巧”,以及“避開情緒”等方式來應對這些情緒,情況更糟糕。
2、父母拿孩子當“結盟對象”
故事的最後,媽媽流淚抱着孩子哭泣時就是如此。
很多父母習慣將沒有消化完的情緒,給孩子承受,使孩子成為爸媽的情緒垃圾桶,他們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與焦慮,就把這些情緒與焦慮丟到孩子身上。
孩子是父母共同的寶貝,強迫孩子認同其中一方,對孩子而言,等於是背叛另外一方,內極易陷入痛苦的選擇深淵。孩子很難消化“爸爸明明沒有這麼壞,可是在媽媽口中卻如此不堪”的矛盾感受。但無法認同媽媽,孩子又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好,陷入自我挫敗的情緒中,甚至自我否定。
而相反的,如果孩子能夠“稱職”地當媽媽的垃圾桶,還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另外一個雙親的責任,成為媽媽的“情緒配偶”,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親職化”的孩子,又會產生另一種痛苦——沒辦法好好做自己。
3、孩子把其中一人當“靠山”
有一種結盟,是孩子被爸爸或媽媽拉下水,去承擔父母親的情緒;但也有一種結盟的方式,是孩子把父母其中一方當作“靠山”,像是站在爸爸或媽媽的肩膀上,變成無法無天的小惡魔或小霸王。
雖然這樣的家庭不一定會衝突,主要還是看父母之間是否缺乏良性的對話與溝通。可孩子長時間地在沒有共識的父母之間,尋找有權力的一方幫自己撐腰,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愛耍賴、不擇手段求生存、想盡一切辦法鑽漏洞的習慣。長此以往,對他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4、孩子犧牲自己來成全家庭
很多孩子為了解決父母間的矛盾,就裝病或者是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共同關注,甚至出現一些莫名的心理問題。
孩子所出現的這些問題,是因為在家庭潛意識動力裏,父母為關心孩子的狀況,會放下彼此之間的爭吵。但當孩子的問題“被解決了”,父母的矛盾又開始被激化,於是孩子又“不得不”出些問題,讓父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如此惡性循環。
夫妻關係要凌駕在親子關係之上
其實,孩子的問題行為或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父母,夫妻間進行互動溝通與對話,對孩子的教育來説,是非常重要的。
1、先談情緒,再談做法
建議父母在針對孩子問題的溝通時,先明白這個道理:對話的目的,不在於認同對方,而是去聽懂對方為什麼在意這件事。
你可以直接告訴另一半:“我知道我們現在都很急,想為孩子找到最好的方法。我會表達我的想法,但我也願意聽你怎麼説。希望你能夠了解,我並沒有要否定你的意思,我是很在乎你的感受。”
時刻提醒自己,大家都想要幫助孩子過更好,達成統一戰線比大打出手更有效。
2、夫妻的關係是聯盟,而不是對抗
把另外一半當成“一起為孩子努力的戰友”,而不是“要證明誰對誰錯的敵人”,先消解自己對於另外一半的敵意,對話也會變得更容易一些。
在溝通上,建議父母只陳述事實,而不要過度地渲染情緒,並尊重對方的立場:“我知道你很擔心孩子,可我擔心這會造成反效果。因為我看到孩子一聽到你大聲講話,反而嚇到不敢動,而且更害怕做錯,不知道你的想法如何?”
3、避免“婚姻末日四騎士”的發生
婚姻關係專家約翰·葛特曼曾提出“婚姻末日四騎士”的概念,他在“愛情實驗室”的研究裏,發現有四種互動模式對婚姻極為不利,甚至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的離婚率,它們分別是:批評、防衞、侮蔑、築高牆。
1、批評
指的是對人不對事,完全衝着對方進行人格攻擊。譬如“你這個人就是懶散”、“不爭氣”、“你真的很沒品位!”等等。
2、防衞
指的是在對方攻擊自己時,振振有詞、煞有介事地為自己的言行辯解,甚至為了保護自己而反擊回去。譬如“難道你就不是這樣子嗎?”、“不要只説我,你自己也沒有做得多好!”等等。
3、侮蔑
指的是帶輕視地説話,包括謾罵、流露出對配偶的鄙夷等等,這是最危險的一個末日騎士。譬如“哼!你還有臉説這種話?真是可笑!”一邊説話,一邊扯起嘴角,還一邊翻白眼。
4、築高牆
指的是“冷戰”,當雙方關係持續惡化,為了避免自己受傷,而採取“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策略。或是把沉默和無視對方,當成打擊對方的武器,這也是一種被動攻擊,如果持續這樣的互動太久,將會對婚姻予以終極的傷害。譬如“算了,跟你講也只是白費力氣!”或是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表情冷漠,回應極少,避免做目光接觸等。
因此,當夫妻間快要陷入以上這些具有傷害性的衝突時,一定要趕快懸崖勒馬,否則未來要花更多力氣修復關係,得不償失。
夫妻發生矛盾時,如何處理孩子情緒
夫妻因為教養孩子問題而發生衝突,其中一方並不認同另一半的做法,可是又害怕孩子會留下壞印象,就會用攻擊另一方來安慰孩子,這樣做會導致孩子的自我感覺混淆、錯亂,無從選擇。
1、感同身受比無條件勸慰更重要
安慰孩子是好事,但如果那個“安慰”孩子的心態,是出自於對沖突的“害怕”時,反而會變成一種欲蓋彌彰的行為,不但不會緩和親子之間的關係,所帶來的衝突與不舒服感,更會變成關係裏的暗流。
建議媽媽同理孩子的心情:“我知道你被爸爸罵,你很難過,但媽媽有看到你很努力地在學習。”
讓孩子的感覺可以被理解,同時也不會否定或貶低另一半的做法,才不會對孩子產生混淆。
2、幫孩子正確看待父母間的衝突
雖然夫妻的矛盾會影響孩子,但也不鼓勵父母用“掩飾”的方式,創造一個“沒有衝突”的環境給孩子。
與其讓敏感的孩子感覺到父母身上“掩蓋情緒”的壓力,讓他們誤以為有情緒需要剋制,倒不如教孩子如何面對衝突,並讓孩子知道,父母即使衝突,也不會輕易毀掉家庭關係。對孩子而言,能説出自己的心情,是幫助他“消化”那份面對父母衝突時的不安。
在模糊的情境下,孩子會用自己個人的方式去解讀,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私人邏輯”。真正傷害到孩子的不是父母的爭吵,而是腦中偏離事實的想象。因此,讓孩子正視父母的衝突如何化解,才能事半功倍。
身份轉變,創造珍貴的獨處時光
夫妻矛盾大部分是在生孩子之後才產生的,因為孩子的出生,會帶給父母帶來很多壓力,甚至會讓他們忘記當初兩人相識成為愛人的甜蜜時光。
建議父母可以找時間轉變一下身份,請老人或朋友幫忙照顧孩子一個晚上,自己跑去約會、散步、看個電影。或者是在孩子睡覺之後,放下手機、放下工作,為彼此做點事情,創造一些簡單、平凡但重要的甜蜜小時光等等。
當產生爭吵或衝突時,試着停下來問問自己:眼前這個人,是否是也曾帶給你愛與安全感的?多想想甜蜜的時光,一切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理想的家庭關係,必須先建立起強健、穩固的夫妻關係,而後才是親子關係,你明白了嗎?
當夫妻間有問題時,記得把重心拉回到彼此身上,別在推到孩子身上,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