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新村建設研究》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21年1月出版
解放前,上海面臨嚴重的房荒,特別是工人階級的住房條件尤其困難。解放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面對百廢待興的狀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分階段興建起一批成片住宅,分配給住房困難的工人羣眾,緩解了他們的“住房難”。這些新建的住宅被親切地稱為“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不但造福了上海的工人羣眾,還對上海的城市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當工人新村中居民越來越多,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產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生活方式轉變。今時今日,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回望“工人新村”從設想到規劃再到實現的歷史過程,不但有助於釐清工人新村這一事物的發展歷程,而且對於我們瞭解上海這座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歷史,都有着相當的意義。
為解決上海市民面臨的巨大住房困難問題,從解放伊始,市委、市政府就指令有關部門開始了相關工作,以改善市民,特別是工人階級的住房條件。一方面,清理、整治和維修舊有住房以及居民區道路、上下水等附屬公共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則開始計劃和提出新建住宅,也就是後來興建工人新村的設想。
正在改建的棚户區鳥瞰
(一) 工人新村名稱的由來
“工人新村”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是隨着本文將要述及的“曹楊新村”的建成而產生的。從字面上看,其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工人,二是新村。就主語“新村”而言,它原是一個舶來語,指“現代城市社區”,在20世紀初被引入中國。其背後所附帶的“新村主義”,則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家。當位於曹楊的這一批住房建成後,即被命名為“曹楊新村”,而這種以所在地為定語,以“新村”為主語的命名方式,也成了此後幾批住宅的命名方式。其取義就是為了表明這些住房是不同於過去的住房,其所構成的也是新型的社區。
20世紀50年代的曹楊新村
“工人”一詞作為定語,則體現了這些“新村”的特殊性。這些“新村”屬於“工人”這一羣體。而從實際來看也確實如此。這批新村從建設之初,就以解決工人的住房問題為目標,所以,在曹楊新村建成命名前,也被稱為“工人宿舍”或者“工人住宅”。而建成後,這些新村裏的住宅中的絕大部分被分配給了工人及其家屬,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工人新村”。
新建成的曹楊新村鳥瞰
(二) 提出建設工人新村設想的原因
上海提出建設工人新村的最直接原因就在於上海住房困難,而工人階級因為其特殊性,住房情況更為惡劣。所以,僅僅依靠修繕、調劑舊有住房,根本不足以解決這一問題。對於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對這一情況有着明確的認識,所以,新建房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途徑,把新建的住房提供給工人居住又使這一問題的解決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
其次,因為住房建設耗費資源多,需投入大量資金以及人力、物力,加上建設週期長,投資回報週期更長等特點,在解放初的上海,由社會力量來進行大規模的住房建設,幾乎沒有可能。特別對於私營工廠來説,解放前,雖然其中的一些建造了住宅或是宿舍供給工人居住,但數量太少,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解放初,這些工廠恢復生產尚且困難,再讓它們投入資金建設供給工人居住的住房,更是無能為力。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自然成為解決工人住房問題的主要承擔者。
1953式新建工人新村
再則,生產恢復,社會穩定之後,政府有能力去完成這一工作。經過一年多近兩年的恢復,到1951年上半年時,上海的各項工作開始趨於正常,生產得到恢復,基本達到甚至超過解放前的最高水平,虧空已久的財政也開始逐漸好轉,有了一定資金可以用來發展生產以及改善民生。特別對於興建住房這樣的工作而言,必須要有足夠的物質保障。同時,留用的舊人員和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政府也渡過了最初的磨合階段,一些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舊人員經過思想教育,開始變得更為積極主動。其後具體負責工人新村建設的市工務局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人員,甚至包括局長趙祖康在內的一批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而原本沒有城市工作經驗的中國共產黨,也開始逐步瞭解城市工作的特點。這使得政府在推動大規模建設過程中,有了足夠的人員保障,興建工人新村的工作也是如此。
天山新村平面草圖樣
(三) 提出設想的過程
基於以上原因,1950年時市政府工務局就提出了在1951年籌建平民住宅的計劃,並由其下屬的都市計劃研究委員會討論了這一計劃。汪定曾、王金鰲等一批建築、規劃專家組成的都市計劃研究委員會對新建住宅的計劃進行了充分的討論。過程中,針對這些住宅是供“工人階級及一般必須在本市生活之貧民居住”,提出將這些住宅建造在“距工廠區不應太遠”,又“以近郊為宜”等卓有見地的設想。但也考慮到條件有限,經濟尚未恢復正常,資金等方面都無法落實,故未必能立即付諸行動。但時隔不久,這一計劃就得以被明確下來,並最終實現。
現曹楊一村全景
就全國而言,上海並不是唯一面對這一問題的城市,北京等地也存在着類似的情況。有鑑於此,中央要求各地着手解決城市住房問題。1951年2月,毛澤東就北京的住房問題做出批示,要求各地“必須有計劃地建築新房,修理舊房,滿足人民的需要”。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立即響應了這一指示精神,開始着手準備興建工人住宅,以解決上海市民的住房問題。
1951年,在各項條件成熟之後,上海市明確提出了興建工人新村以改善工人住房條件的設想。是年4月,市第二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在會上,時任市長陳毅提出“有重點的修理和建設工人住宅”的設想,“以改進工廠及工人居住區的條件”。
宜川新村全景
這一設想包含兩層信息,一是要興建住宅,二是這些住宅主要供給對象是“工人”,也就是興建新住宅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工人的住房條件。這也符合當時市政建設為“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並且是首先是為工人階級服務”這個總方針的。
當然,陳毅同時也強調由於財政上的困難,所以不能“百廢俱興,全面開展”,而是要“重點建設,一般維持”。這也就明確了,因為資金和資源有限,不可能將興建工人住宅的工程在全市鋪開,只能有重點地進行。這完全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並沒有好高騖遠,一味求大求快。實際上,後來工人新村的建設也正是按照以上設想而展開的。
2016年2月長白一村228街坊
“二萬户”俯瞰圖(王興源攝)
(本文摘自《上海工人新村建設研究》)
資料: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輯:張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