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敗的營銷:一元轉讓錦鯉是假的?
編輯導讀:近日,“錦鯉”信小呆在微博上宣佈要用一塊錢轉讓自己的錦鯉身份,充滿誘惑力的獎品清單使得很多人轉發,引起全網熱議。隨後,這個活動因為盜用其他公司的資質而被喊停,引發羣嘲。本文作者總結了這次營銷活動失敗的原因,與你分享。
“2018支付寶錦鯉”信小呆宣佈一元轉讓錦鯉身份,登上全網熱搜,卻又迅速搞出大烏龍,活動竟然是假的。最幸運的錦鯉卻不幸被騙,網友紛紛吐槽信小呆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本文就讓我們一起來複盤這場“成功又失敗”的瘋狂營銷。
一、事件經過2020年9月7日,已經淡出公眾視線許久,轉型成一名旅遊博主的“中國錦鯉”信小呆,突然又將自己拋到了聚光燈下,發文表示要一塊錢轉讓自己的錦鯉身份,並奔向“新事業”。
9月8日,信小呆的包袱抖開,是一場與主播選秀節目《超級主播KING》的營銷合作,轉發關注微博即可參與抽獎“錦鯉轉讓權”,而與之匹配的自然也是一串長長的獎品清單,頂端赫然列出的“海南一套房”更是讓網友們紛紛高潮,瘋狂轉發,話題登上微博知乎雙熱搜榜,此條微博的轉發量更是達到來恐怖的87萬。
但好景不長,9月9日,微博認證為武漢時光流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時光流聲工作室 發佈維權信息,表示新浪微博賬號@超級主播KING 盜用我司資質進行企業認證,目前我方已向公安機關備案。該維權信息發佈之後,有網友發現@超級主播KING 官方微博已經被封號,微博提示該暱稱目前不存在。
而信小呆也同步發佈道歉聲明,宣佈活動取消,其微博被作3個月封禁處理。
從信小呆“新事業”的説法可以看出,她和“超級主播KING”方面商談的是一場長期的合作,但此刻所有的後續都成了夢幻泡影,這裏不考慮所謂節目組違法違規的詐騙行為與目的 ,僅從活動角度進行復盤。
1. 活動背景- 直播帶貨正成為新消費熱潮,
- 信小呆抽中錦鯉已時隔兩年,熱度逐漸冷卻,但旅遊內容博主的事業並無突破,出道即巔峯;
- 新節目組《超級主播KING》謀求大量曝光,用小成本撬動大流量。
1)內容熱度
截至9月10日,微博話題#信小呆一元轉讓中國錦鯉#已獲得5.4億閲讀,226.3萬討論;
信小呆所發佈的單條微博獲得85.2萬轉發,33.3萬條評論,26.3萬次點贊。
2)粉絲增量
截至9月10日,信小呆微博粉絲數從170萬增長至220萬,兩天漲幅達30%,超級主播KING微博賬户已被查封,數據無從查詢,但從活動規則要求“雙關”推算增長量至少在50萬以上。
從數據角度看,此次微博營銷無疑是成功的,真正的在全網再次掀起了一波錦鯉熱潮。
要知道,在2018支付寶錦鯉活動後,爭相模仿者比比皆是,但再無一次活動能達到當年的熱度,那為什麼這次一個籍籍無名的“超級主播KING”卻能異軍突起、打出全網爆點呢?
3. 活動策劃的財富密碼1)品牌背書
2018年錦鯉活動成功的支撐之一,就是支付寶的品牌背書與流量支持,後面的眾多追趕者皆難以望其項背。
但“超級主播KING”是一個全新ip,只有4個人的小團隊,人力財力捉襟見肘,品牌背書更是無從談起,他們該怎麼辦?
在此次活動中,策劃方選擇的主題是“轉讓錦鯉”而非創造一個獨立的“錦鯉”,這就巧妙地利用了當年支付寶品牌背書的餘熱——在活動預熱階段,信小呆拋出了“一元轉讓錦鯉”的噱頭,卻並沒有説明合作方,誤以為這次活動也是支付寶承辦的網友不在少數,對獎品清單的期待值瞬間拉滿,人人盼望成為下一個和信小呆同級別的錦鯉。
這簡直是一次教科書般的狐假虎威。
2)用户行為模型
根據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T),要想促成用户某一個行為的發生,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觸發物(Trigger)缺一不可,活動策劃同樣遵循這個規律。
動機(Motivation):
人類是喜歡依賴經驗的生物,而這次活動的發起人正是一個活生生的幸運兒例子——信小呆,再加上那一句文案:“明天有一個的命運將被改變,會是你嗎?”,兩相疊加,將用户的貪婪動機催生到極限。
能力(Ability):
錦鯉活動的一大特色就是極高的獎勵對應極低的參與門檻,只需要簡單的關注與轉發,除了幾秒鐘的時間,用户不需要付出任何參與成本,不存在參與能力的限制,使得活動的裂變速度與參與轉化都能飆到極限。
觸發物(Trigger):
要想讓更多的用户參與到活動中,就需要提煉用户的心理訴求,並在活動中設置觸發物直擊痛點。
“超級主播KING”是一檔帶貨主播的選秀節目,其目標用户直指對綜藝節目、直播電商敏感度較高的以年輕女性為主的微博用户,而對於中國的年輕人來説,最大的痛點莫過於房子。
獎品清單中的“海南一套房”就是再合適不過的觸發物,故而哪怕用户們發現主辦方並不是支付寶之後,也沒有失望,甚至有許多網友表示這次的獎品更加實用。
驟然上線,火遍全網,光速崩盤,沒有贏家。
這就是對這次活動的概括。
信小呆“社會性死亡”得不償失,“超級主播KING”賬户被封顆粒無收,雙輸的結局,真的就僅僅是“騙子”兩個字就能解釋的了嗎?活動失敗背後存在哪些問題?
1)甲方的不規範操作
根據“超級主播KING”方面的回應,他們並不承認自己是騙子,而是因為直接向黑中介購買藍V微博,使得企業認證掛到了一個完全不知情的公司名下。
哪怕此種説法為真,他們與黑產交易埋下隱患的不專業行為,也是對乙方、對用户、對自己的極不負責。
另外以他們的體量來看,獎品清單上的東西恐怕也是空頭支票,想着打出名聲之後再來招商兑現,這種投機策略也並不值得提倡。
2)乙方薄弱的警惕性
數百萬級別的合同,信小呆團隊方面卻沒有考察對方的資質,畢竟前段時間才剛鬧出騰訊和老乾媽的烏龍。這種操作可謂魯莽,信小呆在預熱文案中寫到自己是“一時頭腦發熱”,網友嘲笑她做營銷欲蓋彌彰,但此刻看來她可能還真的就是頭腦發熱……
3)無緊急預案
執行過程中暴露問題後,卻沒有任何緊急預案來溝通斡旋,幾乎瞬間繳械投降,難免令人扼腕嘆氣,也側面反應了雙方團隊的不成熟。
在大型活動中plan B是標配,畢竟人非聖賢,需要清醒認知到活動的潛在風險,而非簡單粗暴的“幹了再説”。
三、結語天胡開局卻以鬧劇收場,引人唏噓,蹭背書等以小博大的手段值得學習,但這些不規範操作所帶來的商業風險,也給每一位互聯網從業者敲響了警鐘。
本文由 @酸梅湯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