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公務文書寫在竹簡上,傳遞前都會將竹簡捆紮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並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這種方法稱為“封泥”。
封緘時用繩子在簡牘外捆紮繫結,繩有縱有橫,有十字形,以橫者為多。纏繞一道或五道。並在最外側插入寫有收發件地址的“郵簡”,郵簡下端多為錐型,便於插入捆紮好的簡牘。“遷陵以郵行洞庭”,是遷陵縣 寄往 洞庭郡 的公文郵件。上面記錄了公文收發地址和郵傳方式,是遷陵縣的郵遞員步行將官署公文送至洞庭郡的意思。文中的 遷陵 即今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裏耶鎮,這枚中國最早的郵簡就收藏在裏耶秦簡博物館。
以繩捆紮竹簡後,會從 封泥筩 中取出濕膠泥,封填在繩結處。封泥一般就地取材,選用當地的膠泥。封泥種類繁多,有 紫泥、青泥、石泥等。因 紫泥 質地細密,顏色純正故兩漢四百年間中央文書皆用紫泥封緘書信,後來紫泥 一詞就代指詔書了。
用印章在濕泥上抑壓出來的文字,為陰文,鈐在泥上便為陽文。秦統一後通用篆體,漢承秦制,官家封泥亦用篆書。封泥是印章之源,用於公務往來,所以印章製作規範,疏密有致。為後世印章樹立了典範。
濕的封泥鈐上璽印,然後置於火上燒烤,促其乾硬。便可以交付 郵人投遞了。
因為裸露的封泥容易損壞,郵人便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為避免運送過程中封泥不必要的損壞。先人們又發明了 封泥匣。封泥匣多為長方形,木質,截面呈凹字型以便填塞封泥且不易損傷。這樣的封泥匣多用以封護郵路遙遠或重要的公文物品。
郵人送達公文後,收件官吏要查驗封泥是否完好、封印是否真實“以檢奸萌”,這個過程叫 檢驗,檢,就是封泥匣。檢驗無誤後割斷繩索,開封閲讀並保存封泥備查。最後會作廢處理。(圖: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