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久久
最近有一條“萌娃批評爸爸”的微博上了熱搜。
小朋友一臉委屈的跟爸爸理論:“你管我管的很嚴,你還天天打遊戲,你罵我我還能喜歡你嗎?”
越想越難過,忍不住哭了起來。
爸爸語氣温和的安慰:“平復一下心情,我們只是在家庭聊天”。
然後張開雙臂把孩子攬在了懷裏,寶貝慢慢的緩和了情緒,止住了哭泣。
網友紛紛為這位父親點贊,感嘆他能夠傾聽孩子的心聲,心平氣和的安撫孩子。
有研究顯示,青少年之所以情緒不穩,更多是因為大腦生理因素,即高級認知功能的前額葉還沒有成熟,前額葉具備處理積極和消極情緒的功能,到青少年後期才會發育完成。
他們沒辦法妥善的控制情緒,只好用哭泣抗拒,任性叛逆來表達,來呼喚父母的理解和關注。
每次的情緒失控,都是孩子前額葉發育成長的機會,疏引和教導才是王道,怒罵和打壓阻絕成長。
一個能盡情哭泣的孩子,以後才能真正放聲大笑。
一、最先需要平復情緒的,是父母
心理學家卡蘿拉説: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
看過一個網友的分享。
有一次,爸爸答應放假陪他,沒想到臨時被親戚約去打麻將。
他又哭又鬧,死活不讓爸爸走,爸爸一開始勸他聽話,後來被哭的沒耐心,嚴厲的兇了他一頓,甩手走了。
爸爸以為他是在任性耍賴,卻不知道,爸爸總是早出晚歸,他有多想爸爸。
好不容易盼到爸爸放假,他五六點就醒了,高興的睡不着,就坐在牀頭安靜又興奮的等着爸爸。
對小孩子來説,時間過得很慢,彷彿等了一個世紀,爸爸終於在十點醒了。
拿拖鞋,遞毛巾,擠牙膏,忙前忙後,滿心以為馬上就能和爸爸在一起了,卻被一通電話,澆滅了所有的期盼。
他急的説不出話,只能用哭泣來表達,卻換來了父親的呵斥。
父母總是覺得孩子無理取鬧,卻不願意等一等,聽聽孩子的訴求。
孩子和成年人擁有一樣的情緒,只是缺乏清晰表達情緒的語言,和處理控制情緒的技巧。
知乎有個提問:為什麼父母打孩子不讓孩子哭?
「因為父母覺得哭是一種反抗,潛意識認為是對自己的威脅」
「覺得哭代表你委屈,你錯了沒有理由委屈,所以不許哭」
孩子一哭,家長覺得權威受到挑戰,就要壓制,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家庭反而變成爭權的角鬥場。
父母可以憑藉先天優勢勝出,卻會輸掉孩子的心。
可有的時候,父母明明不想這樣,又為什麼會不自覺地兇孩子呢?
樊登老師講過一個故事。
有位媽媽平時很温柔,有一次在羣裏求救,説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忍不住發脾氣,孩子哭鬧,自己更生氣。
樊登問她:“是不是在你學習的時候父母也很嚴厲?”
她説:“是啊,我爸爸那時候很兇,也經常把我罵哭。”
心理學研究發現:
孩子哭如果讓父母心裏難受、煩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積鬱了許多負能量,沒有得到宣泄的機會。
孩子情緒的爆發,會觸及父母內心的同類情緒,潛意識裏因為擔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許孩子發泄。
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之前,大人需要先平復好自己的情緒。
沒有愛哭愛鬧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不被傾聽的孩子。
二、不會哭的孩子也不會笑
心理學有“鐘擺效應”,原理是當一個人在某種情緒上降低了反應強度時,他在其他情緒的感受上也會相應減弱。
也就是説,如果刻意麻痹自己對負面情緒的感受,那麼也會感受不到正面情緒。
鄭爽在《我們長大了》裏説:“真的很羨慕能大哭的孩子。”
因為媽媽從小告訴她,大哭很招人煩,會讓別人很煩躁。
為了不煩到別人,她變得很懂事,“我一般哭,都是自己憋着哭。”
這樣的懂事讓人心疼,不禁讓人想到之前在節目裏她和男友的相處。
她總是遷就對方,主動檢討自己的問題,很沒有安全感,明明自身優秀卻愛的卑微。
壓制情緒,情緒會反彈,釋放情緒,情緒才會消散。
一個不會哭的孩子,怎麼能發自內心的笑呢?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書裏講到一個故事。
可兒和媽媽參加兒童活動,因為媽媽的制止可兒沒有得到上台表演的機會。
可兒很生氣,拒絕和媽媽説話,媽媽氣急推了可兒一下,可兒終於忍不住,崩潰大哭。
看到商場的人投來關注的目光,媽媽覺得很難堪:“你再哭,我就打你,信不信!”
可兒第一次看媽媽發那麼大的火,緊緊閉上了嘴。
從那以後,媽媽找到一個輕易制服女兒的辦法:“再哭就打你”。
漸漸的,女兒不再和她分享心事,也不願意説話,總是一個人發呆。
父母覺得哭是軟弱的表現,覺得煩躁,覺得丟人,就用各種方式制止孩子哭鬧:
“憋回去,聽見沒”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不讓孩子哭的父母,親手毀掉了和孩子溝通的橋樑。
孩子再也不願意和父母表達情緒,因為他們知道,得不到任何寬慰和理解,反而會迎來可怕的指責。
那些小時候被過度壓抑情緒的孩子,長大後也不知道該怎樣排解。
負面情緒一直堆積在心口,直到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只能試圖用極端的方式清零重置。
三、療愈哭泣最好的辦法,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理解
哭鬧不停的孩子確實很讓人頭疼,尤其是你越兇,他越是哭的厲害。
羣裏看過一個媽媽分享自己的辦法。
每次孩子哭起來,她就會一邊跟孩子身體接觸,一邊説搞笑的話逗他。
孩子聽着聽着會忍不住笑出來,這個時候她才會問孩子為什麼哭,孩子自己就願意説了。
尹建莉老師也有類似的辦法。
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因為貪玩,直到上牀睡覺了,才想起來作業還沒完成,急得大哭起來。
媽媽略帶驚訝詢問:“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
沒有質疑和批判,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指責。
而是親了親寶貝的小臉蛋,語氣友好的告訴她:“誰都有忘記的時候,我們現在想想怎麼辦吧。”
聽媽媽這樣説,女兒停止了哭泣,和媽媽一起想辦法。
教育本身不是為了培養順從,而是讓他們在經歷中成長,在淚水之後擁抱快樂。
比起壓抑和制止,寬慰和理解才是治療眼淚的良方。
父母的寬慰和理解是什麼?
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等待。
是幫助孩子感知,他是害怕,還是生氣,是難過,還是無措。
是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辦法,消化負面情緒。
有遠見的父母,允許孩子哭鬧,因為他們知道,這不止是當前情緒的釋放,更是在培養他們調節情緒、勇敢解決問題的能力。
未來會經歷什麼,誰也無法預料,起碼在這之前,給孩子建立起穩固的心理防線。
如果有一天,要面對巨大的磨難,他們起碼不會因為過分悲痛而輕易放棄自己。
魯迅先生談到自己:“喜歡孩子敢説、敢笑、敢罵、敢打的天性,願他做一個活潑而真誠的人。”
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成一個錯誤,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苛刻衡量孩子的情緒。
他們本就在一個開心會笑,難過會哭年紀。用淚水洗禮過的眼睛才更明亮,更能欣賞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下一次聽見哭聲,先給他一個温暖的擁抱吧。你給他哭泣的機會,他就能學會笑着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