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近期,由於南方遭遇洪澇災害,糧食安全問題再度成為社會焦點。在此背景下,農業種植板塊遭遇資金爆炒。尤其是進入8月以來,即便是在A股陷入震盪盤整的情況下,截至19日,東方財富農業種植(BK0888)指數漲幅仍然高達20.29%,板塊內多隻個股遭遇輪番爆炒。其中,莫高股份月內漲幅達86.06%,登海種業漲幅63.40%,農發種業漲幅58.91%。
這也讓8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格外引人關注。數據顯示,全國早稻總產量2729萬噸(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20.6億斤),增長3.9%,一舉扭轉了連續7年早稻產量下滑的態勢。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表示,今年早稻生產雖然受南方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單產有所下降,但得益於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全國早稻實現增產。
值得注意的是,8月19日晚間,莫高股份、登海種業、農發種業等農業種植個股紛紛發佈股價異動公告表示,目前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影響股價異常波動的重大事項。
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個早稻生產省(區)中有7個播種面積增加。其中,湖南、江西增加最多,分別增加131.1千公頃(196.7萬畝)和121.7千公頃(182.5萬畝),增長12.0%和11.1%;其次為廣西、廣東,分別增加37.3千公頃(55.9萬畝)和34.5千公頃(51.7萬畝),增長4.9%和4.1%。
李鎖強分析,早稻播種面積增加主要是由於多措並舉助力早稻生產,激發了農户種植積極性。早稻主產區全力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加強組織農資調運,逐户引導拋荒地復耕,大力推廣機耕、機插、無人機直播等技術,積極鼓勵聯耕聯種、土地託管、統防統治,全面推進規模化經營和集約化生產,有效激發了農户種糧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播種面積雖然增加了,但早稻單產有所下降。數據顯示,10個早稻生產省(區)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單產減少較多,分別減少781.6公斤/公頃(52.1公斤/畝)、402.6公斤/公頃(26.8公斤/畝)、332.5公斤/公頃(22.2公斤/畝)和178.7公斤/公頃(11.9公斤/畝)。
“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早稻生長後期南方洪澇災害嚴重。”李鎖強説,早稻生長前期,主產區多地水熱搭配適宜,分櫱拔節和孕穗抽穗均好於上年同期。但在即將收割“開鐮”之際,南方出現連續暴雨及特大暴雨,多地降雨量超歷史極值。
總體來看,李鎖強表示,夏糧豐收和早稻增產奠定了全年糧食穩定生產的基礎,為進一步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秋糧總體長勢良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瞭解到,南方汛情發生正值早稻灌漿收穫、中稻田間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關鍵時期,因此除了早稻,一季中稻和雙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不過,全國農技中心副主任王戈分析,從中稻生產情況看,儘管洪澇災害導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進程推遲,無法及時曬田,分櫱受阻,不利於高產羣體構建,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紋枯病易發,但目前中稻處於苗期,後期迴旋餘地大,只要後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單產和總產有望與去年持平。
從晚稻生產情況看,洪澇災害導致部分晚稻秧田被淹,秧苗素質偏差,早稻騰茬晚影響雙季晚稻適時栽插,特別是機插秧超秧齡現象突出,苗高苗弱、返青期延長,不利於晚稻穩產高產。但晚稻生產也存在種植面積增加、技術儲備充足等有利因素,只要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晚稻生產再獲豐收有保障。
王戈表示,我國地域寬廣、幅員遼闊,生態類型多、資源稟賦各異。災害往往是區域性的、階段性的,一個區域或一季作物受災,並不等於全年和全國減產。
實際生產中,只要強化災情監測預警、強化防災減災預案落實,只要應對措施到位、補救技術得當,大災之年同樣可以獲得豐收。
此外,全年糧食生產大頭在秋糧。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近日在黑龍江調研時指出,目前秋糧總體長勢良好,奪取豐收有基礎。當前要切實抓好田間管理,堅持抗災奪豐收,加強監測預警,強化技術指導服務,指導農民落實好各項田管措施,確保安全成熟、豐收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