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9月8日文章,原題:美國的政治免疫系統對中國反應過度 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以及對美國霸主的核心挑戰。但脱鈎論者犯了一些關鍵性錯誤。低估了中共的力量和韌性,也忽略了對華接觸(給美國帶來)的重大收穫。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資料圖)
蓬佩奧沒有認識到中共從中國社會得到的極強支持。事實上,各種民意調查都確認了中國民眾對政府的高度支持。脱鈎論還用蘇聯類比中國。但中國的韌性遠超蘇聯。即使巔峯時期,蘇聯經濟產值也遠低於美國GDP的一半。而2019年中國GDP已達到美國的2/3,且差距朝着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繼續縮小。
此外,這次疫情造成嚴重的全球社會政治危機。但中共沒讓這場危機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而是將傳統治理方法與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較快遏制住疫情。中國顯然已成抗疫贏家。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中國數據實驗室對中國城市居民進行的一系列在線調查表明,疫情增強了政府的合法性。在1到10的評分中,中國社會對中央政府的平均信任度從2019年6月的8.23上升到2020年5月的8.87。
美國未能有效應對疫情及其霸凌做派,將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國社交媒體上充滿把美國描繪成衰落、充滿敵意的大國的評論和帖子。今年5月中國公眾對美國的看法明顯比2019年6月時要負面。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中國民眾,包括年輕受過教育的,都不喜歡並鄙視美國。
美國對華接觸在塑造中國國內和外交政策方面的收穫,要比主張脱離政策的人願意承認的更多。對華接觸是擴大美中公共衞生合作的關鍵。H7N9暴發期間,兩國疾控機構密切合作,分享數據並展開聯合研究。埃博拉暴發期間,兩國首次合作應對第三國疫情。建設性接觸還鼓勵北京簽署了以前不願加入的多個多邊協定。
同樣重要的是,美中接觸在中國曾形成一種親美心態。對美國教育的青睞,解釋了為何到2019年中國仍是美國最大國際學生來源。(對華)脱鈎政策可能疏遠思想自由的中國精英。更糟的是,脱鈎非但不會誘發美國所想要的變革,反而會促使14億人生活在“憤怒的孤立”中,而這正是尼克松當初想避免的情景。
在抨擊北京甚囂塵上的當前,美國的外交政策制定者沒為日益有毒的“新紅色恐慌”提供解藥,而是助長“細胞因子風暴”,使美政體面臨中國挑戰時過度生產反華免疫細胞。為避免被華盛頓自我讚許的危險空氣所陶醉,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有同理心、謙遜、平衡的(對華)思維。(作者黃嚴忠是美國外交學會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