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隨着一陣鞭炮齊鳴,在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工程管理所、電務部、電務段的領導和支持下,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信號分公司承建的京廣線廣坪段最後一站黃崗站順利開通。至此,標誌着京廣線廣坪段自閉聯鎖改造工程順利收官。
該工程北起湘粵省界,南至韶關直通場。全線長103.1km,涉及坪石、羅家渡、土嶺、張灘、樂昌、安口、黃崗站、韶關直通場9站計算機聯鎖設備和區間自動閉塞設備改造,以及由此引起的通信、電力、房建等配套工程,隸屬廣鐵集團。
自2016年6月進場以來,4載春秋,安全生產1588天,敷設各類電纜1365.79公里,箱盒3585個,新增房屋建築面積總計4896.93平方米,正點開通9次,收到業主賀電錶彰5次。一組簡單的數字,看似枯燥乏味,其中卻飽含着廣坪項目部全體參建人員的艱辛付出和對安全質量不忘的初衷……
施工難易,大瑤山中見真知
大瑤山隧道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動用了4000多名工人歷時5年,於1987年5月6日貫通,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是目前中國已通車的最長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大瑤山隧道的開通,縮短鐵路路程近15公里,火車時速從50公里增至100公里以上,加強了嶺南地區與內地的交通聯繫。
大瑤山隧道是廣坪段改造的重點、難點工程,北向南穿越大瑤山。14.295公里的隧道中包含22個信號點、66個軌道區段的設備換裝和172公里光、電纜敷設,隧道內塵土飛揚,可視度低,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大瑤山隧道有三多。一是水多。老舊隧道滲水嚴重,常年排水不斷,出口處建設有一座小型的水力發電站。二是道砟多。由於隧道老舊長深,道牀整治過程中道砟難以全部清除,經過多年沉積,除兩端洞口2公里左右外,內部道砟積累高度和軌枕平齊。三是改造多。在近三十年間,工務、電務、接觸網、通信和電力專業都進行過多次改造。內部管線密佈、設施種類繁多。空間狹小,沒有照明(設施陳舊已廢棄),施工環境惡劣。
“三味”隧道,誰進去誰知道。“洞子裏,灰塵大,噪音大。遇到煤車、油罐車,氣味嗆得人噁心。”“施工打孔的粉塵,列車掀起的灰塵,從洞裏出來,就剩兩排牙是白的。”從隧道里出來,大傢伙都滿身灰塵,毫不誇張的説誰也不認識誰,全靠聲音辨認。
兑現率低的“天窗點”。繁忙幹線無疑是造成“天窗點”兑現率低的主要原因。按照廣鐵集團文件要求,隧道內施工必須在“天窗點”內進行,每週只能申請4個施工天窗(天窗時長120分鐘),還要兼顧其它項目和維修部門作業,再除去進出隧道的時間,實際分配給施工的“天窗”每週在2-3小時,施工難度可見一斑。
同時廣鐵集團也將廣坪段作為重點工程,工管所、電務部各級領導常常盯控現場,積極協調現場問題,保證施工進度,尤其是在廣東的防汛期內,電務部領導多次到現場查看施工進度,電務段作為主體配合單位,在自身生產任務重的情況下,依舊頃力保證配合,在後期的調試工作中更是夜以繼日在生產一線,為整個工程有序推進提供支持。
安全質量,一樣都不能少、不能落
“工期再緊,困難再大。工作標準不能降低,安全質量不能鬆懈”這句話時常掛在項目經理劉連龍嘴上。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項目部嚴把質量關,成立以項目經理劉連龍為首的安全質量管理小組,制訂了《安全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安全質量獎罰辦法》等規章制度,覆蓋了安全質量環保管理各個環節,着力打造優質工程。
除了全面推行“實名制”“終身制”外,全標段使用無線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更是一大“利器”。360°成像無死角高清攝像頭,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終端隨時隨地查看現場施工情況,真正實現現場施工全監控100%,合格率100%。
在每道工序開工前,“首件定標、樣板引路”也必不可少。工程部嚴格執行設計文件、技術標準,編制《廣坪線施工管理標準化手冊》《首件定標專項方案》,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整體水平。
另外,項目部全面推行安全質量隱患排查2.0系統,制定了《夜間施工保證措施》《雨季施工保證措施》《防洪應急預案》《風險控制點》等保障措施18項;累計開展各類安全質量教育培訓100餘次;組織消防、防洪及挖傷挖斷電纜等安全應急演練8次,有效保證了生產質量和安全。
優化工序,讓幹活人心裏有了底
京廣線屬特級繁忙幹線,平均每天3-4分鐘就會經過一趟列車,安全風險大,天窗點兑現率低。其中大瑤山隧道又是“卡脖子”工程。梅村站及站管區間更是地形複雜,道路崎嶇不平,橋隧密度大,沒有直接通往施工現場的道路,只能用小車將施工設備一個個的運送到施工橋下,再把設備器材從橋下拉到橋上開始作業。
面對諸多現實問題,必須打破常規,巧妙安排,才能把時間和空間“擠”出來。項目部樹立“方案決定成本”理念,認真調查現場,做到精準測量,得出“隧道重於路基,長大隧道重於短隧道,大瑤山北頭重於南頭。”的重要結論,並多次召開“施工方案優化專題研討會”力求完善施工方案。
同時,項目部還多次對鑽孔、埋設錨栓、安裝支架這幾道工序的分組進行優化,基本保持前面劃線、鑽孔、埋錨栓,後面跟進同時進行支架安裝,同一個作業範圍內兼顧電纜過軌、鋼軌打眼等項目的實施,一道工序完成下道工序緊隨其後,個個環節緊張推進,在工器具上,廣大幹部職工更是開動腦筋,“多功能電動扳手”“電纜環刀”“電纜放線車”一項項改進創新,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五小”創新,辦法總比困難多
眾所周知,信號施工中,比重最大的就是電纜工程,敷設電纜佔施工工作量的60%,歷來有“電纜通,開通定”的説法。大瑤山隧道原設計方案為利用既有電纜溝槽進行置換,首先進行電纜敷設開通,然後進行既有溝槽內舊電纜清理,最後新電纜“下沉”。由於缺乏充分的現場調查,原設計存在弊端,工期得不到保證,安全隱患大難以實施。
為解決這一難題,經過多次實地調查,“黃紅創新工作室”大膽提出電纜壁掛方案,把需要埋在地下電纜溝裏的電纜掛到隧道壁上,這個想法夠大膽也夠難。
首先,方案通過難。項目部經過無數次向建設方各業務部門溝通協調,經過建設單位召開的10餘次專題方案會議,對隧道內的電纜施工方案進行專題研究和逐步優化,該方案最終通過。
其次,實施更難。壁掛電纜最重要的是電纜支架,而目前市場上尚無成品可用。沒地方買,就自己造。黃紅創新工作室成員迎難而上,經過實地調查,多次調整,對電纜壁掛高度、安全距離、電纜容量、支架防鏽、擋板封閉、承重需求等難題一一攻關,經過8次大修正、無數次小改進,最終設計出滿足施工需要的電纜支架。
值得一提的是,經進一步研究和改進,隧道內信號設備也採取同步壁掛方案,既增大了安裝限界,又減少了開通後的過渡施工量,降低直接、間接成本不可估量。該項創新獲得以巨曉林名字命名的“曉林獎”,並獲5000元獎勵。在QC成果方面,《放線器提高信號軟纜布放效率》榮獲鄭州市2020年優秀QC小組三等獎。
四年奮戰,一組數據不簡單
2016年4月,進軍駐紮,開工建設。
2016年7月至10月,進行10次實地調研測量,經過13次專題會議討論,10餘修改施工方案,最終確定大瑤山壁掛式電纜施工方案。
2017年11月,利用集中修,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在早晚“天窗點”硬搶出工作量。
2018年5月12日,支架安裝完畢,電纜敷設80%。
2018年9月27日,梅村站信號聯鎖改造工程正點開通,打響了廣坪自閉及聯鎖改造信號工程的第一槍。
2018年10月26日,韶關直通場站內信號聯鎖改造工程順利開通。
2018年10月31日,韶關東—韶關直通場—馬壩站管區間信號聯鎖改造工程順利開通。
2018年11月15日,利用下半年集中修電纜全部貫通。
2019年5月1日,提前12天完成設備安裝及配線任務達到單項送點試驗條件。
2019年9月11日,張灘—樂昌—安口—梅村站,四站三區間提前10分鐘開通,收到業主賀電錶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禮。
2019年10月23日,羅家渡—土嶺—張灘站順利開通,全長14.295公里,被列為世界第十大雙線鐵路隧道的大瑤山隧道雙線電氣化設備升級改造技術難題再次被攻克,順利通車。
2019年10月30日,黃崗站正式開工,廣坪線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2019年12月25日,羅家渡至白石渡三站兩區間自動閉塞及聯鎖設備改造提前2分鐘順利開通。
2020年4月27日,黃崗站成功組立信號第一杆,掀起了黃崗站施工大幹熱潮。
2020年7月17日,黃崗站信號聯鎖改造工程正點開通。至此,京廣線廣坪自閉及聯鎖改造工程利收官。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卯足勁兒
“我們一定要同心協力,攻克難關,發揮中原鐵軍精神,圓滿完成大瑤山施工。”黨員突擊隊長王華濱幹勁十足地説道。
為高效完成大瑤山攻堅戰,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和支部堡壘作用,廣坪項目部黨工委以工程項目為依託,以施工現場為陣地,把工程項目急、難、險、重任務作為黨建主題活動切入點,2017年組織“瑤山隧道黨旗紅 提質增效當先鋒”大瑤山隧道黨員突擊隊授旗儀式,以特色黨建活動助力施工生產,促進項目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2019年4月份瑤山隧道進入攻堅期,為充分利用工務段五、六月份集中修時間,廣坪項目部黨工委緊緊圍繞“工期、安全、質量、信譽”等目標,在大瑤山隧道現場舉行“瑤山隧道立新功,爭分奪秒當先鋒”勞動競賽啓動儀式,凝心聚力,提振士氣,迅速掀起“大幹60天,決戰決勝大瑤山”施工熱潮。尤其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黨工委立即開展“抗疫情、保增長,大幹一百天”勞動競賽活動,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更是投入到最後一站黃崗站的施工大幹中。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而今,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信號分公司承建的廣坪段自閉改造工程已於7月底優質高效完成,同時攻克了“世界十大長大隧道技術升級改造”的技術難題,得到建設單位各級領導高度好評。可見,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的施工隊伍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惡仗、勇打勝仗”的隊伍。
近幾年來,信號分公司在廣鐵集團施工項目已達17個,累計4.402億元,在急、難、險、重工程建設中作出重大貢獻,在應急援救、搶險救災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重、難點工程建設中,他們用着自己的赤誠和辛勤汗水,澆灌着“國家隊”的企業風采。
(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 楊景正 盧雲豪 劉雁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