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資本市場動態,攪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
近日,知名私募高瓴資本向美國SEC提交了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文件內容顯示,其減持了多家新能源汽車中概股,其中包括蔚來、理想、小鵬3家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的全部股份。
雖遭遇減持,但仍迎來了2021開門紅:1月,三家車企同比增速均超過了350%,其中小鵬汽車的增速甚至高達470%。
如果按同比增速來看,這無疑是份激動人心的成績單,但仔細掂量,一片漲聲背後僅是去年基數的偏低,而非實力的突飛猛進,仍未過萬的銷量,或許正是資本“變心”的緣由。
這是一份好看且有“心機”的數據。
作為新勢力的“頂流”選手,1月份,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7225輛,連續第六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其中, 蔚來ES8共交付1660台,蔚來ES6交付2720台,蔚來EC6交付2845台。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單月交付總量上,1月份相比去年12月小有3.1%增幅,但ES系列兩款SUV均出現不同幅度下降,蔚來EC6穩中有增,成了拉動單月總交付量向上的重要推力。
“蔚來的定位,就是BBA(奔馳、寶馬和奧迪)。燃油車賣多少錢,蔚來電動車賣同樣的價格,但比他們的服務、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高,產品更有競爭力,服務有競爭力,這是蔚來的總體的策略。”蔚來董事長李斌不止一次地強調。
但略顯疲軟的銷量,使得該目標有些“不自量力”。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小鵬汽車反超了理想,緊隨蔚來成為新勢力造車銷量第二名。1月,小鵬汽車交付成績為6015輛,連續三個月刷新交付紀錄,連續7個月同比翻番。
不過,在小鵬G3交付量恢復增長時,該車型卻因存在安全隱患於日前發起了召回,13399輛直接打破造車新勢力有史以來的召回紀錄,甚至超過去年G3的銷量。
此前,有網友稱,小鵬汽車搶先發布1月銷量,是為了對沖G3大批量召回帶來的負面影響,至於G3的召回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小鵬汽車2月的銷量成績,還有待觀察。
理想汽車公佈的數據,則沒有蔚來和小鵬汽車那麼好看了。數據顯示,其1月交付5379輛,同比增長355.8%,環比去年12月跌幅達到12.2%,持續刷新月度銷量新高的態勢戛然而止。
對於交付量的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是因為理想遭受到了瓶頸。目前,蔚來、小鵬已佈局有多款在售車型,可選車型更加豐富,而理想僅有理想ONE一款在售車型,再加上30萬級可選擇電動車產品較少,理想ONE和尺寸偏小的特斯拉Model Y也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隨着Model Y的逐漸交付,理想ONE的優勢也將進一步被弱化。
因此,理想要想實現持續穩定增長,或許需要通過推出全新車型,擴充產品矩陣以實現銷量增長。
雖然,各有煩惱,但三兄弟崛起的勢頭,也不容小覷。
今年1月初,特斯拉再次砸下一顆新年“炸彈”。國產Model Y宣告了正式售價,其中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較此前預售價48.8萬元下調了14.81萬元;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較此前預售價53.5萬元下調了16.51萬元。
在如此大幅下調售價的基礎上,不少特斯拉門店銷量翻倍,有消息甚至指出特斯拉Model Y在10小時內訂單就超過了十萬輛。
當業內紛紛猜測這一舉動是否將重創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銷量時,三兄弟不斷上漲的銷量給出了最終答案。
不過,不斷降價的特斯拉已不再是新能源市場上唯一的對手。
在新能源市場一片“創新高”和“同比增長”的歡呼中,不斷湧入的“正規軍”,正演化成另一股強大力量。
從北汽極狐到東風嵐圖,從廣汽埃安到長城汽車“沙龍智行”,各大主機廠早已將新能源板塊列為戰略高地。
在傳統自主車企發力的同時,跨國巨頭也盯上了新能源市場這塊“肥肉”。大眾計劃在2023年之前推出8款ID.系列電動汽車(南北大眾各4款),向中國市場展開猛烈攻勢;本田在2025年以前在華投放不少於20款電動化車型。
而科技巨頭們,更是虎視眈眈。蘋果、百度親自下場,長安、華為、寧德時代聯合創立的高端品牌蓄勢待發,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三方合資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也已正式官宣,首輪融資就達到100億人民幣。
最值得注意的是,剛剛減持造車三巨頭的高瓴資本,也悄然地將賭注轉移到了比亞迪。
種種跡象表明,混戰出位的三兄弟,在2021年將迎來一場更為激烈的“廝殺”,而此次選手,更具實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