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名香港公務員仍未簽署宣誓聲明!聶德權:他們離開政府,不是一件壞事

據香港媒體3月8日報道,為完善公務員宣誓制度,今年1月香港特區政府要求所有現職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近日首次透露,近200人仍未簽署宣誓聲明,各部門正整理收到的資料,稍後詳細交代。

近200名香港公務員仍未簽署宣誓聲明!聶德權:他們離開政府,不是一件壞事

報道提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此前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愛國者治港”中的“愛國”就是愛中華人民共和國。聶德權表示,“愛國者治港”是理所當然,公務員隊伍是香港特區政治體制內的重要部分,應該有基本認知和接受,愛國家就是愛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機關就是共產黨。

聶德權還表示,在所有國家和地區,要求管治者愛國根本不是一個爭議性議題,這是理所當然、再明顯不過的。聶德權認為,公務員團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內的重要部分,他們要清晰知道和接受,愛國家就是愛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機關就是共產黨。他強調高級公務員負起更大責任,所以在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上更為重要。

被問及如何處理不接納宣誓聲明的公務員時,聶德權表示,現階段不是要逐個看他們是否符合要求,而是在公務員籤聲明確立相關責任和要求後,公務員事務局會再檢視其行為是否違反了聲明內容。聶德權稱,公務員若違反法律,就會按法律處理;若違反規例,就會按本身規例處理。他還強調,公務員有申述的機會,之後會再由局方判斷是否違規或聲明內容,若確定違法和違規,會施加相關的紀律懲處,並考慮其嚴重程度決定懲處水平。

聶德權還強調,公務員簽署聲明是確認效忠和擁護《基本法》和香港特區、盡忠職守和對特區政府負責,強調這是公務員的基本責任,大部分同事已簽署聲明,清楚和接受有關責任,“如果有他們不能接受的,他們離開政府,是他們本身的選擇,對公務員團隊來説都不是一件壞事”。他認為,留在公務員團隊的同事,都清楚知道其角色和責任,就是服務好市民,落實好“一國兩制”的方針。

 

 

延伸閲讀:

從“對國家無感”到堅定愛國——一名香港公務員的心路歷程

打開印有“私人保密資料”的信封,中英雙語的公務員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特區政府聲明確認書呈現在馬志成面前。

“看到確認書那一刻,我很開心!”馬志成回溯簽署過程時,笑得十分歡暢。

他有太多理由開心。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黑暴”肆虐,一些香港公務員也捲入其中。身為香港工會聯合會屬會政府人員協會主席,馬志成看在眼中,痛在心裏。出於強烈的愛國信念和對公務員羣體的責任感,他數次向特區政府建議,以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的方式明確香港公務員的愛國愛港責任。

“如今我的心願實現了,怎能不開心呢?”

就在採訪馬志成的第二天,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宣佈,特區行政長官將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法律修訂草案,完善宣誓安排,有關條例修訂草案已於2月26日刊憲。

“‘九七回歸’,但心理上沒有迴歸”

“剛進入公務員羣體的時候,效忠的是英國女王,每張公務用箋上都印有王冠,潛移默化影響着你。中國的國家概念是空白的。”談起國家概念的確立,馬志成很坦率。

馬志成1992年考進香港水務署。他中學就讀於一所天主教學校,大學就讀於香港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與諸多香港同時代人一樣,他對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歷史瞭解不多。“學校不教,家裏和周圍也沒人講,大家關心的都是收入多少。”

他祖籍廣東惠陽,很小的時候媽媽曾帶他回鄉看望祖母。記憶中的回鄉就是大包小包帶東西,“回鄉”和“荒涼”聯繫在一起,談不上美好,也沒什麼新奇。“就記得過羅湖,很荒涼,橋兩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馬志成中學期間又回過一次內地,和同學一起去北京旅遊,還去過黃山。“內地當時還是很窮,坐火車要兩天,米飯裏有小石子硌牙。”他回憶往昔時直言,“香港與內地的距離很遠,無論心理上、物質上,還是生活習慣和説的話,都相差很遠。”

即使是香港迴歸這樣的大事件,似乎也沒影響到他。日子一成不變,就連印有王冠的公文紙,沒用完也照常用。現在回想,馬志成坦言:“很多人在心理上沒有做好迴歸的準備。”

“國家發展教育我‘辯證思考’”

馬志成是如何變為一名堅定的愛國者的呢?

轉變始於他參加了工聯會這一香港知名的愛國組織。正是在參加工聯會活動的過程中,馬志成讀書學習、到內地交流,開啓了全面、深入認識祖國的思想歷程。

“那時一大堆觀念影響着我,我經常唱反調,跟他們(內地老師)辯論。”工聯會經常組團去內地交流,馬志成記憶最深的是在廣州一家賓館與內地老師“激烈辯論”。

回想當年的“英勇”,馬志成哈哈大笑。“那位老師叫葉和東,中國近現代史講得很精彩,但我那時候不懂啊!”他坦言自己那時思想觀念“亂七八糟”,對新中國的歷史“不瞭解”“認識不正確”。“那時不是有‘中國崩潰論’嗎?我很信吶,西方人、香港的報紙都在講啊!”

“是事實教育了我,是國家發展教育了我。10年過去了,20年過去了,我們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這一切讓馬志成反思,“出了什麼問題?原來內地和他們講得完全不一樣。”

正是一次又一次去內地交流,讓馬志成學會了辯證思考,重新認識新中國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這些年,他去過內地多少次已經數不清了,但幾乎每一次都有新的亮點、新的欣喜。2018年,他帶隊去貴州,參觀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和大數據中心。

馬志成對“天眼”非常感興趣,看得特別細。那次訪問過程中,馬志成還發現貴州根本不像以前一些媒體説的那樣窮,少數民族的生活都很好,“從他們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到滿足感”。

堅定愛國信念,無愧國家期望

毋庸諱言,香港整個公務員團隊國家觀念不是特別強。馬志成認為,這與香港人特殊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他們從小看外國的卡通片,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深。旅遊也更喜歡去外國,對外國的關注多過內地。”

對國家無感,這是馬志成最為痛心的,也是香港社會最令人憂心的。這種欠缺在“修例風波”中也暴露出來,有公務員因參加“黑暴”而被捕。

在香港由亂及治的今天,如何在擔負治港重任的公務員隊伍中重塑愛國愛港信念,把“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到實處,成為特區政府和香港廣大市民熱烈討論的焦點問題。

馬志成擔任主席的工聯會政府人員協會是香港第二大公務員工會,有着鮮明的愛國愛港立場。為了塑造香港公務員的國家觀念,協會向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之一就是公務員宣誓。2019年,他們向行政長官當面提出建議;2020年6月,他們再次向特區政府提出更詳細的方案。最終,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要求全體現職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

“政策圓滿落實,無愧於國家的期望。”馬志成對此極為欣慰。

公務員宣誓只是樹立國家觀念的第一步。馬志成從自身經歷中感受到,與內地交流的制度化亟待確立。在他看來,與內地制度化交流應當推廣到整個公務員體系中。“到內地去,祖國的發展進步會影響他,百聞不如一見。”

香港公務員隊伍樹立國家觀念任重道遠,但馬志成相信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五年分不出,十年就看得出了,就像練功夫那樣”。

 

(原標題:多少香港公務員沒簽宣誓聲明?數字有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2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5 字。

轉載請註明: 近200名香港公務員仍未簽署宣誓聲明!聶德權:他們離開政府,不是一件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