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建黨百年,一代又一代奮鬥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們的精神激勵更多人砥礪前行。浦東這座城市不斷地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本週起,浦東新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百年初心奮鬥者”系列稿件,記錄幸福生活背後,奮鬥者們的身影。
短髮、精瘦,聊天時的李秀勤始終凝視着你的雙眼。談及工作,她思路清晰、語速明快;聊及生活,她娓娓道來,親切有情。儘管曾經身患重疾,她還是因為熱愛社區工作,重返崗位。
“有人問我,為什麼對社區工作如此有激情?其實很簡單,居民的幸福感,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我的信念就是:做好身邊事,帶好身邊人,建好家門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依然會保持這份初心和情懷,繼續耕耘社區這塊熱土。” 長島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秀勤説。
浦東,我離不開這裏
小時候的記憶對李秀勤來説有些朦朧。她曾在揚州待過較長時間,初中回到上海,新婚後她定居浦興路街道。“隨着浦東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數次更換住所卻從沒有考慮過要生活在浦東以外的地方,這裏是我的家,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的親朋好友、工作生活全在這裏。”李秀勤説。
在參與基層工作之前,李秀勤有過五年酒店管理工作經歷,因為孩子的降生,她“轉行”做了10年全職媽媽。“孩子漸漸長大,他將要開始自己的人生,我也要重新充實生活。”2011年8月,李秀勤來到浦興路街道應聘居民區社工,自此開始了她基層工作之路。“目前為止,我已經參與社區工作近10年,先後服務過6個居民區。”李秀勤回憶。
2014年對李秀勤來説是她人生一段艱難時刻。擔任荷五居委主任助理期間,她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餘個小時,為這個老舊小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居民們的一致好評,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為“我們的小李”。然而由於長期忘我的工作,三餐不定,終導致她積勞成疾。
2014年4月初,李秀勤一直胃疼,經過醫院診斷為胃癌中晚期。當時恰逢居民區書記到崗沒多久,正在熟悉各方面工作。李秀勤堅持沒有休息,直到五一小長假後,她才入院,5月7日安排手術。
“當時,荷五居民區一共1956户,我經常看望困難家庭、大病居民,從沒有想過‘癌’這個字跟自己畫上了等號。”李秀勤從病發手術到化療,病假10個月。她的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
“漫長的手術後,我被推到病房,身上插了七根管子,意識模模糊糊,朦朧中冰涼的四肢感受到有股暖流傳來,原來是居民們將我的手腳揣到了他們的懷裏。我才知道,在手術室門外,守候我的不僅僅有家人,還有很多居民,他們足足等待了7個小時。那時候我心裏就想,如果能夠康復,還是要留在一線崗位,奉獻我的時間和精力服務於民。” 李秀勤哽咽地説。
之後,李秀勤接受化療,一次比一次痛苦,化療後完全吃不下飯,但是為了下次化療,她必須吃。居民們知道後時常登門鼓勵她、引導她多吃。李秀勤愛人出差,居民時不時登門幫她搭把手。“從身體上來説,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精神層面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是家人和居民們。我喜歡社區工作,我感覺是為社區而生,一旦身體好起來,要拿實際行動去回報他們。”
創新社區治理 走進居民心裏
浦興路街道中大居民區有個3000平方米的“小森林”,裏面水杉林立、菖蒲簇簇,功能多樣,是小區居民和周邊居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誰能想到,4年前,這裏還是個隨意被丟棄垃圾,無人問津的“社區死角”。變化從2016年12月李秀勤來到了中大居民區開始。
中大居民區是個混合型小區。小區建於90年代末,其中北區住宅為早期動遷房集中安置點,南區為商品房住宅。南區與相鄰小區之間,夾有一片由三塊綠地、約300棵水杉組成的水杉林。由於少人光顧,隔壁居民經常丟垃圾進來,沿着圍牆,形成了一條“垃圾帶”。
“小森林項目能夠‘上馬’,其實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羣眾基礎。”李秀勤説。當時,北區的“怡然四合園”已經改善完成。早前綠植毀壞、垃圾亂堆、凳椅傾倒的北區中心綠地在大家協力下,變成了居民活動、休憩、健身、便民服務的綜合室外場所。看到了協力的“好處”,原先“唱衰”的居民也走出家門進入到志願美化家園的隊伍中。
小森林項目應用三會模式中的“聽證會”方法,項目從前期的籌備、方案的設計、營造的過程以及後期維護的各個環節都有系列活動,充分引導居民參與,所有到會的居民人人發言。同時會中導入政府部門、共建單位、景觀設計等專業人士,使居民自治和多元共治能夠有效融合。“在創新社區治理過程中,如何把‘經絡’都打開,關鍵是要讓居民走進我們心裏,摸索與居民溝通的平台,從而走到他們心間。”李秀勤説。
不久,小森林有了五角花園、自然課堂、森林會客廳,還有了都市農園。森林匾額“我們的小森林”也是居民親手完成。每週二、四,社區的志願者都會來此除草、維護。清晨,居民們來此健身;白天,孩子們在此嬉戲;夜間,還有情侶在此談情。
堅守方寸之地 探索高效社區治理路
2020年5月11日,李秀勤按組織安排離開了中大苑居民區,調至長島路居民區擔任書記。“長島是浦興路街道40個居民區裏面最大的。它雖然是一個自然小區,有3509户,但是有兩個黨組織,同時由一家物業管理,因為是同一個業委會。從居民融合來説,小區是分不開的。”李秀勤説。
上班第一天,李秀勤直面了小區的停車矛盾。白天,小區停車位上擺着的是破舊的沙發、廢棄的自行車。晚上,下班回家的車堵在了小區長島路入口處停不進來。老年人不僅要幫子女接送孩子、洗衣做飯,還要為子女夜間回來停車位“保駕護航”。居民不滿意,李秀勤最多一天要處理8起相關糾紛,其他工作都非常受影響,停車為什麼這麼難?於是,她帶領團隊進行了排摸,外來社會車輛佔用小區停車資源是重要原因之一。小區停車管理面臨一次變革。
“像這種關係到居民之間的利益平衡,不是説居委或者物業、業委三駕馬車任何一方或者雙方加起來能夠解決的。”李秀勤召集聽證會,邀請社區有車族、無車族、老年居民、年輕人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利益相關方等一起梳理問題,碰撞智慧。最終,新的機動車停放管理辦法2021年1月1日已經正式實施。
新辦法下,外來車輛允許進入小區時段為9點至15點,抬杆即收費,24小時累計收費50元封頂。此外,小區內單向行駛,“按弄分區”,5個區以5種顏色標識,各區獨立編號,方便車主便捷找到車位,方便訪客就近按區域停車。保安巡邏過程中也可以掌握車位空置情況,給予車輛停車指引。
“20多年養成的習慣要居民一下調整,我們已經設想執行過程中肯定存在陣痛期,但是實際效果很好,我們分析了原因,這個辦法包含的是大家討論出來的意見和建議,真的讓居民當家作主,來一起協商,共同解決自己的需求和問題。當然還有一些少量問題,我們進一步梳理,定期召開評議會,優化推進。”李秀勤説。
回首近10年基層工作,李秀勤自創了以“三qin(g)三xiu”為內容的“六字訣”工作法。“三qin(g)三xiu”——擎、情、勤、嗅、繡、秀,即以黨建為“引擎”,以激情、勤奮服務社區,以嗅覺敏鋭把握社區治理體徵,以繡花針穿起各方資源,以自治共治秀出基層治理風采。
“秀勤書記去年來了後,從小區環境入手發動黨員羣眾等開展樓道整治,177個樓棟整理出40多噸垃圾,整個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她全程參與,居民覺得她能做事。”長島路居民區居委主任劉鳳俠説。
不到一年時間,長島路居民區已經打造了“家門口”服務旗艦站,在倡導居民自治方面有黨員志願者團隊“弘島”、推進美麗家園建設的“靚島”、推動垃圾分類長效的“尚島”、監督停車管理的“保島”以及參與羣防羣治的“和島”。
引導社區共治方面,除發揮社區基金會、社會組織聯合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作用,開展“家門口”公益服務微項目外,還堅持推進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參與,形成家門口“一站多點”模式,整合共建單位、社會企業等各類社區資源,加強優質服務項目供給,助推小區樓道、小花園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整體合力。
此外,科技賦能社區治理,80個高清探頭覆蓋小區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等,鏈接到家門口服務站。社工有了第二雙“眼睛”,一旦發現問題,聯勤聯動站職能即時發揮,一般事項快速解決。
“一個真正的宜居小區,不是靠任何一個組織單方面能做的事情,我們希望釋放一個信號,給大家展望未來,同時讓居民切實感受到我們要做的事情並參與進來。”李秀勤説。
憑藉“實地、實事、實幹”的務實精神和人格魅力,李秀勤收穫組織的認可和羣眾的擁護,先後榮獲2015-2019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2017年浦東新區“兩學一做”模範黨員、2018年浦東新區第五屆“浦東好人”、2018年浦東新區第二屆“三好兩滿意”“好乾部”、2019年浦東新區“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浦東新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來源 浦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