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橋下空間再利用 口袋公園顯活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璐 青島報道

橋下空間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若缺乏有效持續的關注整治,就可能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滋生環境髒亂、亂堆亂放、違法開墾等無序使用的問題。市南區積極開發改造橋下既有空間,利用橋下灰色空間打造口袋公園,見縫插“綠”,改善城市環境,努力實現城園相融、人城和諧。

市南區:橋下空間再利用 口袋公園顯活力

市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呂肖儒介紹,“口袋公園是豐富城市綠化景觀的重要方式,市南區今年計劃打造4處口袋公園,目前已完工3處,其中大堯一路口袋公園、莘縣路口袋公園通過橋下空間微更新,圍繞環境特色和人文風貌進行橋下空間的創新優化,將沉悶的‘灰色地帶’拓展成多彩的‘生活空間’,打造公共休閒空間,在喧囂的高架橋下打造具有桃園意境的綠洲花園,使低能效的邊角綠地蜕變為服務於周邊居民的活力公園,為經過的市民帶來‘小美好’和‘小確幸’。”

市南區:橋下空間再利用 口袋公園顯活力


在寧夏路與銀川西路交叉口立交橋下,銀杏飄金,增植的灌木和羣花搖曳多姿,小廣場和休閒平台上,老人和孩童共享自然。

“這裏原來就是一些樹,現在變成小公園了,我們早上晚上都能過來溜達溜達,活動活動。”家住大堯一路2號的王阿姨説道,不遠處,她的小孫子正在木棧道上騎着自行車,活潑極了。“你看看這,這些石磨盤還有栓馬柱,這都是我們大堯村的民俗文化。”市民張大爺一邊遛狗一邊説道。

市南區:橋下空間再利用 口袋公園顯活力

莘縣路和小港一路交叉口西南角,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成為了一塊轉角綠地。海洋主題的藍色活力健身步道為周邊的老人孩子提供了親子、健身的特色場地。高大喬木和“多彩花境”形成了“喬、灌、花、草”有機結合的特色植被羣落。


市民顧女士説道,“這邊原來只有幾棵樹,樹下都是雜草,真挺亂的,現在好了,規規整整、漂漂亮亮的,我們晚上吃了飯,也願意過來散散步。”

橋下空間的充分利用,使原本利用效率較低的土地轉變成集運動、休閒為一體的休閒健身空間,又滿足了周邊居民對公共開放空間的需求。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園,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儘管“口袋”不大,但勝在星羅棋佈、綠意盎然,滿足着人們對宜居宜業的要求,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空間。

口袋公園是城市的風景,也是人們身邊的小確幸。橋下空間改造是城市精細化治理的一角,市南區以順勢而為的設計、與時俱進的改造、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不斷提高精細化水平,更好地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不斷扮靚身邊的微空間,讓山水草木更好與城市相融相生,為市民營造更綠更美的生活家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3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南區:橋下空間再利用 口袋公園顯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