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1998 年,一部由同名小説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在全國各電視台反覆播映,一出出陰差陽錯、啼笑皆非的故事圍繞着“請保姆”展開,保姆被一個個請到家,又一個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去。

因為劇情詼諧、貼近生活,這部劇在哈爾濱、成都、西安、南京等地的電視台上映時,都創下了當地的最高收視紀錄。許多反映僱主與保姆之間“攻防”細節的片段,時至今日都還能喚起人們的共鳴。

只是 20 多年過去,“阿姨”作為一個職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理念裏,保姆只是一個協助家庭保潔、照看孩子、幫助做飯的角色,但隨着僱主羣體本身的經濟條件提升,僱主們的需求變得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對阿姨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複雜,令許多原本不屬於這一行業的年輕人、高學歷者將家政服務納入就業選擇。保姆與僱主雙向選擇的渠道,也從電視劇裏的“職業介紹所”漸漸轉向了信息更為齊全、透明度更高、對雙方更有保障的互聯網平台。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電視劇《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中的“保姆”形象」

最近,各種育兒羣、小區業主羣、新手爸媽羣裏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阿姨春節回家,怎麼辦?”

時至今日,“阿姨”這個詞不僅僅意味着月嫂、保姆、保潔等服務人員,在城市生活中,“阿姨”更像是一個小家庭中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以專業的技能與樸素的温情為小家庭提供着堅定的力量。很多時候,當代年輕父母的體面、尊嚴以及生活的秩序,都離不開一位給力阿姨的支持與付出。

而選擇成為“阿姨”的人,也是因為各自不同的人生際遇,導向了這一職業選擇。


“他和我兒子差不多大,我就在這陪陪他吧”


年過 50 的黃大勇不太會玩智能手機,手裏的 oppo 手機是四年前孩子工作時拿到工資給他買的禮物,他不太懂互聯網平台的註冊、接單,成為 58到家平台上的一名住家保姆,是他從 58到家線下服務商那裏找到的機會。

黃大勇是退伍軍人出身,最近半年孩子一家因為工作調動從鄭州搬去了洛陽,老伴也跟着一同去照顧孫子,留黃大勇一人在鄭州守着家裏的老房子。“趁着我身體還不錯,有手有腳肯定得工作呀。”黃大勇對工作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想多掙點錢,能為養老攢些積蓄,也能補貼孩子們。

因為年齡稍大,黃大勇一開始只能找到保安的工作,後來聽公司的保潔説可以找家政的活幹,就來到了 58到家的線下供應商那裏諮詢。結合黃大勇的身體素質和經濟情況,平台決定為黃大勇提供免費的崗前培訓,幫他介紹護工、住家保姆類的工作。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58 免費為阿姨提供的線下培訓」

2021 年 6 月快結束的時候,一位李姓客户找到平台,想僱傭一位住家保姆,要求“信陽人,做飯好吃”,經過一番爭取,黃大勇成功上户。他沒想到的是,他與這位客户居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結下了生死之緣。

上户不到十天,客户突然在家暈倒,黃大勇打了 120,將客户送去急診。客户嚴重到不能行走,黃大勇一邊揹着他做各項檢查,輸液、拿藥,一邊聯繫客户的家人。幾個小時後,客户甦醒,黃大勇才知道,客户罹患肝癌晚期,家庭離異多年,身邊也早沒了親人。面對着醫生下發的病危通知書,黃大勇本可以一走了之,卻選擇了留下。

“他就像我兒子一樣大,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之前也找過很多其它家政公司,沒有人願意服務他。我想薪資實在沒有就沒有了,我就在這陪陪他吧,估計日子也不多了。”客户出院後,黃大勇就在客户家繼續照料他,“他自己覺得自己不行了,也沒什麼要求,還能動的這段時間,他想吃點啥我就給他做,做不了就點外賣,只有有個人能陪着他就行。”

不到三個月後,客户離世了。

“他前一晚上可能預感到了什麼,給我算好了工資壓在枕頭下了,第二天早上我做好早餐喊他起牀吃飯,一直沒有得到回應,發現他已經走了。”那時正值鄭州疫情緊張,黃大勇幫着處理完後事,自己在家緩了好幾天,又接了下一份護理老人的活。

“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聽領導的話,老了以後就靠自覺,最起碼不會讓別人挑理。”黃大勇説不出什麼大道理,只留下一句“我有一個好身體,能幫到人家也是我的幸福”結束了我們的採訪。


 “我 90 後單身,服務過 45 個產後家庭”


蘇珍珍今年 30 歲,單身,但是作為一名月嫂,她已經在五年內服務了 45 個產後家庭。

八年前大專畢業時,她還沒有想過自己會將做一名金牌月嫂放進人生規劃。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地管理,剛畢業的她一人負責談項目、招聘員工、安排員工工作、催款等幾乎所有工地上與管理相關的工作。“後來我爸看我太累了,總也吃不胖,建議我找個公司上班,輕鬆一點。”於是蘇珍珍去了一家做食品級工業品的工廠,因為愛鑽研,她從基層的流水線做起,花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就晉升到了品質管理崗位。

偶然有一次休假,她打開 58同城看招聘信息,月薪 1.2 萬的月嫂崗位令她產生了好奇。“我就試着投了簡歷,沒想到很快就有老師給我打電話,邀請我到公司瞭解一下。”蘇珍珍一開始以為遇到了騙子,直到平台的規劃師再次打電話來回訪,她才將信將疑地去實地瞭解了一番。“我沒接觸過這個行業,但是老師很有耐心,在電話裏跟我講這一行現在缺的就是有一定學歷的從業者,我就想着去看看。”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蘇珍珍製作的月子餐」

就這樣,當時25歲的蘇珍珍誤打誤撞進入了月嫂這一行。蘇珍珍是家中的獨生女,但家中的侄女、外甥們都愛纏着她,要她帶着一起玩。“我算是有孩子緣的那種。”她説。

最開始,客户看她年紀輕、自己沒有生育經驗,或多或少有些不信任她。“也沒什麼好辦法,就是努力多學,漸漸就能證明自己。”她從月嫂證開始考,隨着工作中發現客户的需求越來越高,她又趁着訂單與訂單之間的休假時間考取了催乳證、產後康復證、月嫂講師證、催乳講師證、營養師證、育嬰師證、早教證、輔食證等。“有了證也不是就一定代表你能力強,但是考證、學習總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蘇珍珍的部分證書」

月嫂沒有自己的時間,她也沒什麼別的業餘愛好。五年來,她的休息時間基本都交給了各種培訓,隨着專業技能和帶娃經驗的提升,她的薪水從最初的 8000元慢慢漲到一萬多元,現在已經穩定在 15888 元/26 天。

2020 年初,珍珍接了一個廈門的訂單,上户陪伴產婦待產的第二天,客户的丈夫臨時到武漢出差,原定一週內能返回,卻因為趕上疫情無法確定返程時間。珍珍陪着客户入院、臨盆、生產、忙前忙後。“那個姐姐説,我就是扮演了寶爸的角色。”原定的 26 天服務期結束,客户主動又續了兩個月的服務期,直到春暖花開、武漢解封,客户的丈夫才回到廈門。“寶爸要給我包一個大紅包,但我覺得我不能收,客户那麼困難的時候我肯定要盡我所能照顧好寶媽和寶寶,這是我分內的工作。”

五年的月嫂經驗,帶給蘇珍珍的是專業能力與溝通能力的提升,但她的表達欲基本只表現在聊起育兒話題的時候——在她的專業領域,她有説不完的話,而説到自己,她又變得靦腆而少言。父母也曾給過她催婚的壓力,但因為月嫂的工作性質,蘇珍珍幾乎沒有時間交友。隨着社會對月嫂這門職業的認可度逐年提升,來自家人的壓力也小了很多。


 “八年後出生的妹妹,與姐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剛開始做月嫂時,張星月不到三十歲。

選擇做月嫂算是無奈之舉,那時張星月的五金店因為經營不善倒閉,家裏基本只靠張星月一個人的收入養家,孩子上小學,要供孩子讀書,花錢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經過鄰居介紹,張星月去了婦產醫院的月嫂培訓部門學習,踏上了成為資深月嫂的職業道路。

做月嫂的頭幾年,張星月極拼命,往往休息不到三天就去下一個客户家上户,家裏的辛酸無處為外人道,她只想多掙錢,給自己和孩子多一點後路。

那時母嬰護理行業還沒有獲得足夠的尊重,出門張星月説起自己的職業往往是模糊帶過。“我就説我是自由職業,不像現在,一説做月嫂他們都説工資比白領還高,以前就是很低微的,到人家家裏,人家也會給你一點臉色看。”她説,“現在年輕的姐妹來做月嫂,就很輕鬆了,我現在的客户也基本上是靠口碑介紹,平台上我的評價也在那裏,他們都很信任我,都當自己家裏人一樣。”

她自己生了一個兒子,產後並沒有人照顧和指點她。於是照顧起客户和新生兒,她更盡心盡力,“我知道這時候最需要幫助。”

從年輕時到現在十幾年來,客户都喊她一聲“月姐”,經驗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現在回頭望去,在“月姐”的手裏就沒有難帶的寶寶。”可能寶寶跟我有緣吧,其實很多時候寶寶難帶是因為我們還不懂寶寶有什麼需求,這是正常的,我們細心去觀察他,就能越來越懂他,(寶寶)就不會太難帶。”

去年接觸到 58到家之後,張星月又抓緊平台提供的培訓機會為自己充電。“我們那個年代的月嫂肯定沒有現在的姐妹們這麼高的文化程度,我們都是靠經驗、靠真心,就更要不斷的學習。”她説,“在我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就好,無需豪言壯語,默默行動會詮釋一切。”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去年夏天,張星月接了一個特殊的訂單,八年前她服務過的一位客户生了二胎,早早預訂了她的檔期,翻出當年的照片一對比,八年後出生的妹妹與姐姐就像一個模子裏出來的,只是八年前她一手從新手兒帶到會翻身、會抬頭的姐姐,如今已經是個“大姑娘”了,還會跟着“月月阿姨”跑前跑後,學着如何照顧嬰兒。對她來説,這樣的“回頭客”就是最好的證明。

實際上,在張星月多年的月嫂生涯裏,像這樣與客户處成如家人一般的關係並不是孤例。有時張星月在接單的休息期,之前服務過的客户臨時家裏無人照顧孩子,也會送到張星月家請她幫忙帶。“做人就是拿自己的良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拿信任對待你。”

靠着做月嫂的工資,張星月供出了一位大學生兒子,有時她接的是長期的育兒嫂訂單,兒子來看望她時也會學着照顧孩子。久而久之,張星月的兒子也受母親的影響喜愛孩子,大學畢業後選擇了託管教育行業,也是和孩子們打交道。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在 58到家平台上,有如蘇珍珍一般因為看好行業前景投身其中的年輕人,有如張星月一般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在這一行找到了自己人生價值的轉行人,更有許許多多如黃大勇這般,靠着勤勞、樸實與耐心,贏得客户信任、改善生活質量的平凡勞動者。

“家裏孩子多,我和老公都在拼命賺錢,現在通過努力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同齡人擁有的,我都有了。”

“因為一場疫情導致資金鍊鍛鍊,我的創業之路暫時結束了,在 58到家接單本來想做個過渡,現在倒是覺得時間自由、發展空間也大,我想堅持做下去。”

“不要小看我們幹保潔的,通過平台一下午 1000 元的訂單,一般人還幹不了。”

“做了育嬰師之後,我也可以給孩子多買幾件衣服、多買些好吃的,辛苦一點算什麼。”

“今年過年不回家了,不知道回去要不要隔離,乾脆就留在北京,安安心心接單。”

每逢春節,不少育兒嫂、保姆等服務人員陸續啓程返鄉,市場關於高品質的家庭服務需求十分旺盛。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北京地區留守工作地的家政人員數量同比增長了 40%,全國家政人員整體增長了 14%,時薪環比增長了 15%。


“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脱。”

——李大釗


李大釗在一百年前寫下的這幾句,在今日看來又有了新的意涵與解讀。

我們歌詠勞動,更讚美每一位為他人美好生活付出的勞動者。

感謝堅守崗位的每一位阿姨,讚美阿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蘇珍珍、張星月、黃大勇為化名)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84 字。

轉載請註明: "我今年30歲,在58做阿姨五年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