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40歲,財務自由,提前退休
九年前從美國開始的一種生活方式:FIRE,最近開始在中國傳播。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也即「財務獨立,儘早退休」。提出這一概念的美國人Mr.Money Mustache,是一名工程師,拿着高薪,和妻子通過高額激進的儲蓄,過節儉生活,在30歲時退休,撫養孩子。2011年,36歲的他開始寫博客分享自己這一生活理念,引發了一股潮流。
按照FIRE理念,你只要存夠了一年開支25倍的錢,就可以退休了,然後用這筆儲蓄每年4%的利息來生活。當然,大部分想這樣做的人,生活都非常節儉,沒有太多物質欲和消費慾。同時,又非常渴望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去做些感興趣但不用操心掙錢的事。
我沒有想到,在豆瓣上拋出這一話題時,引發了網友強烈的好奇和興趣。數百條評論、轉發、私信,都在表達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嚮往,更有已經身體力行在實踐或者為此做準備的人,也前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觀點。
和一些正在實踐和準備此種生活方式的網友聊了聊,不同人的個性、背景、理念、操作方式也讓我大為感嘆。他們當中,既有非常富有的有錢人,也有上升中的中產階層;既有無法忍受城市社畜生活的社恐,也有開咖啡館餐廳民宿、過着很多都市白領嚮往生活的店主……
到最後,我發現提早退休的命題,本質上是人們所向往的「財務自由」。只不過,這種財務自由不一定是暴富,要有過億的資產,而是擁有高於個人生活所需的錢和保障。這也意味着,你或許可以通過掙到一筆保障金和調節個人生活所需的水平,來達到財務自由,從而擁有時間自由和對個人生活的掌控權。
我採訪的許多人便是這樣做的。以下是他們的自述。值得劃重點的是,他們當中有人不贊成這樣的理念和做法,也有人一再強調這種生活方式不適用於很多人,它是有條件的。
P.S. 本文不是理財廣告,請放心閲讀。
想提前退休有受到我先生的影響。他是特別省的人,金牛座,跟他結婚後發現買東西怎麼這麼省,能買到9塊9的東西,還能用很久。一開始不理解,他就一直講他的理念:你少花錢就能少花時間掙錢。我就覺得你不努力工作唄,後來發現我本質上也是這樣的人,用錢和時間去換算的話,我還是選擇自己的時間多一點。
去年看到FIRE後,就更明確了,定了40歲退休的目標。
這些年我手上有4份工作在做,這也是為什麼能玩命幹10年後退休的原因。最近開始慢慢在收,而不是在開拓了。
我22歲開始在朱家角開店,一直在擴,不停地開新店,把自己搞得很累很忙。但到這個年紀,不能再為這些事情付出時間。雖然在別人看來,你已經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興趣和工作結合。但工作就是工作,哪怕我再喜歡,一旦牽涉到具體的操作、細節、瑣碎的事情,就還是工作。
開店也只是看上去很美,上班的白領覺得你這樣很開心,其實是圍城。
你投入的精力、付出的時間,講不定還更多。要對付各種人,客人、房東、環境的變化。開店15年,現在遇到像證照辦不下來這些瑣碎的事情已經不焦慮了。有問題我就去解決,解決不了就算了。
最近關掉了一個在上海新天地的實體店,賣手織布的。銷售都轉到線上,線下會轉到市集、工作坊。現在實體店只有兩個,上海閔行的火車站餐廳和杭州民宿。還有一個染織的工作室,在鄉下租了個院子,也沒什麼壓力。
我還有兩年9個月滿40歲,想在生日那天退休。
餐廳很成熟,也有其他合夥人,可以不用管。民宿想轉出去,轉不出去也會交給合夥人,我不再運營。布店,如果不代理印度獨立設計師品牌的話就很輕鬆,想織布就織布,想染布就染布。
退休後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但不是像老鼠那樣在輪子裏轉,是被迫工作。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掙那麼多錢。這兩年我有記賬,不算小孩的學費、大的突然的支出,我們四個人,我媽還有我們一家三口,就5000到7000塊一個月,包含了水電、物業、買菜。退休後經濟上只要滿足日常就可以。
我從來沒換過車,十幾年了,一直是一輛車。電子產品一定會用到壞了才換。
也不是刻意這樣做,就真的無感,全家都這樣。我兒子也是,他買做音樂的設備,都是從閒魚上買二手。我們家清出來的東西都去閒魚上賣掉。
▲白略的家裏都是老傢俱。
小孩的學費是我們支出的大頭。再過兩年我退休了,我老公還沒有退休,他可以支付。之前是我支付的,從六年級開始他支付,我們在經濟上比較獨立。我老公幾乎不產生消費,一年不買任何東西,他負擔小孩的學費問題不大。這個還是得兩個人配合。
我們沒有買房子,這是我們實現目標的很大原因,有房貸肯定不行。
堅定不在中國買房,這是我從一開始就定下來的,背了房貸後30年、40年就不自由了。我們在上海老家有宅基地,之前在市區還是租房子的。兒子讀幼兒園,我在旁邊租了個房子住,很簡陋,連空調都沒有,住了好多年。小學就搬到老家村子裏的宅基地,牆刷了,地刷了,也是沒有空調,住了三年。
▲白略住在村子裏的時候。
所以FIRE不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在中國。不買房,還是因為我有地方住,還是有安全感。如果我不是上海人,外地在這裏打工,估計還是需要一個房子。
對我來説,存款有個200萬就夠了。在上海其實不多,買個房子都買不了,但只是生活的話就可以。退休後也還是在工作,可以賺基本的生活費。還是需要有儲蓄,才有安全感。因為變數太多,生病,或者想幹個什麼。我儘可能不動這筆錢,把它作為本金,做固定投資。中國的投資回報太低,但總比沒有好。
醫保有的,不過只是最低標準,沒有買商業保險。可以反過來想嘛,真的能40歲退休,身體輕鬆,精神愉快,可能也不容易生病。前年我查出來已經有高血壓了,是遺傳,我媽媽有,另外我可能把自己逼得太緊了,同時幹太多活,這也是我想提前到40歲退休的原因之一。
想過FIRE生活的人不少,但真的實施要滿足各種條件,最後有魄力去做的還是不多的。在一線城市,如果你不是本地人,想要紮根,讓下一代在這裏生活,肯定得買房子,那FIRE就不現實。但你本來就是北京人上海人,就有可能。
退休後我的追求就是擁有自己的時間。一個人乾重復性勞動,對人本身不會有長進。比如媒體、電視,看上去跟文化產業相關,是所謂的創造性行業,其實並不是。做到後來,要麼是表面的重複性,要麼是更深層次的重複。長進的只是經驗和資源,經驗更足,資源積累得更多,但對自我的成長沒有很大幫助。
退休的終極目的還是讓自己有真正的成長。活着還是要體驗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有深層次的溝通。
這個話題是我商學院第一門課的內容。我的商學院教授的理念是保持8%增長,然後十年基本上可以翻倍,二十歲開始的話不到40就能體會到複利的威力了。我基本上也是這樣,自己創過業,房地產和期貨也都是有在做,現在已經脱手交給家族辦公室了。
我目前收入來源主要是基金家族辦公室的合夥分紅 房地產,這個門檻很高,對普通人毫無參考價值。
靠4%的利息生活,絕對不夠,美國起碼6%-8%,中國放大到15%-18%。存款 理財也沒用,要結合實體產業,而且要20幾歲就開始實踐,複利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
在上海我認識一個前輩,55歲左右開始不管事情了。他那時起碼有5億現金,大概2-3億的房地產。生活質量也就一般,沒有豪車奢侈品。他有一個小孩,已婚已育經濟獨立。這是十年前,最近幾年不在國內不知道這位前輩怎麼樣了。
我沒有退休的想法,哪怕我爸媽都沒有退休的念頭。財務自由只是一時的幻像,不努力維護隨時都會離你而去的。我不覺得有多少人可以幸運的出世退休,只是有一定資金可以讓自己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罷了。
座標南半球,澳洲一小城市,家中兩個人和一隻小狗。2017年初到澳洲,舉目無親,無依無靠,靠存款租房、買車、找工作。2019年買房,首付是我倆自己攢下的錢,餘下靠工作貸款,負債為期30年。未來不打算生孩子。今年31,想要在40歲實現初步的財務自由。
去年買房搬到自己的家裏以後,我們真的很享受私有化自己的時間。都很宅,喜歡陪伴彼此,沒有知乎年薪百萬的野心。如果預知未來30年都要被工作捆綁,一週工作40個小時,對我們毫無事業心的鹹魚來説,簡直難以忍受。我個人興趣太多,想要有更多的私有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接觸到了FIRE。
▲好慄在家裏看和FIRE相關書籍。
我是會計一枚,本科讀的是財務專業。一開始做會計對我來説是賺錢吃飯的工具,但後來越來越喜歡這份職業,不覺得財報枯燥,也喜歡鑽研excel。在花了一週時間沉迷於excel中,列出了未來十年可能發生的各項支出和收益後,意識到在2030年提前退休的可執行性,和兼職的完全可能性。於是走上了提前退休計劃之路。
目前主要收入就是我和老公的工資。在澳洲,我估算自己的FIRE數字是年基本支出的25倍,支出我是往大里預算的,為的是防通脹,以及我們並不想賺足了一點錢後去生活成本更低的國家生活。如果以10年估算,我們需要每月存下自己工資的50%-60%。
▲好慄在去年接觸FIRE後,和先生制定了提前退休計劃,並制定詳細的開支表格。
退休之後的生活來源和保障,目前我們也還在鑽研這個問題,想了四個對策:
1. 未來我們應該會入手第二套投資房,以租金還房貸;2. 我們也買了一點股票,但投資知識不多,目前還在觀望的狀態下;3. 我個人風險意識相對保守,「吃利息」這種單一的退休方式可能無法給我安全感。4. 澳洲的福利體系相對比較健全,所以養老金這塊不用擔心,主要擔心40-65歲間的日子。
目前我們每個月開支在1800-2000澳幣,不包括房貸,退休後應該也還會維持這樣的生活水平。
我老公在我們開始FIRE計劃後拿到了澳洲公務員的工作,他工作的穩定性和福利好對我們的FIRE計劃是有所影響的,目前的打算是讓他儘可能地在體制內多工作幾年。我會一個人先退休,寫寫文章,學學日語,陪陪狗,做做我想做的事情,就像我現在在豆瓣上寫文章記錄一樣。
澳洲的醫療體系是比較健全,如果不是涉及到醫美牙齒之類的,一般公立醫院可以免費治療。如果如果發生突發情況,不論我們工作與否,都需要一起面對。如果最後存款一無所有,那麼我們最差的退路也不過就是回去上班。
我算是和家屬正在實踐40歲退休吧。主要的渠道是攢錢 理財。
我性別女,和家屬都是30歲左右。家屬創業三年,財務狀況良好,年收入在100多萬,未來應該能繼續上漲。我從事文化行業,收入一般,一年12萬左右。現在我們有200多萬存款,我打理家庭財務。
我倆是保守的人,不碰股票,目前是銀行理財 大額存單,4%-5%左右的收益已經很滿意,目標是40歲以後靠利息過上比較舒適的、無貸款的生活。
支出上不節約,也不奢侈,每月房租接近1w,衣服鞋子就買幾百塊的,偶爾上千,但愛吃吃喝喝,所以恩格爾係數較高;也愛出去玩兒,一年旅行得花個好幾萬;總之,家庭支出一年25-28萬吧。除去房租和旅行,其餘的支出現在已基本能靠利息覆蓋。
沒有買房計劃和生娃計劃,估計會丁克,不要娃的話,也就沒有必須買房的壓力。在老家二線城市有一套房子,無貸款,但也沒裝修、沒出租。如果以後決定買房,就會把老家的房子賣掉。未來兩年內打算把老家的房子租出去,增加一點被動收入。
最近一兩年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被消費主義洗腦。我見過不少和我差不多收入的人買各種奢侈品,提前消費,欠花唄和信用卡。我覺得這樣做抗風險能力挺低的。
不用花唄和信用卡,除了在國外的時候。同時這兩年我在試着過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減少非必須品的購買。
但有三種錢不省,一是吃飯和旅行的錢,二是買書的錢,三是打車的錢。不愛坐地鐵,不是矯情,是真身體不太行,坐一個小時地鐵去上班真的會讓我一整天都沒有工作狀態,而打車的話,可以在路上睡覺和聽有聲書。其實不太環保,實在是為了工作質量,而非工作日我就不打車。
也找銀行的客户經理聊過,他建議我倆可以不必如此保守,但我倆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求一個穩字。
離40歲還有十年,和家屬計劃了一下,我倆40歲之前應該能攢夠1000萬,然後就可以退休了。
我42歲退休,已有5年,三口之家,老婆在事業單位工作。目前專職炒股和帶娃,孩子五年級。退休前職業為地產策劃總監,之前主要是做銷售,從飲料、食品到家用電器,從基層業務到省級經理。
目前收入來源主要是二部分,一是住房及商鋪的租金收益
提早退休的想法來源於工作的勞碌,曾經做過一年半沒有一天休息的崗位,也經歷過連續2、3個通宵的投標改稿,每天不管白天黑夜都在抱着電腦寫、改方案,累到經常覺得活不到正常退休,遂逐步萌生提前退休的念頭。
為退休做的準備其實有一定偶然性,本身在地產行業接觸相應信息較多——如關於片區規劃發展、市場價格等,對此也敏感一些,不時遇到合適投資的房產,於是在自住房外,陸陸續續於6年內,與朋友合夥或自己砸鍋賣鐵 貸款,購買了3套商鋪和一套住房。
剛買時揹負巨大還貸壓力,隨着房價上漲和租金收益的上漲,逐步抵消了還款壓力,並帶來穩定收益。
在國內要提前退休,個人覺得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話,除自住房屋外,總額不低於300w的資產配置能保證基本生活,且不能全是存款,貨幣貶值太狠。
目前我們每月消費開支約5000-8000元,簡單普通的生活,十年的老爺車還在開,卡卡的蘋果6也還在用。主要的開支除生活費外就是孩子課外補習的費用,以及休息日帶他瞎逛胡吃的費用,還有就是買書的費用。
未來5年目標:安心把孩子學習身體搞好,考入好高中。遠期目標:孩子上大學、貸款還清,擇夫妻二人喜歡的城市,每個城市生活個一年半載。
關於大病應對:離職後自己持續購買着一份普通養老保險、一份普通醫療保險,二份商業重疾險。
關於孩子,力所能及創造好的條件,給他引導 輔導,能讀到哪盡力供,成年後賣套商鋪換套本地房送給他,讓他從年輕就不做房奴。
我馬上滿40歲,從事教育諮詢行業,2010年入行至現在。想在40歲的時候退休,不想再工作了。
退休的原因是個人性格吧,不太喜歡説話與社交,上班意味着需要社交。我是做業務類型工作的,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都是和國企、事業單位的人接觸,做為乙方實在太被動,見識了各種奉承、擠壓、同行業的惡性競爭,身心疲憊。
其實也沒有做什麼準備。2012年我31歲,遇見先生,三個月閃婚。先生有2套在深圳的小房子,有一套其本供完了,在出租。有一套自住,要供到我們50多歲,但因為購房早,所以房貸的壓力幾乎很小。再加上沒有計劃要孩子,所以也沒有換學區房或者養孩子的壓力。
先生養老社保15年交完就不打算繼續交了,我的再交5年也滿15年了,到老了如果國家正常,我們領基本養老金也夠了,或者賣一套房子,或者把二套出租,也夠兩個人生活了吧。
提前退休的話,在國內要有100萬左右的存款打底吧。如果對物質要求不高,一個月生活費2個人1000多元就夠了,一年算下來約2萬塊。
如果是去國外,看想去什麼地方生活了。比如東南亞或者消費低的國家,50-60萬也是夠了。
目前我們每個月開支4500左右,2000是房貸和水電,2500是平時買菜做飯買生活必需品手機話費網絡費交通費,或者平時購買衣服鞋子。如果不上班的話,衣服和鞋子這些也不是每個月都要消費,可以半年或者一年消費一次。
我和先生喜歡看書,旅行,登山,或者其他運動,退休之後想把很多時間花在學習或者閲讀或者鍛鍊身體方面。疫情期間宅在家裏,發現不上班時間也過得很快。或者計劃長久旅行,去一些消費低的國家,長期呆。
至於大病和突發,聽天由命吧,社保醫保就可以了。實在遇到那種很大的病,去醫院或者花錢也不定能醫治的了,還不如把錢拿出來去見識更多。
我和先生在美國的時候,和一對老夫妻呆過2個月。男的82歲,女的72歲,沒有孩子,連親人都少得可憐。他們住在加州一個很偏的地方,擁有200英寸的土地,三棟房子,種了很多水果,還有蔬菜。每天從早忙到晚,男的修理東西,女的在建一個宗教的教育基地。因為勞動,他們反而更健康了。
他們很少離開農場,偶爾去鎮上買點需要的。沒有電視,上網用的是衞星網絡,比較貴,所以他們上網也不多。我們在的時候,他們允許我們每天用一個小時的網絡,還不能看視頻。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們幫他們做一些農場工作,其他時間閲讀,或者在周圍探索,覺得也很好,很寧靜,也很快樂。
我一點也不喜歡坐辦公室的工作。喜歡幹農活,或者不用腦去想的活。在美國和新西蘭體驗的這種生活,用勞動力換取食宿,沒有什麼壓力,也不用去想戰略什麼的,單純靠勞力養活自己。這是我喜歡的。
能夠提前退休去過這樣的生活,沒有孩子是關鍵,可以省不少時間精力和錢。
我30歲,已經退休了。近兩年沒有什麼合適的項目,就閒了下來。退休是因為和家屬都很懶散,覺得夠了就可以了,也沒什麼太多功利心和追求。
目前的身份是已婚全職太太,也是公司股東,做珠寶定製。
剛工作的時候為了賺錢去珠寶展做兼職,做了五六年,有很多上下游資源。後來礦主想把國內的整盤生意交給我打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接,但是自己零零散散的生意就順着做下來了。現在並沒有把資源好好利用做個生意,就當做一種興趣,給老客户和朋友做一些。
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資產性收入,熟人的酒類批發的利潤,度假山莊的收入,一點點房租。
現在暫時還沒有決定好以後生活的國家,本來今年到處轉一轉的的計劃也因為疫情耽誤了。計劃是選定了國家後把宅子安頓好,考察一些經營類投資的計劃。
退休年齡其實無大所謂,我的概念是200萬美金起就可以考慮改變生活方式。在國內生活方式很多,一線城市和二三線,不同省市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感覺差別還挺大的。
需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主要看個人的貪心程度,比較貪心就需要多準備一點。要維持圈子就需要社會角色,所有社會角色的維持都需要成本。如果你樂意摒棄這些,或者不需要這些也可以談事情,那就少很多。
消費的話,平均下來,我們日常花銷月均大概3w人民幣的樣子。如果購物或者添置大件,就會多一些。
其實能否退休的關鍵問題是:是否有持續的收入能力。如果有資產的話,就是資產的管理能力。我們現在年穩定回報是6%以上,有的錢能獲得成倍數的收入,當然這些都是各自的眼光、經驗,各憑本事。
之後如果有機會,就做做公司,沒有就算了。家屬曾經破產過,所以人情世故都看得比較淡。有三五好友,可以每年一起玩玩,就挺好。
▲仙仙子和先生在世界西端羅卡角。
我自己學了珠寶類的課程,以後可能多學一些,也有可能去學服裝。計劃在家搞個工作室什麼的,總之就是發展發展興趣。
應對疾病和突發的話,就是準備好保險和儲備金。其實個人對生命的態度比較一般般。地球46億年,人類百年的壽命不過是一閃,並不覺得生命有太多的意義。偉人也好,一般人也好,人性在幾千年裏沒有多少變化,更不要談進步。
暫時還沒有小孩,但是有計劃要孩子。感覺孩子可以讓人到中年後多了一雙重新看世界的眼睛,但是相應的有要付的責任。
家裏上一代姑姑叔叔裏有兩家沒有小孩,現在他們剛到退休的年紀,我也看到了有孩子和沒有孩子的不同生活。感覺這代人裏能怡然自得的比較少,總是在迎合社會價值和認同。不過,付出愛確實會讓人有更多的生活體驗,這是我想要孩子的原因。
我已經8年沒工作了,有筆遺產,每年有2-3萬理財收入,靠理財和寫稿收入過極簡生活是可以的。想40歲退休,因為我更喜歡無所事事,所以還在不斷學習和超越。退休之後的收入來源應該是積蓄。目前每個月消費2000塊,退休後差不多也還這樣。沒孩子。
▲鄭曦不工作的八年裏,成為即興音樂人,同時也撰寫跟音樂相關的文章。
*本文配圖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