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5月28日電 (繆超)“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國在環境司法審判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比利時王國憲法法院院長盧克·拉文森在近日舉行的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上,接受中新網記者網絡視頻專訪時如是説。盧克·拉文森與中國在環境司法領域方面的合作長達20年。
盧克·拉文森告訴記者,20年前,中國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一位教授訪問了他所在的大學,並且邀請他去武漢訪問。自那之後,他與中國環境司法機構開展了大量合作。
2014年,他受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邀請,對有關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解釋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2019年,他受邀到中國幾個城市進行訪問,在鄭州參加了關於如何對黃河流域環境進行司法保護的研討會。
他記得,2014年訪問中國時,當時中國只有南方几個省份和城市的法院設置了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庭。但到2019年,中國在這方面的進展顯著,全國各級法院大部分都設立有環境資源審判庭。
中國的環境資源審判庭能夠審理所有與環境相關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目前,歐洲很多國家還未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中國的進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在一份報告中,我看到2019年中國的司法機關審理了近4萬件涉及環境的刑事案件,20萬件民事案件以及4萬多件行政案件。”盧克·拉文森對記者説,中國的環境公益訴訟有很多是由環境領域的非政府組織所提起的,“2019年有179個案件是由環境領域的非政府組織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這個數字比前一年增長了20%。”
“並且很有趣的是,在中國的環境公益訴訟領域,檢察機關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在2019年提起了大約230件案件,與前一年相比增長22%。”盧克·拉文森認為,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還制定了有關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這些讓下級法院有了統一適用的審理標準,這一進展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