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留守兒童又過上了盼父母回家的悲涼日子。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我們對於過年回鄉和家人團圓的真實寫照,很多遠離父母工作的年輕人們每天也只有這一個機會能夠回到父母的身邊。
同樣,家裏年邁的父母也是如此,數着日子盼着自己的孩子回來。另外,還有那些留守兒童也一樣在期待着。
“充電器一拔,再見又一年”,夫妻出門打工撇娃深夜偷跑
在家吃完正月十五的團圓飯之後,這對夫妻連夜打包行李趁着夜色偷偷離開家,他們之所以像做賊一樣,就是因為擔心孩子發現後阻攔自己離開。
按照往年的經驗,夫妻離家的時候,孩子都是抱着媽媽的大腿不讓媽媽離開,看着孩子崩潰的樣子,媽媽既無奈又於心不忍,但為了掙錢,媽媽只能狠下心來。
所以,這次夫妻就特意趁着孩子睡着偷偷離開,想着這種方式可以減少一些孩子的痛苦。但是在第二天孩子醒來找媽媽的時候,崩潰感也絲毫沒有減輕。
等到媽媽打電話回家詢問孩子的情況時,孩子奶奶對兒媳説,孩子哭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哭累了,有睡着了。等到她醒了之後,肯定還會接着哭的。
這句話就像是利劍一樣,深深地刺痛了媽媽的心,媽媽不知道在心理抱怨了多久,為什麼我不能掙大錢?為什麼我不能留在孩子的身邊陪着她成長?
留守兒童的日子過得同樣心酸
留守兒童懂事得讓人心疼
一説到留守兒童,我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偏遠山村小破屋中瑟瑟發抖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很小的年紀就出門務工了,只留他們自己在家,或是和年邁的老人一起。
他們每年能夠見到父母的次數非常有限,只不過就是過年的那幾天,父母回來的時候,他們比誰都要開心,但是等到年過完,父母離開的時候,他們又將悲傷一整年。
他們在平日裏不哭不鬧,生活過得也是井井有條,要比城市裏嬌生慣養的同齡人優秀一大半,這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真實寫照。
留守兒童總是會患得患失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關留守兒童的公益廣告,在廣告當中的小模特們,眼神都是躲閃的,神情也是非常恍惚的。
這就是留守兒童的常見狀態,他們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沒有人幫助他,就算是洗衣做飯也是他們摸索着來,他們從小就知道,獨立才是生存的最寶貴品質。
就算是爸爸媽媽真的回到他們的身邊,他們還是會變得患得患失,因為他們早已經習慣了父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份親情和關愛,總是讓人患得患失。
羊駝媽有話説:
同樣是在童年缺乏父母的關愛,為什麼城市裏的孩子們卻和留守兒童截然不同?他們表現出行為扭曲的可能性就更高,而後者變壞的孩子屈指可數。
這或許就是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了!城市裏的孩子所面對的外界誘惑五花八門,他們更大膽、更無所畏懼。
而留守兒童每天接觸的環境除了鄉間田野之外,沒有任何現代化建築,他們的眼見限制了他們,讓他們根本不敢妄想自己為非作歹。
為孩子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境,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些時候,孩子身上的壞習慣都是源自模仿
孩子身上所有的知識經驗,都是需要從外界的刺激中學習而來的。有些是需要家長蓄意引導的,有些是不需要家長太過上心的。他們可以從環境中吸取相關經驗的。
而後者這種經驗積累,家長還是儘量要多做維護的,幫助孩子把控住大方向,減少不利於他們發展的刺激和強化。
家長身上的惡習,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規避
家長言傳身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方式,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會被孩子視為是處事的標準答案。
就算他們覺得家長的做法有些欠妥,但3歲左右的孩子還是會堅持學習的,因為這個階段他們正值盲目崇拜家長的階段,所以父母還是要提前規避風險才行。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身上有什麼你接受不了的壞習慣嗎?這種習慣是怎麼養成的?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