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種家庭,傷害孩子最深,尤其是第一種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綜合

家庭是孩子的起點,也是孩子感受世界的窗口。

好的家庭氛圍就像土壤,温暖有養分,滋養孩子的一生。而不好的家庭氛圍,卻猶如毒藥,一點一點蠶食孩子的生命力。

以下這3種家庭氛圍,傷害孩子至深,父母一定要避免。

1、情緒暴躁的家庭

看過一句話:父母的臉色,是孩子情緒的晴雨表。

情緒化的父母,就像不定時的炸彈,在一次次爆發中,摧毀了孩子的安全感,炸得他們千瘡百孔。

女星陳喬恩曾在節目中自爆,自己是個孤僻的人,常常可以三個禮拜不出門。這種對親密關係的疏離,來自童年時被母親打罵的恐懼。陳喬恩説:媽媽的腳步聲,從樓梯上來,好像魔鬼的聲音。

哪怕多年以後,談起這段經歷,她還會下意識的回過頭去。內心的恐懼和戒備,已經成為身體的本能。而有些孩子,面對父母的暴怒,往往選擇用討好來逃避這種恐懼。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有一個安全島。父母的愛,是安全島的根基。它牢固地支撐着他們去探索,也治癒着他們所有的傷。

情緒暴躁的父母,很難感受到孩子纖細敏感的心,也就無從給予温柔呵護的愛。相反,他們喜怒無常,常常把孩子推進動盪與恐懼中。

父母的暴躁情緒,或許能解一時之氣,卻也會留給孩子一生的傷。

2、爭吵不斷的家庭

每個家庭都會吵架,爭執拌嘴也是生活的常態。但如果吵架成為攻擊的方式,父母在吵架中失去控制,孩子就會成為這場硝煙中真正的犧牲者。

作為成人,我們有疲憊和焦慮,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吵架不失為一種溝通和發泄。可是,處理分歧時,卻最不該用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的方式。

對於小孩子來説,父母不再恩愛,甚至變得滿面猙獰,互相傷害,無異於一場恐怖片。

作家畢淑敏説:“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

父母經常吵架,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摧毀孩子的心理健康。

更重要的是,這種粗暴的相處方式,會刻在孩子的身體裏,影響他們一生。

3、經常抱怨的家庭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個喜歡抱怨的父母是怎樣的體驗?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很扎心:“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和他們很像——遇事的態度是悲觀,處理事情的方式是抱怨。更可怕的是,我自己一直沒有察覺。”

父母的情緒是會傳染的,愛抱怨的父母就像負能量體,製造出陰暗壓抑的氛圍,傳遞給孩子消極的人生態度。

《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抱怨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會將人們困於問題當中,使他們沉浸在失意、沮喪中無法自拔。

許多時候,抱怨看似無足輕重,可它如同一劑毒藥,會慢慢侵蝕孩子的身心。如果希望孩子成為勇敢自信的人,不妨戒掉抱怨,先成為陽光温暖的自己。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説過:

“夫妻是家庭的建築師,父母恩愛的家庭就像一個温暖的巢,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是家庭關係最敏鋭的感受者,家庭氛圍決定了他的生存狀態。

暴躁易怒的家庭,孩子感受到的是獨孤和不安。

爭吵不斷的家庭,孩子看見的是恐懼和絕望。

遇事抱怨的家庭,孩子學會的是怨天尤人和不負責任。

作為父母,與其費心為孩子創造好的教育條件,不如給予一個健康有愛的家庭。

因為,温暖而穩定的家庭,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