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美國正滑向平庸

美國《紐約時報》6月24日發表題為《美國最大的威脅是自己》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回來了”是拜登總統在本月歐洲之行中一再重申的話,從狹義上講,的確如此。

2018年,美國總統在國際記者會上羞辱自己的國家,一旁的白宮助手想方設法打斷他。這樣的情景我們現在看不到了。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十幾個國家的受訪者中有75%表示,“相信美國總統行事正確”。而一年前這一比例為17%。

然而,從廣義上説,美國沒有回來。就我們在國內的幸福感和在國外的競爭力而言,一個赤裸裸的事實是美國落後了。在某些方面,我們正滑向平庸。

希臘人的高中畢業率更高。智利人的壽命更長。俄羅斯、波蘭、拉脱維亞和其他許多國家的15歲學生,數學比美國同齡人更出色——這或許是衡量一代人或兩代人之後國家狀況的一個標準。

至於閲讀方面,美國15歲青少年中有五分之一無法達到10歲的預期閲讀水平。這些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將如何在全球化經濟中競爭?在我看來,美國未來面臨的最大威脅與其説是日益崛起的中國或俄羅斯,不如説是我們在國內表現不佳。

美國人不斷重複“我們是世界第一”的口號,儘管在最新的社會進步指數(衡量全球健康、安全和幸福感的指標)中,美國位列第28位。

美媒文章:美國正滑向平庸

3月10日,在美國芝加哥,一位老人進入聯合中心球場新冠疫苗接種點。(新華社發,喬爾·萊納攝)

另一項評估是本月公佈的2021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在6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0。在世界銀行一份類似的前瞻性研究報告中,美國在174個國家中排名第35位。

美國並沒有“回來”,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最大的弱點不是其他國家對我們做什麼,而是我們對自己做了什麼。如此多的美國人沒有發揮他們的潛力,美國也就無法發揮潛力。

發佈社會進步指數的機構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格林説:“美國長期未能將經濟實力轉化為社會進步,這嚴重拖累了美國的影響力。歐洲人或許羨慕美國企業的活力,但他們可以安慰自己,從教育到醫療再到環境,他們在一系列社會成果方面的表現要好得多。”

格林還説:“像中國這樣的對手可能把美國社會結構的損壞視為戰略弱點的跡象。新興經濟體的公民開始享受更接近美國人的生活質量,他們可能不太願意接受美國政府的説教。”

美國仍然擁有巨大優勢。美國軍事預算超過緊隨其後的10個國家的軍事預算總和。美國大學一流,世界各地的人用蘋果手機在臉書上談論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這體現了美國企業的活力。

但這些人也對國會暴亂和共和黨人試圖阻撓投票感到吃驚。美國的“民主”從來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照亮世界,但它現在無疑受到了玷污。

同樣,向上流動的“美國夢”——1952年把我的難民父親吸引過來——也越來越不切實際。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結論稱:“顯然美國夢更有可能在大西洋彼岸找到,尤其是在丹麥。”

更廣泛地説,美國失去了在整體教育和兒童投資方面的領先地位。世界銀行人力資本項目估計,今天的美國兒童只能發揮潛在生產力的70%。這既傷害了他們,也傷害了我們的國家。

要真正讓美國回來,我們應該少擔心別人做什麼,多考慮為自己做什麼。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0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媒文章:美國正滑向平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