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讓“打假”與“維權”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今年“3·15晚會”,以“提振消費 從心開始”為主題,瘦肉精羊、名錶維修貓膩、老人手機陷阱、搜索之“病”、鏽跡斑斑的變速箱等,被逐一曝光,其中一些坑害消費者的手段令人大跌眼鏡。
問題一經媒體揭露,就在網絡上呈現刷屏之勢。涉事企業連夜“排着長隊”道歉,相關監管部門火速開展徹查。曝光、道歉、徹查,這一番操作邏輯,公眾並不陌生。消費者心中有桿秤,道歉只是第一步,如果只是為了“應急”或“應付”,讓類似的問題換種方式一再重演,很難起到重拾起消費者信任、提振消費信心的作用。
快速發展的經濟、極大豐富的物質,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選擇。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也為消費者拓寬了維權渠道。美好生活人人嚮往,品質優良才能贏得市場,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坑蒙消費者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將曝光出來的問題一抓到底,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應有之義,也給相關企業和行業敲響了警鐘。
害怕上“3·15晚會”的曝光台、“黑名單”,莫如在每一個尋常日子裏,讓誠信之本貫穿於每一單交易。懷着對法規制度的敬畏心、對商品和服務的匠心、對消費者的誠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搏擊風雨、無懼監督。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口碑,是一個長期持久的艱難過程。對產品的每一道工序較真,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較真,對市場反饋的每一個問題較真,就是在一點一滴凝聚信任、積攢人氣。建立起寶貴的信任之帆,是企業發展壯大、乘風破浪的必要條件。
比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誕生於30年前、曾被寄予厚望的“3·15晚會”,不能只是相關企業的“道歉大賽”。對反覆曝光的重點領域,不僅需要來一場整治風暴,更需要將監管力量沉澱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暢通日常化、高效率的維權渠道,以問題不解決絕不撒手的韌勁,給廣大消費者一個有力的交代。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