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了迄今為止對華關係最強硬的表態——“我們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然而,中美的利益關係遠比想象的複雜,特朗普想當然的“脱鈎論”落到現實,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
一是不脱不鈎。過去這些年來,中美在核武器、航空航天等涉及國家安全的國防科工領域本就沒有任何關聯,不存在“脱鈎”問題。儘管美國一直試圖以國家安全為由,擴大在這些領域對中國的影響,但我們堅持自主創新,因而不會受到美國“脱鈎”的制約。
二是易脱難鈎。這主要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1978年以來,美國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的接觸,進而改變中國政治體制。但近年來,美國處心積慮在中國樹立起來的積極形象,隨着信息鴻溝的縮小和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而呈全面崩塌之勢。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當局的“甩鍋”行為加深了中美兩國在意識形態與戰略互信上的隔閡,整體上呈現易脱難鈎的趨勢。
三是高脱低鈎。特朗普政府一直試圖讓高端製造業迴流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更是表示,可為有意遷出中國的美國企業提供全額搬遷費。不過,誠如美國銀行報告顯示,假如將iPhone的生產轉移到美國,蘋果公司將不得不額外收取20%的費用以彌補更高的生產成本。可見,這種局面下,美國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但我們同樣不能輕視這種可能性。
四是先脱後鈎。特朗普政府的另一個重要意圖就是希望在半導體等行業上先與中國脱離關係,再重新考慮鈎連的佈局。2018年以來,美國先後採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國進口半導體相關材料的政策。據預測,如果中美在半導體領域脱鈎,將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市場份額下降18%,就業崗位減少12.4萬個,進而導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重構。這其實是對美國二戰以來苦心經營的全球價值鏈和多邊貿易體系的徹底否定,但從特朗普三年多來的言行來看,不排除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
五是半脱半鈎。經貿摩擦之下,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的諸多合作出現了重大波折,好在合作的韌性依然存在。數據顯示:中美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論文數量,在2015年是3413篇,到了2018年已是4631篇;反觀英國與歐盟科研人員的合作論文數量,自2016年以來就停滯不前了。如今,雖然一些美國政客不遺餘力抹黑中國,但在科研領域中美依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合作。因遭遇制度性因素干擾而“半脱”,又因利益而“半鈎”,將會是中美科技界達成新的戰略默契之前長期存在的狀態。
六是難脱易鈎。年均600萬的人員往來,互為前三大貿易伙伴的6000億美元貿易總額,中美兩國的市場紐帶很難被部分政客斷裂。僅就旅遊行業而言,中國人赴美停留期間平均消費6700美元,比其他國際遊客高50%。即便在近些年減少的情況下,仍呈現了超200萬人的超大規模。美國的GDP中服務業佔比超過80%,中美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共贏與特朗普的“脱鈎論”形成極大反差。
特朗普的“脱鈎論”無非是想阻止中國經濟轉型,進而遏制中國崛起。但歷史的發展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現實情況遠非一些美國政客想象的那麼簡單。就在特朗普強硬表態的同一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加強國際協調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