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可是相當魔幻,油價瘋漲,92號汽油都已經破8元了,看似破9元也不成問題;純電動汽車原材料價格就如坐上飛機般,鎳、碳酸鋰等原材料已經不是簡單翻倍了,而是數十倍地漲的,所以隔三差五就有純電動汽車品牌表示,我們要漲價了。
對於新能源汽車漲價,我們還是能夠理解的,但近日奔馳卻表示“對不起,我們也要漲價了”,最高漲幅甚至達到了12.1萬…在評論這件事之前,我們不妨看下具體的漲價,這都有哪些車型漲價?
CLA是品牌中最為入門的車型,可作為進口車它價格可一點都不“親民”,很是小資。如今起售價為29.98萬,這是因為…作為兩驅版本車型它並沒有漲價,漲價的均為四驅版本車型,但哪怕漲價,這不到2千元的漲幅又確實“便宜”。
不得不説,這奔馳C級轎跑顏值真的超讚!但是哪怕以原價格而言,也並不便宜,而且最入門的C200 轎跑還只是搭載156馬力的1.5T發動機,面子可掛不住,C 260的184馬力 1.5T也只能説是…中規中矩,果然要買奔馳就不能太考究性能,但也好這次旅行版並沒有漲價。
此處涉及的奔馳E級可不少,包括了轎跑車、敞篷轎跑車,並且這些都是原滋原味的標準軸距車型。這動輒50萬+的價格,大家認為還值得買嗎?畢竟都能買到保時捷718了。
奔馳性能版本的AMG車型也實現了漲價,包括了C級AMG、E級AMG、GLC AMG以及G級 AMG。但其實以漲價佔比而言,這反而是比較“良心”的,一輛95萬級的奔馳E級 AMG“才“漲1.26萬,因為後續車型漲得可不少。
作為奔馳品牌的旗艦轎車(此處先打住不爭議),其有着非常豪華的表現,並且往往刷新豪華旗艦設計,論內飾這點還得服奔馳,這次奔馳S級還搞出了新花樣,無檐式全液晶儀表盤、懸浮式豎向中控大屏,雖説剛開始覺得不夠典雅,但如今看來卻是很新穎。不過嘛,如今還得接受一下漲價,哪怕最低配的S 400 L商務型(原91.72萬),也漲了2.96萬。
雖説是奔馳SUV旗艦之一,但這次漲價它氣勢倒不是很足,怎麼最低“才漲”3.79萬?這怎麼都是輛106.80萬(現售價)的全尺寸SUV。不過相比奔馳S級的創新設計,這GLS相比之下就有點常規了,讓人挑不起購買慾望(雖然也沒錢買),奔馳還是得快點把它換代。
奔馳G級可謂是豪華硬派SUV的傳奇,方方正正的外觀,內部則是豪華的座艙,價格也比起GLS更貴,如今這G500車型已經高達189.90萬。不過搭載4.0T雙增壓發動機,還有着全時四驅+三把鎖的它,也確實對得住硬派SUV天花板的稱號。另外這5.7萬對於準車主而言也不算什麼漲價,反正奔馳G級的指導價還真的只起“指導”作用。
此處漲價車型為奔馳兩款旗艦的邁巴赫版車型,也是奔馳最為頂尖、奢華的車型,為邁巴赫S級以及邁巴赫GLS,前者漲幅10萬元,後者最高漲幅則是12.1萬元。但相信我,哪怕真有錢買,還是這邁巴赫S級最舒適以及“划算”。
説完了進口部分,我們就來看下價格更穩定的國產版本車型。
沒想到價格更低的國產版本車型,在漲幅上與進口版本相差無幾,不過此次漲價全是E 300 L車型,搭載的是258馬力的2.0T發動機,只是…這發動機銘牌上可是寫着“中國製造”,又為何漲價呢?這個問題,我們後續再解釋。
此次漲價的GLC車型,可謂踩中了兩個“坑”,一是2.0T高功率發動機,二是四驅系統,所以涉及車型為GLC 300 L 4MATIC,同樣考慮到漲價幅度,踩中兩“坑”的它,也不算高。
以上則是漲價的國產奔馳車型,諸如C級、GLA、GLB等車型則是原價,哪怕部分有的用上了4MATIC系統。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總結此次漲價原因——疫情與國際衝擊雙重影響,導致了國際物流價格上漲、缺芯所引發的價格上漲。
前者,更多與能源價格上漲有關,這些進口車型多半為美國、德國製造,美國由於衝突加劇禁止進口俄羅斯方原油以及天然氣,使得國際船運運營成本增加,已經成為了12年來的最高點。
對於奔馳這一全球車企而言,這對其零部件供應形成了很大的阻礙,部分零部件的運輸,無論是航運亦或是空運,均不可避免地“繞路”增加了運輸成本,另外寧波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告稱,部分航運公司已經在3月上調了費率。
後者則是已經延續2年的缺芯危機,作為豪華品牌,奔馳車型所應用的半導體材料更多,更容易受到“缺芯”影響。
有消息指出,今年半導體硅片價格平均漲幅將超過10%,明年及後年漲幅僅小幅下調,這相當於今、明兩年累計漲幅可達20~25%,後年價格還會續漲5~10%。日媒更是指出,部分半導體排期已經到2024年,足足需要2年時間。
更為恐怖的是如今電氣化、新能源化浪潮下,需求膨脹速度遠高於供給增長速度。傳統燃油車需要約300個芯片,而智能化燃油車則是翻倍到500-700個,高端智能電動車更是達到了2,000個以上!
在產能方面,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半導體企業停工,還有某些不可抗力影響。就如上月日本東岸的地震,導致了全球第三大汽車芯片製造商瑞薩電子暫停了在當地的三家工廠的生產。
另外芯片所需的氖氣也受到了制約,要知道烏克蘭的氖氣供應可是達到了全球近70%的市場。
所以總的來説,我們也不能去怪罪奔馳了,這實際都是大環境所趨,畢竟如今純電動車都已經漲價了,也同樣有芯片的影響。相比一般品牌,使用芯片數量更多的奔馳,自然也得漲價了,只是它作為“第一個漲價的燃油車豪華品牌”,更容易遭到非議,説不定後續寶馬、奧迪也會漲價…只能説,我們以後買車尤其是進口車、高端車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