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漁民:住在水邊的摩梭人

  鹽源9月24日電(嶽依桐 魏堯)早上6時,初升的太陽温柔地照耀着平靜的瀘沽湖,楊依左與同伴們紛紛打開自己的帳篷,往湖邊走去。划船出湖,將頭天放置好的漁網一點點收起,這些居住在瀘沽湖畔的摩梭漁民們一邊收網一邊互相討論着一天的收穫。近日,記者走進了這羣住在水邊的摩梭人的生活。

  作為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打魚曾是摩梭人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雖然住在瀘沽湖邊,可漁民們的家卻並不在這裏。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是自己搭建的帳篷區,中間的大帳篷是他們的公共區域,平日裏,漁民們在這裏做飯、煮茶、聊天。大帳篷的周圍遍佈着星星點點的小帳篷,那就是他們的卧室。

瀘沽湖漁民:住在水邊的摩梭人

  漁民正在收網。 王磊 攝

  “除了休漁期以外,我們一年內大多數時間都住在這裏。”帶着黑色帽子的楊兵瑪紮實介紹,“我們的漁網平均長達千米,每天早上6時開始收網,收完可能需要近兩小時。然後再放網,一天的工作時間也就3個小時左右,還是很輕鬆的。”

  打魚並不是漁民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但對於已經打了30幾年魚的楊依左來説,這樣的生活彷彿已經成為了習慣。“收穫豐富的時候,每天都能賣幾百元(人民幣,下同)。一年下來,還是有幾萬元的收入,能夠補貼一些家用。”楊依左告訴記者,漁民們每天一起做飯,一起談天説地,日子也還是愜意。

瀘沽湖漁民:住在水邊的摩梭人

  漁民們正在大帳篷內聊天。 王磊 攝

  走進漁民們的大帳篷,記者看到一旁放着鍋碗瓢盆等工具,還有新鮮的蔬菜。“我做的燜鍋魚非常好吃。”楊依左驕傲地笑着,“剛打上來的新鮮鯽魚,配上小米椒和姜葱蒜,非常香,附近的居民都經常過來吃魚。”

  瀘沽湖裏的魚類以鯽魚和鯉魚為主,打起來的魚漁民們可以賣給當地居民和遊客。身穿牛仔外套的楊次丁告訴記者,“隨着旅遊業的發展,現在的魚越來越好賣,以前都要去雲南那邊賣魚,來回至少需要3個小時。現在很多人直接在湖邊等着,打上來了就買走了。”楊次丁笑着説,20年前只能賣幾塊錢一斤的魚,現在可以賣十幾元。“工作比原來輕鬆了,收入也高多了。”

  家住瀘沽湖鎮的王強一早便開車來到湖邊,等待購買新鮮的鯽魚。“這些新打起來的魚非常新鮮,想吃魚的時候,我們就會過來買。買回去燉湯,味道很鮮美。”

  接過王強挑選的魚,楊次丁轉身拿起掛在樹上的秤進行稱重。“一共3斤,一斤15元,總共45元。”陽光灑在楊次丁黝黑的臉龐上,投映出一道陰影。“下次又來買哦。”這位摩梭漢子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7 字。

轉載請註明: 瀘沽湖漁民:住在水邊的摩梭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