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日子,做夢都會笑醒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綜合

2021年元旦來臨前,雲南省昌寧縣柯街鎮華僑社區歸僑張祥明,把自家的獨棟小洋樓收拾得乾淨整潔。“40多年前我還在越南種地,收入微薄,有時甚至填不飽肚子。再看如今這日子,真是做夢都會笑醒。”

1979年,張祥明等一批華僑幾經輾轉,來到柯街鎮華僑社區的前身——雲南省為安置越南歸僑成立的柯街華僑農場。儘管分配了房屋、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但張祥明直言“當時的生活並不順心”。“一家五口擠在集體宿舍裏,收入不穩定。飲食、習俗和語言都非常不適應。

36歲的向玉龍是柯街鎮華僑社區的“僑二代”。童年記憶中,農場是相對封閉的,“我幾乎沒跟農場外的孩子一起玩過。”向玉龍回憶,“後來農場的發展漸漸跟不上時代,跟周邊的村鎮比也落後不少。”

但封閉、落後的樣貌並沒有持續太久。1988年,柯街鎮華僑農場按屬地管理原則移交地方管理。2009年,該農場按“體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會、經濟融入市場”的改革要求,正式成立華僑社區,農場由此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柯街鎮華僑社區採取承包、租賃、股份制等形式,將集體資源和資產交付社區居民或企業進行開發利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從2009年起,社區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居民收入逐年增加。2020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超過90萬元。

“以前農場裏都是爛泥路,現在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我們也從集體宿舍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樓。”張祥明説,“我的子女在社區種植蔬菜瓜果、搞運輸。社區越來越好,很多年輕人也願意回來發展。”

初中畢業後,向玉龍曾在省會昆明打工。2012年,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後,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回華僑社區工作,成為社區綜治員。

“現在華僑社區的發展已經融入當地,大家在社區周邊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不像以前那樣封閉了。我媳婦就是在鄰村認識的。”向玉龍一臉幸福地説。

柯街鎮華僑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德壽介紹,目前,華僑社區大棚蔬菜種植面積達3800畝,產值超過6800萬元。產自該社區的反季節蔬菜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俄羅斯。“疫情期間,社區還籌集了20噸蔬菜,捐給雲南部分邊境地區。”

據瞭解,華僑社區結合種植反季節蔬菜的產業特色,投入203萬元建成佔地3000平方米的冷鏈物流儲藏系統。社區採取“村社共建,資產入股,合作社運營,社區固定分紅”的模式,經營管理全權委託合作社,既能讓企業長期在社區發展,帶動居民增收,又挖掘了扶持資金的“自我造血”功能。2019年,柯街鎮華僑社區實現集體經濟收入63.5萬元;人均純收入1.69萬元,是2009年改革前的5.4倍;人均住房面積是2009年的2.8倍。

“我還記得華僑農場成立初期,生產生活條件艱苦,甚至有歸僑隨時準備舉家搬遷。”李德壽説,40多年過去,曾經留不住人的華僑農場,已變成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優美的華僑社區,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談及柯街鎮華僑社區未來的發展,李德壽已經有所規劃:“僑文化和僑菜都是我們社區特有的靚麗名片,我們將以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進一步帶動社區居民增收。”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