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户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
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台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着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互聯網資本大戰,實屬不易。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縱觀當今社會,民眾衣食住行早已為互聯網巨頭所壟斷。比如,出行時,有滴滴打車、快車等,吃飯時有美團外賣、餓了麼,買商品有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外出旅遊住店,有攜程、途牛等……
一句話,民眾的衣食住行,早已為互聯網巨頭所壟斷。
早年間,我們經歷了千團大戰(團購)、打車大戰(出行)等互聯網巨頭廝殺。然而,互聯網巨頭的戰法很簡單,依靠“燒錢”,將對手碾壓,從而實現市場壟斷。
之後,再開始兩頭吃的模式,所以,用户體驗度越來越差,感覺花費越來越高。因為,市場缺乏良性競爭,形成壟斷後,用户只能任平台宰割。
對於互聯網而言,流量便是現金流,通過“燒錢”從而贏得用户羣體。有了用户羣體,便可以實現融資、上市。
因此,流量便是互聯網的資金流。只有源源不斷的輸血,才能使得項目持續下去。縱觀此次互聯網大戰,各大巨頭紛紛出戰,勢必要拿下最後一塊“蛋糕”。
然而,社區團購這塊蛋糕,真的可以輕鬆拿下嗎?
顯然,不能。首先,社區團購依託的羣體,均是城鎮人口,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城鎮化已經達到60%,14*60%=8.4億。
粗略估算下,互聯網巨頭的用户人羣約為8.4億人。每一個社區,均需要一個定點售賣場所。
就目前而言,國內沒有一家互聯網巨頭,能夠實現這一要求。有人説,你看美團,他們實現了送外賣到家。
為何,社區團購不可以呢?答案很簡單,美團的模式屬於o2o,作為商家與商户之間的中轉站。
美團進行資源整合,然後將相應購買信息提供給有需求的一方,從而促成交易,進而抽傭。
基於服務為本的理念,優化市場結構的模式,從而實現成功。然而,社區團購則不然,它的定位便是消滅菜市場大媽。
就目前而言,國內互聯網巨頭不具備這樣的財力及物力,能夠短時間內,推出相應團隊,從而取代,賣菜大媽。
主要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太大,一時間難以消化。因此,目前互聯網巨頭只能依靠於與傳統賣菜大媽合作。
其實,互聯網基於大數字的優勢,可以充分調配市場,從而優化產業結構,進而實現促進中國市場的生態平衡。
然而,中國的互聯網,卻有着獨樹一幟的特點。你覺得它靠賣菜賺錢,然而它在背後玩的是金融。
社區團購這盤棋究竟有多大呢?
筆者大概覺得是這樣的一個套路,首先,巨頭通過“燒錢”,將競爭對手打死,然後迅速搶佔市場。
之後,巨頭開始上市、融資,從而實現一波韭菜收割。然後,基於強大的用户羣體,推出各種借貸商品,從而依靠互聯網金融盈利。
賣有形產品,抽傭得利,然後通過股市,進行韭菜收割,最後推出互聯網借貸,從而實現全面收割。
然而,一系列的操作後,最終民眾已然無從選擇。因為,你只能在這單一渠道買菜,然而,沒有其他方式。
原本售價賣40元的肉,此時賣50元,你能有辦法嗎?顯而易見,沒有。為了買肉,你只能在平台借錢,之後便進入惡性循環。
之後,你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房奴,更有甚者發展為一個菜奴。然而,互聯網不具備生產能力,更多的是產業結構優化。
假如,互聯網迎來泡沫,那麼民眾必然迎來一地雞毛。
其實,社區團購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是在經營方向上,筆者不敢苟同。
就目前而言,社區團購所涉及的農產品,中間上大約分為5級,其中有3到4個級層可以去掉,但有一個級層不可以去掉,那就是終端老闆。
十分遺憾,這次社區團購大戰,巨頭攻擊對象則剛好是這一層人員。
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級(產地):批發商收購農產品;
二級(運輸):批發商調配產品,將這些產品銷售渠道優化;
三級(銷售地):批發商整理收集、整理貨物,提供充足貨源;
四級(菜販子):攤位老闆進貨、售賣;
五級別(顧客):到市場、商店購買。
這便是農產品的產業結構,我們試着分析一下:
首先,產地,我們是不可以消滅的,互聯網不具備生產能力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
二級、三級批發商我們可以通過物流、大數據將其去掉,從而打掉中間商。
四級菜販子,很難消除。因為,嘴裏吃的東西,具有極強的終端體驗。
由此可見,巨頭們不應該盯着菜販子,而是集中火力消滅中間商,從而利用大數據及物流優化產業結構。
為老百姓帶來實惠,為菜販子帶來方便。
就目前的社區團購而言,筆者並未見到任何創新之處,很可能最後迎來一地雞毛。筆者並非專家,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大家提出指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