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鋪上的團圓飯

火鋪上的團圓飯

漸近年關,微信裏不少鄉黨發圖片:在火鋪上烤熊熊大火,在火鋪上薰香腸臘肉……讓外地的遊子,在這個冬天,感到格外温暖和饞涎欲滴,思鄉之餘,又都惋嘆:“可惜!今年又不得在火鋪上打堆了。”“很想在故鄉火鋪上過年了:向火,喝酒,吃團圓飯……熱火!”

大年三十下午,堂屋香龕下供桌上,給列祖列宗獻飯敬酒,焚送紙錢,點亮香燭,一串鞭炮院壩外當空“乒乓”歡跳,表明這家人諸事就序,開始在火鋪上吃年夜飯了。

火鋪是渝東南土家苗寨,家家必備户户皆有的烤火煮飯歇客的傢什,離地兩尺高,一個泥火心,老黃泥夯實,插鐵三腳,凳鐵鼎罐;四方木板暗隼相連,牢實鋪就,各方寬窄不一。最寬的一方稱之為“上面火鋪”,正對此方的就是“下面火鋪”。火鋪上擺放了“草墩”,乾枯稻草卷制而成的圓圓坐具,軟和舒服。山寨人説,“火鋪是個沒大小,好多人都坐得到。”擠一擠,可容坐10多20人。“上面火鋪”還可當牀臨時使用。抹灰除塵,鋪上棉絮被子,就可睡覺。所以不像其它地方叫“火炕”“火塘”而叫“火鋪”很有地域民族特色。火鋪是一脈香火的延續。

只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和尊貴的客人,才能享有坐上面火鋪的權利。咯吱一聲木門開,主人笑臉迎出來:“快請上火鋪向火!”待客人剛落坐,男主人就雙手捧來一匹牛肉色樣上好的毛草煙:“抽杆耍!”女主人説一聲:“燒口開水喝!”就抱柴架鍋,站在地上靠着下面火鋪忙開了。知道風俗的人,就曉得是弄吃的。

山寨過年,一屋老少必在火鋪上吃團圓飯。團家氣,圓族夢,擰緊傳統孝和,抖落一年辛塵,吸納新春熱能。

火鋪中央,炭火紅亮,耳鍋沸騰,湯水跳躍,香氣撲鼻。老前輩端坐上面火鋪,晚生後輩穩坐左右及下面火鋪,一屋人依了長幼,圍火而坐,慢慢享用豐盛美食。年輕媳婦教導細娃第一箸好菜,一定要先敬上邊火鋪的祖父祖母或其他年長者:“公(祖父)、妑妑(奶奶),過年了,您們添福添壽喲!”年長者接進碗裏,不忘誇獎一句:“有孝心,好生讀書成個好角色!”娃娃答:“要得!”又把好吃的拈向父母碗裏:“爺爺(父親)、奶孃(母親),您們一年勞累啦!”父母表揚:“乖!曉得大人苦累就好,展勁讀好書才是好!”山寨傳統的敬老孝順,首先體現在火鋪上這頓年夜飯上。

若是首次登門的女朋友,全家老少人人都要往她碗裏拈菜,以示熱列歡迎與誠心尊重。面對冒冒的一碗紅椿塊子般的瘦臘肉和臘香腸,未來的兒媳不知如何動口:“這麼多怎麼叫我吃得完呀?”臉色羞紅得如瘦臘肉一樣鮮豔可愛。“慢慢吃,慢慢吃!”質樸的勸慰,叫人不吃而飽。

細娃什麼都挑,大人就特別提醒:“莫吃豬蹄叉喲,小心二天叉跑老丈(難找對象)。”細娃犟嘴:“獻過飯的祭品要留給大人吃,説細娃吃了記性不好;豬蹄叉也要留給大人,大人不成了好吃狗?”大人説:“細娃不就成了好吃狗崽崽啦!”逗得一屋人哈哈大笑。

傳統禁忌,不得不尊,信與不信,權當扯談。老者説:“加菜!加菜!”坐在下方火鋪的年輕媳婦,看看鍋裏沒怎麼減少的食物,又見大家不怎麼勤快的筷子説:“鍋裏都吃不完。”老者説:“一樣加些,今年吃不完留在明年吃噻,要有吃有剩才好嘞!”年輕媳婦懂得老人這圖吉利的小小含義,象徵性地把桌上的食物每樣舀點在大耳鍋裏……雖然頭上肩上澱滿了白白的柴灰,但越吃越暖和,越吃越開心。

年夜飯後,鄰居相互串門,前腳尚未邁進門坎,祝福先飛入家門:“過鬧熱年呀!”主人謙答:“鬧熱年在你家喲,快請上火鋪向火!”倒杯苞谷燒,捧上好煙葉,端上核桃板粟糖果花生,一邊整酒喝茶抽煙捏山貨,一邊擺龍門陣。留守老人講後山野豬的瘋狂,修路接水改電的精準扶貧;後生説山外打工的艱辛……交流一年來的見聞與感想:“還是咱這山蓋蓋上安逸,像住公園別墅,柴方水便空氣好!”但過了年,依舊要選擇吉日出遠門打工,自駕車擠火車坐大巴車乘飛機,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出行。

三十夜的大柴火,發光發熱,燎得人直往後退,背貼板壁,熱汗直冒,老者還在吩咐:加柴!加柴!乾枯棒棒塊子柴,嗶叭炸響,燃起熊熊大火,要把人的油都烤出來了……

作者:姚明祥,現居重慶酉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2 字。

轉載請註明: 火鋪上的團圓飯 - 楠木軒